秋季安溪八中高二年第一學段質量檢測地理試題(文科) 命題人:林坤田 131108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48分)讀“車載GPS導航監控原理示意圖”,完成第1~2題。1.圖中M表示( )A.制作GPS接收機 B.分析交通狀況C.生成電子地圖 D.計算三維坐標.車載GPS通過公共電信網絡傳給交通監控中心的信息是( )A.車載GPS所在道路的擁堵狀況B.車載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標C.車載GPS所在車輛的違章信息D.車載GPS規劃的導航路線3. A、B兩農田其中一個發生了病蟲害,通過乙把信息傳輸給甲,則甲系統做出分析判斷后,準確對發病農田進行防治。在這個處理過程中,甲運用了( )①遙感技術 ②全球定位技術、鄣乩硇畔⒓夹g、鼙倍穼Ш郊夹g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 假如在我國,這種節水模式最適宜借鑒的地區是A.東北地區 B.西南地區 C.南方地區 D.西北地區讀“四地區超載起止年份、持續時間和年平均超載率表”和“四地區草原退化趨勢圖”,回答5-6題:地區超載起止年份(年)超載持續時間(年)年平均超載率(%)A1975~20103547B1979~20103118C1980~20103020D1982~201028105. 根據圖表信息,可判斷( )①超載持續時間越長的牧區,年平均超載率就越大、谒牡貐^中B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③1990年以來四地區草原退化的現象均呈上升趨勢、2010年,D區和A區超載面積基本相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 有關四地區草原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全球變暖對草原生態環境影響不大、诮洕毨怯绊懖菰鷳B退化的惟一原因、弁ㄟ^劃分草原保護區和畜牧區,使草原生態得以保護 ④建立牧區災害防御系統,能有效保護草原生態環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為促進世界森林的可持續經營、保護和開發,聯合國大會決定將定為國際森林年。據此回答7-8題。7.目前全球每年約有1 000多萬公頃的森林被毀壞,導致全球森林被毀壞的主要原因包括( )將森林開墾為農田非可持續性的采伐木材開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水旱災害的頻繁發生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為促進世界森林的可持續經營、保護和開發,我們應該( )A.封山育林,禁止對森林的砍伐B.注重開發,提高林業經濟效益C.禁止各種木材的流通和買賣D.采育結合,綜合開發利用9.土壤植被覆蓋率與土壤侵蝕的相互關系是( )A.正相關 B.負相關C.不相關 D.有時正相關,有時負相關.影響土壤侵蝕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A.地形 B.降水C.風力 D.洋流.有關我國土壤侵蝕的區域問題,正確的是( )A.西北地區植被覆蓋率低,流水侵蝕最嚴重B.東南地區植被覆蓋率高,土壤侵蝕不明顯C.西南地區降水多,水土流失最嚴重D.東北土壤沖刷嚴重,黑土肥力下降下圖是“我國‘十二五’中規劃的生態功能區(以保護林草、濕地和多樣性等為主的區域)分布圖”,結合圖文材料,回答12-13題。12.對下列各組生態功能區自然環境共同點的描述,符合實際的是( )A.ab-草原廣布、溫差大 B.bf-地表崎嶇、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風沙大 D.dg-氣候濕潤、林地多.下列生態功能區中,規劃目的以保護濕地、涵養水源為主的是( )A.c B.dC.e D.g14.圖示地區長期以來人口稀少,經濟落后,主要的原因是( )A.地勢崎嶇,交通不便B.土壤貧瘠,農業發展條件不足C.資源短缺D.氣候濕熱,不適合人類居。畞嗰R孫橫貫公路建成后,將會對雨林產生的影響是( )A.運輸條件改善,雨林破壞加速B.利于雨林的保護C.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更加貧瘠,不適合雨林的生長D.人類活動更加頻繁,降水減少,雨林退化16.銅礦的品位一般都比較低(多數在1%左右),故粗銅的冶煉基地應該布局在( )銅礦產地 B.能源基C.消費市場 D.廉價勞動力所在地云南省長期向外輸出粗銅,近年來加大了精煉(電解)銅的發展,實現了有色金屬冶煉的產業升級。有色金屬冶煉產業升級,能充分利用云南省的優勢資源是( )豐富的勞動力 B.高端的技術廣闊的市場 D.豐富的水能.山西能源資源豐富,但經濟在全國中的地位并不領先,其中原因有A.能源開發規模不大B.我國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豐富難以發揮出優勢C.石油取代煤成為我國主要能源,煤炭開采不足D.結構單一,生產鏈簡短,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價值不高.圖示內容顯示,農民正在進行小麥秸稈打捆作業,打捆后的秸稈集中回收后可作為飼料出售。這種生產方式有利于落實我國的( )人口戰略 資源戰略環境戰略 穩定戰略A. B.C. D.23.圖中所示的地理環境最不可能位于( )A.華北平原 B.遼河平原C.河西走廊 D.云貴高原.圖示生產方式所產生的生態效益是( )A.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B.增加就業機會C.減少大氣污染 D.推動循環經濟.下圖為“我國沙漠化土地及沙漠化快的地區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20分)(1)圖中①地區降水稀少的自然原因是(2分)(2)從自然和人為原因分析,②地區荒漠化速度快的原因有哪些?(6分)(3)②地區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原因是(6分)(4)要遏制這一地區的荒漠化進程,可以采取具體措施(6分)閱讀相關分)材料1: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在過去10年里,中國在現貨市場進口原油增加了5倍。一般認為,當一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20%~30%時,就面臨較高風險。我國將在未來5~10年遭遇“石油安全”問題,10~20年這一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材料2:3月23日雅虎財經消息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三期工程正在規劃中,重慶市萬州區、海南省和河北省曹妃甸都有望入選。戰略石油儲備是石油安全戰略的核心內容,建立必要的材料3:材料4:我國進口原油中的80%都是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航運通道進口的,而一些大國一直染指并試圖控制馬六甲海峽。國內專家最近提出了從緬甸修一條輸油管道到昆明的計劃,該路徑比我國傳統方式通過馬六甲海峽至少能減少1 200千米的路程,而且要安全得多。(1)我國能源消費構成以煤炭為主,原因是什么?(分)(2)我國石油對外依存4分)(3)依材料說明石油儲備目的 (2分)(4)確保我國的石油安全,我國應采取的積極能源政策有(多選,4分)( )嚴格控制石油進口數量,不斷提高煤在我國能源消費構成中的比重建設西氣東輸工程加快西部油氣資源開發節約能源,大力開發新能源相應提高國內能源產品價格進口地區的多元化,增加戰略石油儲備(5)簡述中緬石油通道對云南經濟的影響。(6分).解放前,中國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經變成了“三大倉”:“北大荒”變糧倉,“西大荒”變成棉倉,“南大荒”變成橡膠林和熱帶經濟作物倉。讀我國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分) ()簡述“南大荒”發展橡膠生產、“西大荒”發展棉花生產的有利氣候條件。(2)簡要說明目前“北大荒”糧食生產的有利條件。秋季安溪八中高二年第一學段質量檢測地理試題(文科)參考答案01-05 CBBDB 06-10 CADBD 11-15 DDCDA 16-20 ADCDB 21-24 DBDC25.答案:(1)深居內陸、地形阻擋(2)自然原因:降水較少,多大風,風力作用強,地表的疏松沉積物多,生態環境脆弱。人為原因:人口劇增,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等不合理的經濟行為。(3)②地區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的附近,位于半濕潤地區向半干旱地區過渡、農區向牧區過渡的地帶,各種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交錯,生態環境脆弱(4)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退耕還牧、合理放牧、建立防護林體系等26.答案:(1)儲量豐富,開發利用難度較小。(2)受石油資源條件3)防止進口石油中斷,保障產業和國家安全(4) BCDF(4分)(5)①促進云南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會,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②加強了我國邊境貿易的發展,促進中國貿易通道的形成,增強云南及西南地區的經濟活動;擴大西南地區的國際、國內影響,加強本地的對外聯系,促進旅游等第三產業的發展。 (1)南大荒: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雨熱同期 西大荒: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高溫,光照強,溫差大。()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平原面積廣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長;地廣人稀,利于機械化耕作;國家政策扶持。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97367.html
相關閱讀: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理)試題(無
高二地理下冊期末備考模擬綜合測試卷[1]
高二地理下冊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單元測試題
廣東省東莞四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中聯考試題(地理)
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協作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