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2013—2014學年度高中三年級第二次統一考試文科綜合能力測試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滿分300分。注意事項: 1?答題前,請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涂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2?考生答題時,選擇題請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3?考試結束,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選擇題,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24?《國語?周語上》提到:“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這反映出西周A?統治范圍擴大 。?中央集權加強 。?封建邦國眾多 D?政治發展不平衡25?公元前122年羅馬保民官蓋約提出公民權法案,授予拉丁同盟者以羅馬公民權,意大利同盟者以拉丁公民權。其主要目的是A?建立軍事獨裁的社會基礎 。?擴大共和國統治的社會基礎C?促進境內外經濟文化交流D?為萬民法實施創造有利條件26?宋代出現了經濟作物種植專業化的趨勢。當時在南方有菜園戶、漆戶、藥戶、花戶、果農、菜農、蔗農等專業經營者。這種現象出現的基礎是A?政府經濟政策的引導B?自然經濟結構的變動C?糧食生產的大力增長D?國內外市場的擴大27?王守仁認為“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薄耙荒畎l動處,便即是行。”在此他強調了A?信仰儒學的正當性和必然性B?三綱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C?認知天理的漸進性和深刻性D?倫理道德的自覺性和主宰性28?德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1646——1716年)在《中國近況》一書中寫道:“全人類最偉大的文化和最發達的文明仿佛今天匯集在我們大陸的兩端,即匯集在歐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東方的歐洲中國!薄啊跁r間哲學,即在生活與人類實際方面的倫理以及治國學說方面,我們實在是相形見絀了”。此話反映出他A?盛贊中國在當時世界文明中的領先地位B?成為西歐文藝復興運動的重要推手C?對德意志處于封建割據狀態的不滿D?維護“歐洲中心論”的觀點29?右圖是戊戌變法時期學會、學堂、報館分布示意圖,它反映出A?維新派行動落后于其宣言B?維新志士注重啟發民智C?變法運動參與階層廣泛D?變法浪潮激蕩全國城鄉30?有學者認為,“與其說十月革命是社會主義性質的,不如說它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即“新民主主義革命!逼湟罁摪K維埃政權A?頒布了《土地法令》 B?處死了末代沙皇C?頒布了《和平法令》D?推翻了臨時政府31?1942年1月,包括蘇聯在內的26個國家發表共同宣言,強調了經濟合作。接著,在5月和6月又簽訂了蘇英條約和蘇美協定,其中不僅規定了雙方戰時的相互援助,而且還談到了戰后的合作互助問題。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戰A?推動了世界經濟向制度化方向發展 。?促進了世界經濟統一性趨勢的增長C?使世界經濟秩序更加規范D?導致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增強32?1945年8月和1949年4月,國共兩黨分別在重慶和北平舉行了和談。其共同之處是A?國民黨實行“假和平、真內戰”策略B?美國扶蔣反共政策發揮了作用C?共產黨在軍事方面作了較大讓步D?兩黨達成的協定完全沒有實施33?1960年6月毛澤東在一次會議講話中說:“對于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還有一個很大的盲目性,還有一個很大的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薄拔覀円缘诙䝼十年時間去調查它,去研究它,從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規律,以便利用這些規律為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服務!边@表明毛澤東A?公開承認了“大躍進”的失誤B?從根本認識到了“左”傾錯誤的危害C?有了調整國民經濟的初步設想D?要求全黨貫徹落實“八字方針” 34?1960年1月美國與日本簽署了《美日共同合作安全條約》,即新日美安全條約,以代替1951年的舊約。新條約確認美國有權繼續在日本駐軍和保持軍事基地,但限定雙方必須就此進行協商,并刪去了舊約中美軍可以鎮壓日本國內“暴動和騷亂”的條款;此外,規定如在日本管理下的領土上受到武裝進攻,雙方將采取行動以對付共同危險。這一新條約A?使美日經濟競爭放緩 。?使日本取得了更大自主權C?使美日軍事同盟松動D?使日本擺脫了戰敗國地位35?1969年尼克松上臺后不久,美國出現了史無前例的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兩癥并發的“滯漲”現象。為擺脫困境,1971年8月尼克松向全國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其主要內容為: 凍結工資、物價、房租和紅利90天,要求國會削減聯邦開支,停止外國銀行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對進口商品增收10%的附加稅。該政策A?維護了布雷頓森林體系B?找到了解決經濟滯漲的出路C?完全踐行了凱恩斯主義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貨膨脹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60分)。矗埃ǎ玻捣郑┪覈糯t學發達,中醫中藥至今仍在世界醫學領域占有重要地位。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矣……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 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后,自慮吉兇,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凄愴。勿避險?、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工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材料二 從宋太祖開寶年間開始,北宋政府和私人都編輯和刊印了醫藥學或醫方的書籍: 屬于醫藥學方面的有幾次增訂的《本草》等,屬于醫方的有《太平圣惠方》等。從唐代以來,中國和阿拉伯之間的交通貿易日益頻繁,外國的香藥如乳香、龍腦、薔薇水等都先后傳入中國,因而在宋代官私編刻的醫藥學書籍當中,新藥品種得以不斷增加,至北宋末年所編刻的《政和經史證類本草》新增藥品628種。北宋初年的醫書都是輾轉傳抄的,其中所載經絡俞穴部位很紊亂,仁宗初年,醫官王惟一設計用銅鑄成人體模型,刻畫經穴,標注名稱,銅人的鑄造是北宋醫生在醫學上的一大貢獻。此外,膏丹丸散等熟藥的大量制作和應用,也是從北宋初年開始的,熟藥的應用較湯藥大為便利,這也是中國醫學的一大進步。翦伯贊《中國史綱要》材料三 中醫在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醫療原則。中醫認為人與自然環境、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因而影響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會和心理因素。同時人體本身也是一個有機整體,人的五臟與五體,九竅、五聲等相互聯系,組成人體和五個系統,在此基礎上又根據臟腑的表里關系通過經絡聯系起來,共同協調來完成人的生命活動。此外,中醫還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提醒人們從生命開始就要注意防病于未然!痘茨献印氛f“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圣人者,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 鄺日建《中醫學的特點、特色和優勢》(1)根據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代中醫得到發展的有利因素。(10分) (3)根據材料一、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醫體現了哪些中國傳統文化觀念。(11分) 4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歷史地圖(或示意圖等)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信息。比較圖1和圖2,提取兩項有關國家、地區和世界格局變遷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45?(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曾國藩說:“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 《李文忠公全書》材料二 戰爭的失敗,使俄國人又一次體會到自己同歐洲強國之間的差距。知識界、工商界甚至包括一些身居要職的官員,都紛紛起來指責影響工業化進程的封建農奴制度。在社會的巨大壓力下,1861年3月3日(俄歷2月19日),亞歷山大二世批準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和“宣言”,農民獲得了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權。這樣,在俄羅斯施行了近五個世紀的農奴制被廢除了。繼農奴制改革之后,沙皇政府又先后進行了地方機構、市政府、司法、軍事等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1867年之后,俄國從農奴制社會逐步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大國崛起》解說詞等(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中俄兩國改革的相同點。(6分)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洋務運動和農奴制改革對變革政治體制有何差異?試分析產生這一差異的思想、經濟原因。(9分) 46?(15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材料一 “新政”的推行并沒有給清朝統治帶來暫時的穩定。民族資產階級上層及其代表人物要求清政府向他們開放政權,從1903年起公開呼吁實行君主立憲。日俄戰爭后,他們以立憲的日本戰勝專制的俄國為理由,呼聲更高。在國內革命形勢迅猛高漲的震撼下,清朝統治集團中的一些顯赫人物如駐外使臣、督撫、尚書、侍郎等,也要求制定新的策略以挽救朝不保夕的清朝統治,相繼奏請“變更政體,實行立憲”。1905年底,清政府接受他們的建議,派載澤、端方等五大臣前往歐美日本各國“考察政治”,表示考慮實行憲政問題。中華書局《中國近代史》材料二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六月,立憲團體發動國會請愿運動,部分督撫也有呼應。黑龍江巡撫程德全、湖廣總督陳夔龍、兩江總督端方、四川總督趙爾巽先后奏請開國會。宣統二年九月(1910年10月),立憲團體發動第三次國會請愿運湖北省孝感市屆高三第二次統一考試歷史試題(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35531.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