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4屆高三歷史下冊3月份百題精練試題(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歷史試題
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每題的正確選項涂寫在答題卡上的對應位置。
1.《國語》中說:“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該材料說明西周時期( )
A.手工業得到迅速發展 B.私營手工業得到迅速發展
C.家庭手工業是主要經營形式 D.手工業被官府壟斷
2.商鞅一人多姓。史書上說,秦封于商,故號商君。衛之諸庶孽公子也,人稱衛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來源于( )
A.商朝的王室 B.因功得到的封地
C.原所在諸侯國的國名 D.國王的賜姓
3.西漢初年實行郡國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論者認為( )
A.郡縣制有利于國家統一 B.分封制有利于國家統一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強王權 D.郡縣制能夠消除內亂
4.史學家認為,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有極關重要者四事”:一為中國版圖之確定,二為中國民族之摶成,三為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四為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這一時間應是
( )
A.春秋戰國時期 B.秦漢時期 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
5.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劉備,名備,字玄德!氨凹鹤鹑恕笔侵腥A民族的傳統美德。劉備與曹操會面時,他的自稱與稱呼曹操應是( )
A.備,操 B.備,孟德 C.玄德,操 D.玄德,孟德
6.漢武帝設刺史,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宋太祖設置通判。這些舉措反映了最高封建統治者在對地方管理的過程中重視 ( )
A.分割地方權力 B.對地方官的監督
C.發揮文官的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7.《明史》記載:“(明太祖)革中書省,歸其政于六部……置殿閣大學士,而其官不備,其人亦無所表見。治理無聞,何關政本,視前代宰執,迥乎異矣!睂ι鲜霾牧系睦斫猓_的是( )
A.殿閣大學士實際上并未設置 B.殿閣大學士僅供顧問而無實權
C.內閣實際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閣大學士開始參與軍國大事
8.白居易詩:“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痹娭械拿枋龇从沉耍 )
①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②重視農業的觀念
③家庭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品經濟④安土重遷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蘇軾曾經指出:“民庶之家,置莊田,招佃農,本望租課,非行仁義,然猶至水旱之歲,必須放免欠負、貸借種糧者,其心誠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碧K軾的這句話反映出的主要問題是( )
A.宋代時期土地兼并現象日益嚴重
B.宋代地主具有開展民間賑濟的社會責任感
C.從宋代開始農村出現以租佃關系進行土地經營
D.宋代佃戶租種土地有較大的選擇權和自由度
10.韓非子視商人為“邦之蠹也”(蠹,蛀蟲)。下列與之相反的觀點是( )
A.“今驅民而歸之于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
C.“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
D.“使農不廢耕,女不廢織,厚本抑末”
11.鄭燮《紹興》詩云:“丞相紛紛詔敕多,紹興天子只酣歌。金人欲送徽欽返,其奈中原不安何!蔽闹小敖B興天子”是指( )
A.宋神宗 B.宋真宗 C.宋徽宗 D.宋高宗
12.中國畫是歷史悠久的民族藝術。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圖一是東晉顧愷之作品,體現了“以形寫神”的風格
B.圖二體現唐代閻立本兼收并蓄,吸取外來畫種的風格
C.圖三描繪了北宋商品經濟繁榮的景象,具有寫實風格
D.圖四表現了元代畫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的藝術特征
13.在楚漢之爭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韓信投靠劉邦后,被派去管理雜亂無章的糧倉。但很快韓信就把新谷、陳糧分開,而且把新谷、陳糧的多少統計得非常清楚。他的這些智慧最早可能記載于( )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術》
C.《齊民要術》 D.《天工開物》
14.在敦煌藝術中,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壁畫大多宣傳佛教悲慘犧牲的善行和現實的悲苦無奈;隋唐壁畫則更多地宣傳享受和娛樂,表現幸福與祥和;宋朝壁畫中,世俗場景大量滲入佛界。這種變化說明了( )
A.藝術內容的時代性 B.藝術形式的多樣性
C.佛教文化的中國化 D.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15.明清之際西方傳教士與19世紀后期歐洲傳教士都來華傳教,前者與后者的一個根本區別在于( )
A.將傳教與宣傳西方的科學知識相結合
B.將傳教與西方的宗教人侵相結合
C.將傳教與西方對中國的侵略相結合
D.將西方的宗教與中國本土的宗教相結合
16.1840年3月,英國對華棉制品出口商、曼徹斯特商會主席莫克?維卡在致英國外相巴表尊的信中說:“當前局勢可能提供機會,完成兩國關系的改善……隨著關系的改善,我們輸出(棉織品)的擴張程序將是不可估量的!边@里的“兩國關系的改善”是指( )
A.恢復遭到破壞的正常中英關系
B.保護鴉片走私
C.建立兩國正常的貿易關系
D.發動戰爭,迫使中國屈服
17.某學生在檔案館讀到上!睹窳蟆沸梁ゾ旁率湃盏囊粍t報道,題目為《浙江敢死隊之壯觀》:“浙江革命軍之編制皆以敢死隊為先鋒,然后繼之以各標新軍。敢死隊之編制共分五隊,以蔣介石為指揮官……(隊員)出入于彈雨之中,而無一懼色。”這則報道
( )
①是珍貴的史料
②它是在吹捧蔣介石,不具備史料價值
③經考證無誤后,可作為研究蔣介石的史料使用
A.①正確,②③錯誤 B.②正確,①③錯誤
C.①③正確,②錯誤 D.③正確,①②錯誤
18.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建立,中國在西方列強建立的國際關系體系中扮演了半殖民地的角色,社會轉型極其緩慢,有關緩慢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西方列強進一步擴大對華商品輸出②封建頑固勢力阻撓社會變革
③近代工業舉步維艱④國家遭受侵略、主權不斷喪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又是庚申元旦節,過年過得直貫沖。見面齊聲道恭喜,脫帽都行一鞠躬……祝罷再把新年賀,兩手深深打一恭!敝袊忻裨械倪@些習俗,最早可能出現于( )
A.明朝后期 B.鴉片戰爭后 C.民國初年 D.新中國建立以后
20.1878年3月7日,上海《申報》館啟示:“如遠近諸君子,有已成未刊之著作,擬將問世,本館愿出價購稿,代為排印!边@主要反映了( )
A.維新運動時期中國人辦報的熱情空前高漲
B.新文化運動以后,閱讀報刊成為民眾不可或缺的生活內容
C.當時中國的辦報人唯利是圖
D.洋務運動的興起給報刊業帶來了變化
21.1915年陳獨秀提出:“篤古不變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進之族,方興未已!弊髡咭笞兏锏氖牵 )
A.軍事技術 B.思想文化 C.經濟體制 D.教育制度
22.中國第一次拒絕了由世界上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制定的條約是( )
A.《北京條約》B.《辛丑條約》C.《凡爾賽和約》D.《九國公約》
23.右圖是1938年江蘇畫家劉元創作的漫畫,同年
發表在《抗日漫畫》第十期上。此畫表達的宗旨
是( )
A.反映敵強我弱的抗戰形勢
B.反映我強敵弱的抗戰形勢
C.反映中共對日采取的游擊戰術
D.反映日寇已陷入中華全民族抗戰的汪洋大海中
24.“大街過三道,物價跳三跳;工資系團雪,攥會兒就化掉!边@是一首流行于上世紀四十年代末的民謠。它所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
A.抗戰造成了人民生活困難 B.國民政府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
C.國民政府發行的是假幣 D.美國經濟侵略加劇造成民族工業破產
25.中國在對待臺灣問題上一貫奉行決不妥協的立場。“決不妥協”是指( )
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
②必須堅持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③凡是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必須與臺灣當局斷絕外交關系
④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參考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6745.html

相關閱讀: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