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福建省莆田一中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福建省莆田一中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第Ⅰ卷(選擇題)本卷共36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14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答案填涂于答題卡中。13.中國古代講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故稱兩姓聯姻為“喜結秦晉之好” ),而魯晉兩國不可通婚。結合所學關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識,能夠判斷 ①秦燕兩國可以通婚 ②晉宋兩國可以通婚③晉燕兩國可以通婚 ④晉國是姬姓封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以下內容摘自某論著的目錄:“民主的源頭”、“迥異于東方的法律制度”、“議會之母”、“驢象之爭”、“一票共和”。據此判斷該論著的名稱可能是A.《東西方政治制度比較研究》 B.《西方國家政治制度論析》C.《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視》 D.《現代西方經濟制度考量》15.近代中國先后發生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關于下列四幅圖片所代表的歷史事件的說法錯誤的是 A.都是社會各階級面對中國變化作出的積極反應B.對中國歷史的發展都產生了一定的進步影響C.都體現了求民主、反專制的進步潮流 D.都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16.下圖是一幅刊載于1920年上海某報紙的漫畫,該漫畫反映的主題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將革命進行到底”C.“消除內亂,打倒軍閥”       D.“外爭主權,內除國賊”17.有人評價當今世界:“當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國是萎縮的巨人,日本是獨腳巨人,俄羅斯是生病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如果說這一評論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概括性的話,說明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點是 A.當今世界是美、日、歐、俄、中共同主導的多極世界B.眾多“巨人”的出現標志世界多極化格局的最終形成C.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開始呈現多極化趨勢D.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正在發展之中,而且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18.據明代《海澄縣志》記載:(漳州月港)“農賈雜半,走洋如適市,朝夕皆海供,酬酢(泛指交際應酬)皆夷產”,成為“閩南一大都會”。這反映了當時月港 A.對外貿易頻繁 B.民營手工業發達 C.成為福建經濟中心 D.社會習俗西化19.美國學者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說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流感發生了,……已經奪去了2000多萬人的生命!谝淮问澜绱髴鸩⒉皇菍е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戰時陸路和海上貿易可能導致了這場傳染病的蔓延!瓘谋睒O的小村莊.印度和美國擁擠的城市到歐洲的戰場!边@表明A.工業革命對社會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B.一戰是導致疾病傳染的主要原因C.高效率的交通運輸使得人口流動頻繁 D.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傳播20.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歐洲復興計劃”中宣稱:“我們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復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經濟制度,從而使自由制度賴以存在的政治和社會條件能夠出現!彼^“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經濟制度”是指A.私有制基礎上的市場經濟體制 B.國家強力推行的社會福利制度C.世界市場中的自由貿易制度 D.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21.右圖是新中國城鎮社會勞動者增長率變動曲線圖,造成圖中②段大幅波動的原因是A.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運動B.“一五”計劃的實施和“文革”的爆發C.“大躍進”和國民經濟的調整D.經濟特區的開設和鄉鎮企業的興起材料三 清政府最終決定“預備立憲”是資產階級立憲派長期斗爭的結果……以慈禧為首的最高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集團的最高利益,為了消弭革命,為了籠絡立憲派士人和實力派官員,宣布預備立憲……1908年8月,清政府頒布了具有君主立憲國家憲法性質的文獻——《欽定憲法大綱》,包括附件在內總共有40條。盡管《欽定憲法大綱》的核心是強調君主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卻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臣民的權利。此外,還規定了議院、選舉方面的內容。無論如何,《欽定憲法大綱》含有資產階級憲政的性質,不能不說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 ——摘自楊寧一主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材料四 1911年在中國建立起美國共和政體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驗樗谥袊臍v史、傳統、政治經歷、制度、天性、信仰、觀念或習慣中毫無根基。它是外國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國之上的!@種共和政體悲慘地結束了,即悲慘地失敗了。然而,失敗的并不是共和政體……而是—代人。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請回答:(1)據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傳統傳承后世的主要途徑。(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雅典為后世創造出哪些民主運作方式?(4分)(2)依據材料二,概括英國議會地位及議會權利的分配呈現怎樣的變化?(6分)并分析產生變化的原因。(9分)(3)依據材料三,談談你對《欽定憲法大綱》的認識。(8分)(4)結合材料四和所學知識,你認為應如何理解“失敗的并不是共和政體……而是一代人”?(8分)選考部分41.歷史(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他(梭倫)拒絕了窮苦農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為喪失土地的農民安排其他職業,如從事貿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動貨幣的使用和商業的發展……從此,雅典的貨幣、陶器、和橄欖油充斥地中海地區,雅典的財富迅速增加,貧困不復是阿提加平原(注:即雅典地區)上的主要問題。 ——周洪祥《雅典民主與梭倫經商考》材料二(商鞅變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萬頃或十萬頃的標準,以縣為單位計算出土地總面積,除去山澤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畝的標準授予農民!锊宓取肚貪h史》“?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免除賦稅徭彼)。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奴隸)”。 ——《史記》卷68《商君列傳》 (1)據材料一、二,比較梭倫改革與商鞅變法內容中農商政策的主要不同。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其政策對兩國經濟和政治體制產生的影響。(8分) (2)分析兩國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據此并結合上問談談你對改革成功原因的認識。(7分)42.(政治)(11分) 請考生在A、B、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做答時請填涂題號。A.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文化創意產業是指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借助于高科技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生產出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創造財富和挖掘就業潛力的產業。目前,安徽省作為國家產業轉移示范區,正加快打造中部創意市場的戰略,把創意產業作為今后發展重點,大批的文化創意產業項目被納入安徽的行動計劃中,全省在建和擬建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地達65個,發展的集群態勢日益顯現。 結合材料,說明文化創意產業是如何體現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的?(11分)12——1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文綜歷史參考答案二.主觀題38.答:(1)途徑:通過思想家著作流傳。(2分)方式:法治基礎上的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4分)(2) 變化:議會由專制王權的御用工具,到執掌立法大權;議會由貴族階層壟斷,到資產階級參與分享,再到普通民眾獲得權利。(6分)主要原因: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工業革命的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進行,使君主立憲制確立并完善;工人運動的推動。(9分) (3)認識:清政府最終決定“預備立憲”,其目的是為了維護清王朝的統治;(3分)但它是清王朝制定和頒布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性文件;(2分)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確認了君主立憲政體,第一次明確規定了臣民的權利和義務,是歷史性的進步。(3分) (4)共和政體符合時代潮流,辛亥革命的失敗不能說明共和政體的失;(3分)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艱難,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民族資產階級照搬美國共和政體,它在中國缺乏歷史的、政治的、思想的基礎,最終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實踐失敗。(5分)41.答:(1)政策不同:①商鞅變法將土地分配給農民;獎勵耕織,抑制商業、商人(重農抑商)。梭倫改革讓失地農民轉行從事其他行業;鼓勵發展工商業。(4分)影響:梭倫改革使雅典成為地中海的貿易中心;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商鞅變法促進了秦國農耕經濟的發展,為秦統一奠定物質基礎;重農抑商成為歷代統治者的基本經濟政策;并逐步建立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體制。(4分)福建省莆田一中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44374.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