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三校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說明:本卷分為Ⅰ、Ⅱ兩卷,第Ⅰ卷為選擇題,第Ⅱ卷為非選擇題,試卷總分100分,時間100分鐘。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否則不得分。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古代城市興起。據《管子》載:“(臨淄)凡仕者近宮,不仕與耕者近門,工賈近市。”材料表明。臨淄城市建設的主要特點是?A.按人與自然親近的理念設立居住區 ?B.嚴格區分官營和私營手工業作坊區C.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設立居住區 ?D.嚴格區分貴族與平民的居住區據史料記載,羅馬一高利貸者對一個欠債人的兒子(作為抵押品的債務奴隸)濫施暴行,把他打得皮開肉綻。憤怒的群眾匯集起來,一起跑進元老院,向元老們展示了這個少年被打傷的背脊,促使元老院通過了廢除債務奴隸的法案。從這則材料可以看出:促進羅馬法律的進步與完善的主要動力來自于A.統治者讓步B.平民的斗爭 C.商人的推進D.奴隸的反抗1922年一民族資本家言:“我之廉價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豐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購買,就地制造,就地賣出,運費既省,關稅無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況彼來者皆該國一流工廠,資本較吾雄厚,技術較吾高深,對工廠之管理經營,亦皆養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將何術以善后!苯Y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你選擇解決這種形勢采取的方法為A.必須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B.建立民國,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C.倡導創辦實業,進行實業救國 D.發動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抵制洋貨4、史載,上海輪船招商局每年結賬后,均在《申報》和《北華捷報》等媒體上公布信息;開平煤礦章程規定,“進出煤鐵銀錢數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結,每年有總結,(股東)可以隨時查核!鄙鲜霾牧险凵涑鲅髣张擅裼闷髽I與軍事工業的主要不同點A.產品投放面向社會市場 B.建立起股份制企業管理制度C.注重降低成本以追求利潤 D.吸納了部分民間資本5、歷史學家湯因比說:“文明不會彼此隔絕,而是不斷地以和平或非和平的方式互相碰撞。在這種碰撞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6世紀西方文明和新世界的碰撞。”這種碰撞開始時所帶來的影響不包括A.沖擊了東西方傳統的朝貢貿易體制 B.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起資本的原始積累C.西歐國家民族國家意識的增強 D.引起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6.二戰后,日本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制定出適合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到20世紀80年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回顧這段歷史,日本政府將其稱為“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風雨35年!睆膽鸷蟮膰H情勢來看,所謂的“機遇”應該是指( )A.在國際冷戰氛圍下,日本幸運成為馬歇爾計劃的受援國家B.在美蘇對立加劇下,美國急需日本產業技術協助歐洲重建C.在中朝相繼獨立后,反共陣營的日本幸免戰后的賠償責任D.在兩級格局體系下,美國扶植日本以抗衡社會主義國家7、一個歷史小組在討論對于李鴻章的評價時,發生了分歧:甲:沒有李鴻章就沒有中國的近代化乙:李鴻章不但雙手沾滿了人民的鮮血,而且是一個大賣國賊丙:李鴻章領導的洋務運動改變了傳統的“夷夏”觀,開明的士大夫和官僚們認識到中國再不是“天朝之國”,而是世界各國的一員,并且是遠不如西方各國富強的一員丁:李鴻章領導的洋務運動促進西方科學技術和其他社會事物的逐步傳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區,社會風氣也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以上幾位同學的評價可能運用的歷史史觀的順序是A.近代化史觀 社會史觀 革命史觀 全球史觀 B.近代化史觀 革命史觀 全球史觀 社會史觀 C.全球史觀 革命史觀 近代化史觀 社會史觀 D.社會史觀 革命史觀 全球史觀 近代化史觀17世紀中后期英國打敗了荷蘭。馬克思說:“荷蘭衰落的歷史,就是一部商業資本從屬于工業資本的歷史”。對此理解正確的是英國是手工業相對發達的國家,工場手工業是商業貿易的基礎三次英荷戰爭的失敗是導致荷蘭衰落的直接因素荷蘭是一個專營海上轉運貿易的商業國,工業基礎薄弱 機器大生產后確立的“工業資本”為英國打敗荷蘭奠定了物質基礎A. B. C. D.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認為,“產業革命的技術不是出現在結構變遷以前,而是在其之后”。這里的“結構變遷”主要指:A.地理大發現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C.啟蒙運動的開展 D.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英國確立 .“通過使投資更好地用于生產事業的辦法以協助會員國境內的復興與建設,包括恢復受戰爭破壞的經濟,使生產設施回復到和平時期的需要,以及鼓勵欠發達國家生產設施與資源的開發。”上述材料應出自A.《歐洲聯盟條約》B.《布雷頓森林協定》C.《羅馬條約》D.《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46年,美國駐蘇代辦喬治?凱南指出:蘇聯“狂熱地堅信,它同美國之間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協。它堅信,如果蘇聯政權要得到鞏固,那么搞亂我國社會的內部和諧,破壞我國傳統的生活方式,以及損害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權威,這種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其本質意圖是A.蘇聯是個很狂熱的國家 B.蘇聯與美國有很大的矛盾C.蘇聯必然會危害美國的利益 D.美國應該對蘇聯采取遏制的政策下表反映了我國改革開放后國民經濟所有制結構發生變化的情況。導致這種變化的政策因素是項目 年份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產值(億元)結構(%)產值(億元)結構(%)1978359599.1300.919975667675.81809624.2創辦經濟特區 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擴大企業自主權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A. B. C. D.13、1987年《歐洲一體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國明確表示這“對美國構成了威脅”,認為這將是“拒美國商品于國門之外的歐洲堡壘”。美國商務部副部長莫爾說:“如果歐洲共同體的計劃成為保護主義的產物,美國最大的海外市場將危存旦夕。”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美國將失去海外市場 B.歐洲開始擺脫美國控制C.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出現分裂 D.歐洲聯合損害了美國的利益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巴西、印度、? 南非和中國組成的“基礎四國”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要求發達國家應率先大幅度減排,同時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轉讓技術。這說明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 發達國家擁有資金和技術優勢 加強國際合作十分必要區域集團化程度加快 ? 環境污染日益突出A. B. C. D.15. 《十三行史料展》記述“幾乎所有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都與廣州十三行發生過直接的貿易關系。這里擁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環球貿易航線!陀^上造就了一個時期里著名的中西貿易中心和廣州歷史上令世界矚目的經濟文化的輝煌時代!兵f片戰爭前夕廣州十三行的興盛說明A.小農經濟開始解體 B.清政府積極開拓世界市場C.閉關鎖國政策的松動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布羅代爾《文明史綱》中提到:“計劃經濟是一門不僅為更早時期蘇聯的經驗展現出來,而且為當代資本主義本身證明的藝術”。對這句話最準確的A.計劃經濟體制并不是社會主義國家所獨有? B計劃經濟體制是各國經濟改革的必然選擇C.計劃經濟體制曾在蘇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D.政府干預經濟的手段曾經并正在發揮作用1“發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時機,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計劃和市場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改革開放的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鄙鲜鲇^點帶來最主要的影響是A.停止階級斗爭為綱的方針,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B.深化改革開放將現代化建設推向到新階段C.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D.建立經濟特區發展外向型經濟1920年ll月,孫中山指出:“有人說推翻清室后,民族主義可以不要了,這話實在錯了,即如我們住的租界,外國人就要用治外法權來壓制中國人,這還是前清造成的惡果,現在清廷雖然不能壓制我們,但各國還是制的……所以我們還是三民主義缺不可的。”這番話表明孫中山A.仍堅持原來的三民主義 B.明確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C.在反帝問題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對帝國主義 康有為曾說:“設上下議院,無事講求時務,有事集體會議,議妥由總理衙門代奏。事雖議于下,而可否之權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爭權之弊!边@種觀點主張 ?A.議院的功能在于限制君權B.議院獨立于政府之外 C.議院是朝廷的咨議機構D.議院由民選,君民共治 、、“(雅典)最初是實行君主政體,以后讓位于九個執政官主持的寡頭政治。這九個執政官全部屬于貴族……后來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發展。”([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確立A.得益于優越的地理環境 B.該事件發生于梭倫改革時C.呈現和平漸進的趨勢 D.以財產多寡分享政治權力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50分)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汝之民為餓也,何不白于君,發倉廩以賑之?而私(個人)以爾食饋之,是汝明(顯示)君之無惠,而見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語?觀思》材料二1834年,英國“新濟貧法”明文規定從1837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對濟貧院外所有壯年男子的救濟,建立由3 個“合適的人”組成的“英格蘭和威爾士濟貧法委員會”。該委員會對議會負責,每年向首相匯報一次工作。它有權組織“合適的人”調查濟貧法實施情況,有權要求各地方管理機構上江西省南昌市三校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46101.html
相關閱讀: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