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練習題第Ⅰ卷 (共48分)24.據《史記》記載,公元前544年“齊相慶封有罪,自齊來奔吳。吳予慶封朱方(縣名,后改名為丹徒)之縣,以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齊”。材料反映了春秋時期A.分封制全面崩潰B.宗法制蕩然無存C.郡縣制初現雛形D.實行郡國并行制29.下圖是同學的歷史學習筆記片斷,請指出其試圖探索的歷史主題是A.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背景土地革命時期的民主政治建設國民革命時期D.抗日戰爭對中國現代化的影響.著名紀實文學作家陳敦德兩部外交紀實著作《解凍在1972》《起航在1979》。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兩部是 A.中美關系從解凍到建交B.中日關系從解凍到建交 C.中蘇關系從解凍到建交D.中日建交到中美關系正常化 如A.“清王朝自救運動” B.“近代工業的起步” 實業救國的浪潮” D.“民族工業的春天”.《英國出口總額萬英鎊》,從中我們可以獲得的信息是A.英國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家B.英國是世界上對外輸出資本最多的國家C.英國已逐步取得了“世界工廠”的地位D.工業革命促使英國的資本總額迅速增加.葉書宗在《關于蘇聯的國家工業化和農業全盤集體化問題》中寫道:斯大林的國家工業化和農業全盤集體化運動,……從理論到實踐都明顯地改變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下列關于“改變”的表述,正確的是 A.從計劃和市場調節并存到指令性計劃經濟B.從單一的公有制到多種所有制并存C.從直接過渡到間接過渡D.從自由放任到國家干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第Ⅱ卷(共52分) 41.(18分)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1)材料一,概括東西方兩種制度的不同特點。(分)(2)英國新政體既保留了“傳統形式”又有“根本性變化”(分)怎樣理解美國民主“產生于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華的合”?(分)(3)你東西方政治制度差異(分).(16分)冷戰后關于國際局勢的發展有許多不同的看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依據材料,歸納冷戰結束前后世界沖突不同的。(4分) (2)分析指出材料中兩種國際關系理論的相同之處。(2分)結合所學列舉美國實施喬治?凱南“遏制”政策的表現。(4分) (3)依據材料歸納福勒關于世界沖突的觀點并簡要評。(6分).(1分)材料一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中國首次出現了主要以商業,而不是以行政為中心的大城市!瑯又匾氖牵纬瘯r的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絲毫未對中國社會產生爆炸性的影響,而西方與此相應的商業革命卻對西方社會產生了爆炸性的影響。(1)宋朝“商業革命”突出特點“西方與此相應的商業革命對西方社會產生了爆炸性的影響”是指什么?(分)()16世紀以后的國際商路與14世紀前后歐亞主要商路相比出現了哪些重大變化?分簡述變化的主要原因。分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簡況表():()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思想角度分析民族發展的原因。(分)C 25.B 26.D 27.D 28.A 29.D 30.AB 33.D.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計52分。41.(分)(1)特點:東方國家的主權在君;西方國家的主權在民(分)(2)君主和議會仍是政府的主要組成部分;議會的權威開始高于君主,并逐漸形成“統而不治”的局面。(分)理解:美國的民主繼承了英國民主的議會制傳統;實行了孟德斯鳩三權分立學說。(分)(3):是東西方不同社會狀況造成的;都對東西方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分).(16分)(1)意識形態的沖突文明的沖突。(4分)(2)相同:制造國際沖突。(2分)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成立北約。(4分任意兩點)(3)觀點福勒認為,世界沖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國家利益及大國對小國的不尊重,而非文明。(2分)評:這種觀點是正確的。冷戰結束后,發生了許多世界沖突,主要有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南聯盟、發動阿富汗戰爭、發動伊拉克戰爭,武裝干涉利比亞等。(2分)這些沖突表面看確實是帶有文明沖突的痕跡,但實質卻是美國在冷戰結束后,積極奉行單邊主義,推行霸權主義的表現。(2分).(1分)()變化:開辟了以歐洲為中心、通向其他地區的海上航線;大西洋成為世界最繁忙的交通要道;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歐國家成為商路的中心地區等。原因:新航路的成功開辟;歐洲國家的殖民擴張。分()政治: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經濟: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思想: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分)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14世紀前后歐亞主要商路亞 洲歐 洲非 洲好望角麥哲倫海峽亞 洲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54218.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