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四川省綿陽市高中屆高三上學期二診文綜試題(歷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綿陽市高中201第二次診斷性考試第卷(選擇題 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費“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的圓心波的性質,以自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A.中央集權制 B.宗法制 C.九品中正制 D.等級制.工業區6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是A. B.C. D.3.右圖為樓元4世紀中A.字體略長,筆畫圓勻,富于圖案美B.是反映魏晉時期的文物資料C.為研究古樓蘭社會生活提供了史料D.有助于研究豐富多彩的書法藝術4.宋A.在集市從事貿易的商人來自十個國家B.外國商人青睞中國的瓷器、茶葉等C.泉州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海港D.泉州城市建設很好體現了人文和自然的結合5.某同學可能出現在 自耕農、地主佃農工場主、雇工商人占人總口比例24%36%30%10%A.漢代成都地區 B.唐代關中地區 C.明代蘇州地區 D.清代的洛陽地區工場主、雇工工場主雇工6.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表中的史實與推論正 選項推論A宋代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從此取代雕版印刷術B明末清初黃宗羲批判君主專制從根本上動搖了儒學的正宗地位C魏源編著《海國圖志》第一部中國人編撰的世界史地著作D嚴復翻譯《天演論》直接動員和指導了新文化運動7.某學習小組在研究性學習中收集了一組歷史圖片,該組圖片體現的最恰當的主題是A.經濟結構的變遷 B.列強的經濟侵略C.民族工業的興起 D.自強求富的探索8.亞里A.《孔子改制考》 B.《革命軍》 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論人民民主專政》《孔子改制考》《革命軍》《論人民民主專政》《中華民國臨時約法》9.1935年10月初 A.全面抗戰開始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C.加強西南建設以剿滅共產黨和紅軍 D.重視西部開發以促進全國穩定發展.中國A.東瀛束手,九州同慶 B.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C.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D.大陸淪陷11.新中在1960口。19491978年A.新中國成立初期,生產力水平低 B.中共C.中共積極推進工業化方針的影響 D.計劃12.A. B. C. D.第卷(非選擇題 共52分)二、非選擇題(13題26分,14題26分,共52分。)13.(26分)實行依法治國和制度建設是建設政治文明的核心內容。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唐么?根據材料一比較《唐律》與羅馬法在法律理念、內容、影響方面的不同點。(8分)材料二:19世紀中葉以后,1906年,孫中則。1908年8月,。1912年3月,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用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廢除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1914年5月,袁世凱公布《中華民國約法》,廢除責任內閣制,無限擴張總統權力,民主共和政體從根本上被獨裁制所取代。1928年10月,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頒布《訓政綱領》與《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實行一黨專政。1936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頒布《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實行黨國一體,總統集權。(據《中國近代法制史》等) (2)根據材料二法治國家的原因。(10分) 材料三:(3)材料三具體表現?(4分)綜合上述材料,你對人類政治文明的發展有何認識?(4分) 14.(26分)人口政策是關系到國家民族未來和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重大社會政策。11月15日,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要》卷47)東和2卷28)110)熙51年規(1)根據材料一,歸納古代中國統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是什么?為保證這一政策的落實,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結合中國古代文明形態,分析古代統治者采取這些政策措施的原因?(10分)。 材料二:40%—50%,國民收入在1956年將近900億元,其中消費部分約為79%,積累部分約為21%。(1957年,馬寅初在北京大學的演講)材料三:國1950年和1960年代生育高峰時期從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間0—14歲)比例從36.3%降低到22.9%,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比重從59.3%提高到70.2%,口(65歲及以上)比重從4.4%上升到7.0%。人口究,2004年第2期)(2)材料二、三在人口問題上分別提出了什么觀點?各自的理由是什么?(12分)。(3)綜合上述材料,你對我國人口政策制定有何建議? (4分)理由:材料二,認為過多的人口超出環境資源承載力;過多的人口影響技術的改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人口多消費大影響資金的積累和擴大再生產;(6分)材料三,認為生育高峰、人口增長有利于改善人口結構;人口增長在提供大量勞動力的同時,提供了巨大的消費需求,帶來人口紅利,有利于經濟增長。(4分)(3)①政策應隨時代和國情的變化而不斷調整。②制定人口政策,應從多個方面綜合考慮其影響,不能過分強調其中某一方面的某種影響。(每點2分,其它言之成理酌情給分,總分不超過4分。)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四川省綿陽市高中屆高三上學期二診文綜試題(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60859.html

相關閱讀: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廣東省“十二校”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