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14屆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文科綜合歷史部分試題12.安徽人杰地靈,歷代人才輩出。下表據《安徽歷史名人詞典》統計,對其理解正確的是時期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人才數35534(隋3,唐19,五代12)186536 A.隋唐五代人才少于秦漢魏晉南北朝說明經濟重心未開始南移 B.五代時期人才數量多于隋朝反映了亂世比盛世更易造就人才 C.明清時期人才數量最多反映了封建社會仍處于高度發展階段 D.人才數量總體不斷增長反映了安徽地區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13.右圖涉及政治制度的進步性主要表現在①加強了中央集權②鞏固了國家統一③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④官僚政治開始取代貴族政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范仲淹在《答手詔條陳十事》中說:“國家乃專以辭賦取進士,以墨義取諸科,士皆舍大方而趨小道,雖濟濟盈庭,求有才有識者十無一二。況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將何以救?”從材料來看,范仲淹認為 ①應對科舉制考試內容進行改革 ②應強化儒家思想的地位③科舉制幾乎失去了選拔人才的作用 ④科舉制導致天下危困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5.劉半農在《我之文學改良觀》提出:“一人獨唱,二人對唱,二人對打,多人亂打:中國文戲、武戲之編劇,不外此十六字”。這段話的本質是 A.否定中國戲劇 B.批判傳統文化 C.鼓勵戲劇創新 D.反思傳統文化16.右圖是1907年發表的漫畫(注:圖中所示器具從右到左依次是:壇、提勺、漏斗、壺)。其政治寓意是 A.民族工業受到中外反動勢力壓制 B.清末新政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C.清政府已經墮落為“洋人的朝廷” D.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7.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關于某次會戰的解說詞:“這些人用他們的生命粉碎了日軍三月亡華的狂言,……用他們的鮮血改寫了中國軍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們扭轉了日本……侵華策略”。這次會戰 ①貫徹了全面抗戰路線 ②體現了中國軍人視死如歸的精神③打亂了日本侵略者的戰略部署 ④標志著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8.右圖是“信誼化學制藥廠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發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蓋有“1955年度股息紅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發訖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紅利”到“定息”的變化,主要因為 A.國民經濟的調整B.“一五計劃”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D.全行業公私合營完成19.約翰?羅爾斯《正義論》:“……不論各色人等,高矮肥瘦黑白強弱,都因為需要交往而對交往規則承擔同樣的權利和義務:……社會是一個掛滿了葡萄的大梯架,每個人都一樣有上蒼賦予的入場券向上攀爬摘得鮮美的一份。”材料體現的思想核心是 A.民主自由 B.社會公正 C.社會契約 D.人民主權20.1867年英國憲政學家沃爾特?巴奇霍特在《英國憲政》:“英國政體有效運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權和立法權之間的密切結合,一種幾乎完全的融合……它的優點恰在于二者之間的奇妙結合”。英國行政權和立法權之間的實際連接點是 A.國王 B.議會 C.內閣 D.最高法院21.下面是1820年至1870年國際貿易額及其增長速度的演變趨勢示意圖,這一演變趨勢主要由于 A.工業革命的開展 B.列強殖民擴張 C.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D.自由貿易盛行22.“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名言出自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之口。他從上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創立“貨幣主義”理論,大力主張“自由市場經濟”,批評政府干預市場,公開與凱恩斯主義唱反調。1976年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弗里德曼的理論有可能 A.否定政府對經濟進行干預 B.要求政府減少社會福利開支C.推動資本主義經濟進入“黃金時期” D.促進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出現36.(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這些哲人使法國和整個歐洲的舊制度受到毀滅性的批判的猛擊。更重要的是,他們發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則,打算通過這些原則實現大規模的社會改革!瓎⒚蛇\動顯然影響了(南北美洲)……約1808年前后達到成熟的整整一代人,導致了爭取獨立的斗爭!峭旭R斯?杰斐遜宣布每個人都有兩個祖國:他自己的國家和法國。 ——《全 ——《——美?布熱津斯基《大棋局》/1997年冷戰結束,制造出觀察家稱之為“單極的世界”或“一個超級大國的世界”。但是,美國實質上并沒有比冷戰開始時更能單方面獨斷全面問題,美國比十年前更占優勢,可是夠諷刺的是,權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國能夠運用來改造世界其他地區的力量,實際上也減弱了。 ——美國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1)概括材料一中李悝的思想主張和實踐效果,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主張出現的社會背景。(9分)材料二 “中國但有開花大炮、輪船兩樣,西人即可斂手!焙笥衷唬骸肮沤駠鴦荩叵雀欢竽軓,尤必富在民生,而國本乃可益固! ——李鴻章——梁啟超《李鴻章傳》安徽省宣城市2014屆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文科綜合歷史部分試題參考答案題號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DACBCBDBCAB36.(26分)(1)革命原則:理性、天賦人權、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君主立憲、三權分立、社會契約人民主權。(任答4點得分)影響:推動《獨立宣言》發表,指導獨立戰爭;為聯邦制共和制確立提供理論依據。(2分)1787年憲法確立了聯邦制,規定聯邦權力高于地方權力,將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同時確立了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共和政體,從而克服了邦聯制的弊端,使美國成為統一而強大的共和制國家,為美國日后的強大奠定基礎。(6分)(2)觀點:維持美國首要地位是世界和平穩定的關鍵。(2分)評析:觀點實質是建立單極世界,試圖獨霸全球。冷戰結束,美國積極推行霸權主義,不斷插手別國事務與地區爭端,造成了世界形勢的緊張與動蕩,而非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5分) 特點:呈現“一超多強局面”。(2分)原因: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歐盟成立,實力增強;日本極力爭常;俄羅斯國際地位改善;中國實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歐日俄中主張推進多極化進程。(5分)37.(30分)(1)思想主張: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糧食產量;糧食關系國家富裕與社會穩定;應由國家干預市場調節糧價(平糴)。(3分)實踐效果:使魏國富強,稱霸諸侯。(2分)社會背景: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推廣,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諸侯兼并爭霸,戰爭頻繁。(4分)(2)轉變:從自強到求富。(2分)實踐:創辦近代民用工業,建立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煤礦。(2分) 分析:李鴻章是在清政府內憂外患形勢下,受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開展洋務運動,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但其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只是利用西方先進技術,而未變革封建制度,最終未使中國真正實現富強。(7分)(3)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2分)循序漸進:改革:從地方試點到全國推行,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破除計劃經濟體制弊端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放:從沿海設立經濟特區逐步深入內地全方位開放。(8分)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安徽省宣城市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9607.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