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1.下列有關17、18世紀殖民活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B.主要手段是依靠正常的商品貿易C.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原始積累 D.促使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①在資本主義萌芽基礎上發展而來 ②在封建經濟分解過程中產生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③受外商企業的刺激 ④洋務派起了誘導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威廉?李卜克內西說:“德國,特別是普魯士,是一個倒立著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魯士士兵頭盔上的尖鐵,一切都是由它托著!边@些話反映了 ( )①德意志帝國的軍國主義特色 ②軍隊在帝國中的重要地位③德意志的專制主義色彩 ④軍國主義思想對人民群眾的影響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4.湘贛邊秋收起義,對中國革命的進程影響最大的是A決定進攻中心城市 B建立了工農蘇維埃政府C公開打出工農革命的旗號 D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5.“……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這段唱詞反映的經濟形態的特點不包括A.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B.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是封建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C.規模。降停钟鞛娜说湹哪芰Σ,具有脆弱性D.作為獨立的經濟單位,經常與外界發生商品交換,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A、體現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則 B、保證農民在革命期間取得的小塊土地C、鼓勵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 D、將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以法律形式鞏固下來7.鴉片戰爭后,隨著開埠通商,人們的生活習俗發生變化,其中變化最大的地區是( 。〢.上海B.南京C.天津D.廣州8.中國古代學術史上曾發生過一次著名的理學家辯論,甲方批評乙方做學問“支離”,乙方批評甲方做學問“太簡”。下列各項中,屬于當時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觀點的是A.格物致知 B.發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9.孟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論對今天仍然有著很大影響。我們從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獲取的精神是A.注重氣節,健全人格B.人性本善,舍生取義C.先義后利,關注民生D.仁愛友善,以德服人10.俄國十月革命由和平奪權到武裝奪權的轉折是A.二月革命 B.《四月提綱》 C.“七月事件” D.十月革命11.蘇格拉底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方向!靶隆钡暮x是( )A.開始實事求是地說明事物的內在原因和本質 B.把哲學討論的重點從認識自然轉移到認識社會上C.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D.創立了邏輯學,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12.下列關于辛亥革命功績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推翻了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王朝 B.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 D.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A.尚書省 B.門下省 C.中書省 D.樞密院14.鄧小平說:“在斯大林時代,中國共產黨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沒有聽他的話,才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睂@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是A.中蘇關系的惡化 B.中共探索出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C.中國革命勝利與斯大林無關 D.斯大林的話都不適合中國國情15.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表明( 。?①社會主義的失敗 ②社會主義必須與各國的實際相結合、凵鐣髁x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 ④西方國家絕對不會放棄和平演變?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6.“文化大革命”對我國民主與法制的踐踏,造成了嚴重的后果。下列做法中,危害最大的是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遭到了嚴重破壞B.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沒有得到實施C.無政府主義思潮泛濫引發社會動亂D.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被迫終止17.除了大國的崛起,還有區域性集團的崛起,那么歐共體崛起的初衷是A.沖擊美國的霸主地位 B.應對蘇聯和東歐進行冷戰的威脅C.爭取在成員國之間進行自由的經濟交流 D.順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18.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9.中國古代監察制度完備,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A.監察官員素質低下 B.政治腐敗 C.監察機構自身腐敗D.專制制度的本質決定的20.下列關于宋明理學的評述,正確的是 ( ) ①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學發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陽明創立“心學”使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 ④理學和心學成為明清兩代的官方哲學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21.城市的興起與發展,以及城鄉的統籌協調,與人類文明的變遷密切相關。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周代禮制規定:在都城中,“市四面有門,每日市門開……市中惟民乃得入,凡公卿大夫有爵位及士者皆不得入,入則有罰!鼻∧觊g,一位朝鮮使者在游逛北京廟市時,發現內閣學士崧貴拿著銀子與商人侃價,不由“大駭之”。一位英國人則在游記中寫道,北京皇城以東的地區,“街道上的房子絕大部分是商店”。(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指出周代城市商業和清代城市商業的區別。(8分)(2)結合所學,分析上海成為近代中國最繁華都市的歷史條件。(6分)22.自古以來,興修水利就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根據圖片,概括漢代關中地區水利工程分布的特點;(2分)結合所學,說明與形成這種特點相關的經濟與科技因素。(6分)23.王安石變法在歷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人們對此卻評價不一。閱讀材料,完成問題:材料一 今介甫為政……士吏兵農工商僧道無一人得襲故而守常者,紛紛擾擾,莫安其居……——司馬光《家傳集》材料二 司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則修之,非大壞則不更造也!薄端问贰凡牧先 宋太傅荊國王文公安石,適應于時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傳諸今日莫之能廢…… ——梁啟超《王安石評傳》(1)王安石針對“士、兵、農、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項各舉一條)? (2)結合王安石變法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二、三中“非大壞則不更造”和“適應于時代”的理解。 參考答案1-5 BBADD6-10 DABAC11-15 CBCBC16-20 ACADA21.(1)周代商業有地點的限制,清代商業區與居民區不分;周代禁止社會上層人物進入市中交易,清代貴族官員可以入市交易。(8分)。(2)上海是近代最早一批通商口岸,得風氣之先(外商企業、西方思想等);(2分)洋務派在上海創辦江南制造總局、輪船招商局等近代企業;(2分)民族資本主義最早在上海等地興起。(2分)22.特點:漢代關中地區水利工程分布十分密集原因:關中地區是漢代的經濟中心;鐵制工具在漢代廣泛使用;漢代《九章算術》為修建水利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23.(1)士:改革科舉制度;農: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兵:將兵法、保甲法、保馬法;商:市易法、均輸法。 (2)“非大壞則不更造”指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維護舊制,“適應于時代”指梁啟超肯定王安石變法,主張變革!窘馕觥恳霾煌牟牧,考查王安石變法的內容。第(1)問結合教材基礎知識回答即可;第(2)問則需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進行作答。江蘇省金湖中學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49072.html
相關閱讀:貴州省六校聯盟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
廣西武鳴高中2014屆高三歷史第二次模擬調研檢測試題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
2015綿陽二診歷史(僅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