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黃岡中學2013年高年級十月月考試題1.“謂之神農何?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于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于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這段材料可用于印證A.中國古代農業注重精耕細作的特點 B.中國古代農業自成體系C.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小農經濟產生 D.中國最早出現農業文明2.西周時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則,那么對大夫的行為具有約束作用的是A.禪讓制 B.禮樂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舉制3.莊子在《駢拇》中寫道:“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圣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子者,事業不同,名聲異號,其于傷性以身為殉,一也!睂Υ死斫庹_的是? A.莊子接受儒家倡導的道德理性? B.莊子提倡功利主義人生價值觀? C.莊子倡導聽任自然,順應人性D.莊子反映了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4.?清人儲大文說:“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為一,而黃河之險失;合江南、江北為一,而長江之險失;……故元、明二季流賊之起也,來無所堵,去無所偵”。據此可知,作者認為元代行省制度A.使地方缺乏實行割據的地理基礎 B.造成地方行政效率低下C.不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 D.導致地方治安難以維持5.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份船只數噸數廣州上海廣州上海184418491863306331867441333400142099142357300500858452547964309這說明鴉片戰爭后A.上海開放程度高于廣州 B.中國近代經濟結構變動C.近代外貿中心逐步轉移 D.廣州經濟發展趨于停滯6.張之洞在《抱冰堂弟子記》中追述寫作《勸學篇》(1898年4月撰寫)的原委:“自乙未后,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頑固益深。戊戌春,僉壬伺隙,邪說遂張,乃著《勸學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會通中西,權衡新舊。"這表明張之洞? A.尋找挽救民族危亡的新出路 B.堅持“中體西用”的思想? ?C.總結洋務運動破產的教訓 D.代表新舊不同的勢力7.1899年山東巡撫毓賢上奏朝廷“近年來東省辦理洋務交涉,多以遷就了事;每接彼族指拿之信,大半逢迎教士,曲從其意。彼族得步進步……動輒挾制,反謂虐待教民。奴才遇事斟酌,小事遷就,以顧大局!睂Υ,以下解讀正確的是A.外國教士企圖利用傳教事業在中國進行精神文化的滲透 B.有助于了解引發義和團運動的起因C.清政府已經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D.毓賢等清朝地方官員一味惟洋人之命是從8.“今日教學相期者,第一當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當解國家之義,……人生真相如何?求之古說,恒覺其難通;征之科學,差謂其近是!瓏艺,乃人民集合之團體,……非執政之私產也!边@一言論最有可能出自A.魏源 B.康有為 C.孫中山 D.陳獨秀9.“武昌之戰,可謂民國史上一大事。然吾人所重視者,尚不在于此后戰局如何轉移,及吳佩孚地位如何消長,而在喚醒中外……孫中山所率之革命黨,今乃有攻到武漢之武力是也A. 革命陣營內部開始出現尖銳矛盾 B. 革命中心由珠江流域轉至長江流域C. 帝國主義扶植袁世凱破壞革命 D. 中華民國宣告建立10. “我們當時對于創造革命根據地與進行長期游擊戰爭的思想與認識十分微弱,……沒有與湘、贛的農民運動相結合,而南下向廣東進發……在長途的進軍中,部隊本身沒有很好地建立政治工作,加上在客觀上敵人的力量強大,……部隊大部分遭受損失”這段言論針對的是A. 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 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D.紅軍長征11.1938年冬的第一次南岳軍事會議上,提出新的抗戰策略:“政治重于軍事,游擊戰重于正規戰,變敵后方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敵后方。次年,國民黨軍隊即變更了戰斗系列,用于正面戰場,進入敵后開展游擊戰,在后方整訓。A. 敵后戰場逐漸成為國民黨軍隊抗戰的最主要戰場 B. 國民黨亦高度重視建設敵后抗日根據地D. 國民黨敵后抗戰亦取得重大戰果12.閱讀~年中國人均國民收表,結合時代背景判斷,下列結論正確的是.近代民生狀況得到緩慢改善.人口增長影響人均收提?.人均收與民族企業關系密切.惡劣的社會環境阻礙社會進步縣委第一書記張國忠在大會上講話說:“什么叫共產?共產就是大車、牲口全部歸公,糧食很多,有新房,有膠皮、機器,除了生活用品和存款是自己的,其余都是公有的,這就叫共產。共產行不行?”臺下群眾齊聲喊道:“行!”A.經濟建設中浮夸現象嚴重,忽視客觀規律B.夸大了人的主觀意志和主觀能動性的作用C.人們對社會主義的本質存在錯誤的認識D.為盡快實現“一五”計劃的指標而盲目改革生產關系14.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教科書里的西方人,侵略者、壓迫者的形象居多;八十年代,比較友善的形象明顯增多。這一轉變A.折射出中國外交形勢趨向緩和 B.表明中國對西方價值觀念的完全認同 C.體現了中國對西方的認識不斷深入 D.標志中國經濟與西方經濟全面接軌15.1989年12月30日我國制定《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第一次明確地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提出來。這表明A.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B. 確立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D.政治協商、民主監督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臺灣老兵高秉涵利用回鄉探親的機會,帶回100多個老兵的骨灰壇,完成了這些老兵“回家”的遺愿。高秉涵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A.臺灣老兵濃烈的思鄉之情 B.高秉涵 C.抗日戰爭的重要地位和歷史意義D.國人對待同胞、生命和歷史的尊重態度17.198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指出“從今年起,除個別品種外,國家不再向農民下達農產品統購派購任務,按照不同情況,分別實行合同定購和市場收購!边@表明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 B.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開展C.農村的人民公社制正式宣告廢除 D.農民生產經營的自主權擴大18.陶片放逐法于公元前487年左右付諸實施,第一次遭受放逐的人士即為前雅典僭主庇希特拉圖的親戚希帕克斯。據考古資料統計,40余年間(公元前487年~前443年),雅典共有11人遭到放逐,他們絕大多數是貴族或名人,其中有阿里斯蒂底斯、狄密斯托克利以及被選為十將軍之一的希羅多德等。這說明陶片放逐法A.成為一些政客打擊政敵的工具B.體現了雅典法律具有“法不阿貴”的精神C.成為雅典平民反對貴族統治的武器D.保證了多數公民掌權之下政治決策的科學性19.《十二銅表法》第六表規定:“燒毀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屬故意,則捆綁而鞭打之,然后將其燒死;如為過失,則責令賠償損失,如無力賠償,則從輕處罰!痹撘幎ㄖ饕砻髁_馬法 A.寬容大度,維護弱勢群體 B.敘述詳細,內容龐雜繁瑣C.考慮周全,甄別案件性質 D.野蠻殘酷,習慣法影響巨大20.有學者在評價《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時說“亞里士多德以為天體是神圣而不腐壞的,……而今人們卻這樣把天體納入研究范圍之內,并且證明天體也按照……牛頓根據地面上的實驗和歸納所得到的力學原理,處在這個巨大的數學和諧之內。? A.為批判宗教神學提供了思想武器B.引領人們對自然界進行理性的認識C.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學的形成? D.為啟蒙運動奠定了理論基礎21.有研究發現,工業革命前英國勞動力價格遠高于大部分歐陸國家,同時擁有取之不盡的A.工資水平是英國工業革命的優勢 B.市場的擴大促進了技術的發明 C.資本的優化配置推動了工業革命 D.資源豐富成為使用機器的關鍵A.《拿破侖加冕》 B.《自由引導人民》 C.《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D.《向日葵》23. 有學者指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是法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最簡短、最經濟主義的一部憲法,第三共和國憲法的含糊不清、殘缺不全可謂是達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這一現象的出現乃是當時特殊的政治環境使然!边@里的“特殊政治環境”是指A.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斗爭又相互妥協B.共和派以一票多數的微弱優勢通過憲法C.君主派實力超過共和派D.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充分24.《美國人民:創建一個國家和一種社會》一書中寫道:“在華盛頓這個全國政治中心,政府官員們的女性親屬和朋友形成了新的政治角色。很多貴族女性長期在英國與歐洲法庭上發揮著自己的影響力,所以美國的精英女性比如瑪格麗特?貝亞德?史密斯創造了一種美式的‘客廳政治’。1790年代,當國家統治集團初步成型的時候,‘客廳政治’在費城發軔,1800年后成為華盛頓政治景觀不可忽視的一幕。”對“客廳政治”理解正確的是A.“客廳政治”起源于英國與歐洲的法庭上B.18世紀末開始美國婦女擁有參政議政權利 C.美國上層社會的婦女具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 D.19世紀以來“客廳政治”盛行于美國社會25.《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說:“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由于最近25年來大工業有了巨大發展而工人階級的政黨組織也跟著發展起來…所以這個綱領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毕铝袑Α熬V領過時” 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歐美各國工人階級的政黨已經取得合法的地位 B.工人階級政黨組織不贊成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C.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運行能力增強 D.馬克思主義理論需要與時俱進26.達爾文進化論是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科學理論之一,但人類歷史上,恐怕很少有哪種科學理論像進化論這樣傳得變了形。法國科學家、諾貝爾獎得湖北省黃岡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30942.html
相關閱讀:廣西武鳴高中2014屆高三歷史第二次模擬調研檢測試題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2015綿陽二診歷史(僅試題)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
貴州省六校聯盟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