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歷史試題 (考試時間: 90 分鐘,分值:100 分,共 6 頁)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1. 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而是中國早期階級社會中政權結構的一種表現形式,一種由部落聯盟轉變而來的‘聯邦’或 ‘邦聯’式的松散的國家結構形式!辈牧现兴岬倪@種表現形式是指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中央集權制2.“故太平君子,唯門調戶選,征文射策,以取祿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無所易業,大者登臺閣,小者任郡縣,資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是以進士為士林華選,四方觀聽,希其風采。每歲得第之人,不浹旬而周聞天下,故忠賢雋彥韞才毓行者,咸出于是!痹摬牧险f明唐朝科舉考試①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谕苿由鐣驅W(讀書)風氣的形成、鄢蔀楫敃r人們走向官場的唯一途徑、苡兄谔岣邆人政治影響力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從前皇帝自稱為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打倒,別人一定把他看作瘋子。 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人家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認同 B.社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C.民主與科學在中國實現 D.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右圖是19世紀末一次戰爭的真實記載,此次戰爭對中國產生的影響是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拓展了列強對中國資本輸出的途徑D.中國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據載,山西太原有個前清舉人叫劉大鵬,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遺民自居,拒不承認民國,直到民國二十六年后才承認自己是中華民國人。促使劉大鵬思想轉變的原因最可能是A.全民族抗戰的實現 B.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C.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D.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我國人口特別少的33個少數民族,如基諾、珞巴等,在全國人大都有一位人大代表名額,由此可見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C.人民當家作主是包括我國所有少數民族人民在內的當家作主.我國的“和諧世界”理論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也是對新中國建立以來外交工作的經驗總結。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針有利于建設和諧世界的是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凇扒笸娈悺狈结槨、邸耙贿叺埂雹堋安唤Y盟”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萬民法是繼公民法之后,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羅馬司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用來調整羅馬公民和異邦人之間以及異邦人和異邦人之間民事法律關系的羅馬法律。這部法律A.適用于羅馬境內的一切人B.是羅馬平民和貴族斗爭的結果C.穩固了羅馬帝國的統治基礎D.適應了羅馬共和國的發展需要.19世紀中后期,工業革命推動了歐美代議制民主政治的進一步發展。下列各項中體現了這一進步趨勢的是A.英國責任內閣制的形成B.法國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C.美國聯邦共和體制的建立D.德意志帝國議會主權的確立.根據德國1871年憲法,皇帝權力幾乎不受任何限制;法國1875年憲法規定,總統權力不僅受到議會的制約,還受到內閣部長們的制約。下列有關兩者差別的原因分析最為合理的是A.維護統一成果是德國當時的重大歷史任務,防止君主勢力的復辟是法國當時的重大歷史任務B.維護封建主義統治秩序是德國迫切的政治目標,防止資產階級內部爭權奪利是法國當時的政治目標C.維護德國軍國主義傳統是德國統治者的主要動機,平息共和派的不滿情緒是法國君主派的主要動機D.實行君主專制符合德國各階級的政治利益,實現普選權是當時法國各階級的共同目標14.就美蘇對峙對世界造成的消極影響,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四個結論讓同學們討論,最后同學們一致認為有一項不正確,應該是A.浪費大量資源,不利于經濟發展B.德國和朝鮮分裂C.世界一直處于核戰爭的威脅之下D.東歐劇變 秦民歌:“七月流火,過我山陵。女兒耕織,男兒做兵。有功無賞,有田無耕。有荒無救,有年無成。悠悠上天,忘我蒼生!边@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國古代A.小農經濟的不穩定性B. 小農經濟極其穩定的特征C.小農經濟完全依賴自然D.小農經濟受火災的危害《九章算術》系統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其中《均輸章》第27題為“今有人持米出三關,外關三而取一,中關五而取一,內關七而取一,余米五斗。問本持米幾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痹摬牧蠈嵸|上反映了這一時期A.以征收實物稅為主B.推行抑商政策C.各關口的關稅稅率不盡相同D.農民的負擔較重 1902-1910年的九年中,共設立創辦資本在一萬元以上的工礦企業604家,創辦資本額共134517千元,家數占清季工礦企業設立總家數的63.1%,投資額占65.4%!保ǘ赔\《民族資本主義與舊中國政府(1840~1937)》)與上述現象相關的歷史因素有①《馬關條約》②清政府放寬設廠的限制③清末新政推動作用④民國政府經濟政策A.①② B.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19.下表1911——1945年中國工業生產指數(1933年物價為衡量標準) 19121920年13.4% 19211926年-4.5% 19271936年8.7% 19371945年-2.45%A.兩次快速發展均得益于社會的劇變 B.國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業發展較快 C.內戰是阻礙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D.抗戰期間民族企業被日本整體吞并1910年上海環球社出版的《圖畫日報?上海社會之現象》繪有“文明結婚之簡便”一畫:“自歐化東漸,一般新學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滬上素號開通,凡所謂文明結婚者,又數見不鮮!辈牧现小胺菜^文明結婚者,又數見不鮮”的原因是A.中西文化開始交流 B.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影響C.辛亥革命的影響 D.政府政策的引導—資本主義大工廠制度。對于這些“工廠”的敘述正確的是①興起于19世紀上半期 ②是特權貿易機構,負有政治、軍事職責 ③極大地推動了西歐資本積累的進程 ④工業資本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23.19世紀,一位到英國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對煤燃燒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煙霧,感覺到與她家鄉那種“單調的純凈”不同,這種舒服的煙霧“為空氣增加了一種可靠性和營養,讓你似乎能感覺到肺在咀嚼它”。這種感受的產生反映了她 A.對英國環境污染的漠不關心 B.對化學和醫學知識茫然無知 C.為本國的空氣純凈深感自豪 D.為工業文明到來而興奮不已24.某報紙曾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那時,六大公司統治著德國化學工業市場,他們組成兩大集團……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兩大獨立的公司!睆纳a關系的角度看,這則消息所放映的本質問題是A.化學工業的發展 B.壟斷組織形成并不斷擴大 C. 工業生產競爭日趨激烈 D.工廠的規模不斷擴大25.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后,美國采用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并宣告“自由市場終結”。與此相關的理論主張體現在 A.亞當?斯密《國富論》 B.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C.馬克思《資本論》 D.弗里德曼《貨幣數量論——重新表述》[學26.周尚A.19251953年 B.19541964年 C.19651982年 D.19821991年28.中國際組織加入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以上言論出自A.孔子B.墨子C.孟子D.老子 朱熹說:“若是饑而欲食,渴而欲飲,則此欲亦豈能無?”“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視聽言動,人所同也。非禮勿視聽言動,便是天理;非禮而視聽言動,便是人欲!痹诓牧现,朱熹所說的是A.心即理也 B.“私欲”與人的正當欲望是同一概念C.一概反對人的欲望 D.“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當要求以及違反了社會規范的欲望法制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體現。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據《唐律疏議》卷一“十惡”條:一曰謀反(謂謀危社穰);二曰謀大逆(謂謀毀宗廟、山陵及宮闕);三曰謀叛(謂謀背國從偽)……“諸謀反及大逆者皆斬”!獜垥x藩《中國法律的傳統與近代轉型》材料二 在設計一個由人來統治人的(中央)政府時,最大的困難在于:你必須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統治者;其次要強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懊绹鴳椃ㄖ浮丙湹线d材料三 蓋國民為一國之主,為統治權之所出。一國之政事,悉以憲法行之!秾O中山全集》(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內容,并據此指出中國封建社會法律的本質特征。(4分)(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787年憲法是怎樣解決材料二中“最大的困難”的?(分)(3)材料三中孫中山法治思想在實踐中的具體表現是什么?分析其法治主張在近代中國難以實現的原因。(8分)(1)對危害統治的行為給予嚴懲。維護君主專制統治(或封建統治)。(2)“控制被統治者”:聯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擁有最高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翱刂谱约骸保褐醒胝牧⒎、司法權和行政權三權分立相互制約與平衡。(3)表現:推翻清朝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中華民國;頒布《臨時約法》,規定主權在民。原因: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社會長期動蕩不安;傳統思想根深蒂固。(任意答出兩點即可;若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的制約”也可)32.20分(1)主要經營農業;手工業活動包括紡織制衣、食品加工、建筑等;也涉及一些商業活動。特征:自給自足。(4分)(2)侵略活動:鴉片戰爭后西方國家取得了五口通商(1分)、協定關稅(1分)、片面最惠國待遇(1分)等特權開始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增開了更多的通商口岸(1分),取得了內河航運和內地通商等權利(1分),急劇地增加了列強對華的商品輸出,并打入內地市場(1分)。通過控制中國海關浙江省蒼南縣巨人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01809.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