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名師解析】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聯考 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14屆高三兩校上學期聯考 試 題第1卷(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1,著名歷史學家葛劍雄教授主張根據不同的標準將歷史分為時間、空間、人物、另類等幾個系列。下列屬于內容系列的是A.通史、斷代史、階段史 B.世界史、國別史、地區史C.個人、血緣群體、專門群體 D.專門史、資料匯編、年表、歷史地圖【解析】考點:本題考查史學常識。A屬于時間系列,B屬于空間系列,C屬于人物系列,D屬于內容系列。故選D。2,古代中國的血緣關系是宗法制得以維系的重要因素。以下最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 A.《論語》載:“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B.《說文解字》載:“宗,尊祖廟也……”  C.《荀子?儒效篇》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D.《左傳》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解析】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宗法制的理解。A項是錯誤的;說明了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襲的。與材料無關。CD項是分封制;與材料不相符合。B項符合題意。反映的是宗法制,以血緣關系為紐帶。所以選B3,秦統一后,“廢封建,立郡縣”,確立專制集權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續到明清。“分王子弟,以為屏藩”,是歷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緣分封長期存在說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權長期穩定 B.血緣分封是中央集權的基礎C.分王子弟是皇權的一種體現 D.周代制度受到歷代政權推崇【解析】考點:分封制。分封制在長期實行后造成諸侯勢力強大,王室衰微,不利于長期穩定,所以A 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建立于封建經濟基礎之上的,所以B項錯誤。周代分封制并沒有得到歷代政權推崇,秦代以后推行郡縣制。所以D 錯;首雍妥谑乙驗檠夑P系能被分為王,體現的是皇權的至高無上。所以選C。4,《明史》記載“居正為政……及史部左侍郎張四維入,恂恂若屬史,不敢以僚自處!t盡削居正官秩,奪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謂當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內閣首輔張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狀況折射出A.皇權與內閣的矛盾不可調和 B.內閣成為制約皇權的中央機構C.內閣權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D.內閣首輔演變為事實上的宰相【解析】考點:本題考查的是明朝決策機構的有關內容。明朝內閣首輔權壓眾臣,張居正任首輔時,大權盡歸內閣。但內閣始終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其權力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張居正生前大權在握,死后被削奪官秩,正說明其權力在否關鍵看皇帝旨意。5,在雅典,每一個能夠實際完全享有參政的公民必須要服兵役,保衛自己的城邦,而對當時要靠自備武器和糧食的戰士來說,就一定要有購買能力……赫爾俄德曾經說過: “假若沒有充足的糧食存結起來,……那么,你就不要參加公民大會,聽取法庭訴訟!逼渲髦际茿.公民實際享有的民主權利不同 B.雅典民主是少數人的民主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隸 D.雅典對外戰爭頻繁答案】【解析】考點:6,《十二銅表法》第三表中規定:“在第三次把債務人牽至廣場后,如仍無人代為清償或保證,債權人得將債務人賣于臺伯河外的外國或殺死之!薄叭鐐鶛嗳擞袛等藭r,得分割債務人的肢體進行分配,縱未按債額比例切塊,亦不以為罪!边@直接說明羅馬法A.奴隸與平民在借貸關系中不受保護 B.保留了習慣法的陋習C.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D.維護債權人的利益【解析】考點:從材料“債權人得將債務人賣于臺伯河外的外國”可,故D 項正確。7,根據法國共和制確立的過程圖,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①呈現出政局動蕩不安、政權更替頻繁和政體反復變化的特點②其焦點表現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體形式的斗爭上③從過程看,反映出法蘭西的共和之路是艱難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④其共和制的確立深受啟蒙運動思想的重要影響A. ①②③ B.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解析】考點:法國共和制確立的過程。法國共和制的確立很明顯受到啟蒙思想的影響,從圖示看,明顯的看出多個折線代表曲折的過程,但是折線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可見民主共和的趨勢不可阻擋,故③對,所以選擇C為正確答案。 8,《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并未在國內予以公布頒行,當時連清朝辦理“夷務”的官員都“未見其文”,社會各界對條約具體內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咸豐帝頒發上諭,準允將《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印刷成冊,頒發各省。這說明A.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社會影響有限 B.閉關鎖國體制對不平等條約有抵制作用C.清政府對條約體制從不接受到逐漸認同 D.列強的侵略促進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解析】考點:近代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影響。材料描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表現出來的是,不是很情愿地接受這一歷史事實。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的態度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說明清政府對條約的態度從不接受到逐漸認同。故選C。A項錯誤,清政府未頒行天下并非說明該條約影響有限;B項錯誤,閉關鎖國體制在鴉片戰爭后被打破;D項明顯錯誤。9,一著名學者指出:“一個民族的覺醒,通常要有兩個條件:第一,這個民族面對著或者經歷了以往沒有遇到過的嚴重危機,甚至整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保持下去。第二,還要這個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燒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奮起救亡,勇于變革,就可以改變目前的艱難處境。”下面能夠反映20世紀中國“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保持下去”和“奮起救亡,勇于變革”的史實是 A.《馬關條約》和公車上書 B.瓜分狂潮和義和團運動C.《辛丑條約》和戊戌變法 D.《辛丑條約》和辛亥革命【解析】考點:《辛丑條約》和辛亥革命!缎脸髼l約》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工具。資產階級革命派發起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為目標的辛亥革命,希望以此走上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來挽救民族的危亡。故選D。其他各項都是發生在19世紀,與材料不符。10,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同月,臨時參議院也成立。這說明中華民國A.實行議會共和國 B.權力過于分散 C.注重權力的制衡 D.實現了全國普選 【解析】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中國民國的理解。從材料的信息來看,這主要體現了分權與制衡的原則。其它是錯誤的。所以選C。11,1825年,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用15萬美元在美國購買了3萬英畝土地,按照自己對理想社會的設想,建立起一個“新和諧公社”,實行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然而僅僅不到三年時間,他的“公社”就破產了。歐文這一實踐失敗主要是因為 A.歐文的思想和實踐沒有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B.“新和諧公社”的原則不代表社會的進步要求C.歐文的思想和實踐超越了社會發展階段 D.美國不適合建立“新和諧公社”【解析】考點:本題考查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生產關系的變化,而生產關系的變化是由生產力決定的。所以選C。12,1961年9月,南斯拉夫總統鐵托說:“當我們走上獨立的道路而不同兩個對立陣營的國家集團結盟的時候,當我們反對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絕這個政策所帶來的一切時,我們選擇了一條艱苦的道路。”這番話反映了A.兩大陣營開始對立?B.多極化世界格局開始形成?C.不結盟運動正在興起?D.“冷戰”出現【解析】考點:本題考查不結盟運動。從材料中給出的信息“不同兩個對立陣營的國家集團結盟”,可以看出這體現了獨立、自主、非集團化的不結盟運動的宗旨和原則,即奉行非集團、不結盟的政策。所以本題正確答案應該選擇C項。13,《國語?晉語》中記載“公食貢,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說明A.商周時期手工業被官府壟斷 B.民營手工業得到迅速發展C.家庭手工業是主要經營形態 D.手工業開始成為獨立生產部門【解析】考點:中國古代的手工業的發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工商食官”是指西周時期手工業者和商人由官府供養,當然手工業者和商人生產經營的成果全部歸政府所有,說明當時的手工業被官府壟斷,答案選A,B C兩項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 D項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14,“布衣”是中國古代對勞動人民的稱呼,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以“布衣”自稱。在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A.絲織品 B.棉紡織品 C.毛紡織品 D.麻紡織品【解析】考點:古代的手工業。麻布是中國古代人民的主要衣料,棉布是在明朝后期成為人們的主要衣料。15,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黃金時代”的標題下寫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對整個歐亞大陸有重大意義。下列屬于這場“商業革命”的史實是 A.出現獨立經營的商人 B.大量的商業市鎮興起C.生產領域出現工場手工業 D.流通領域出現紙幣【解析】考點:本題考查學生16,張履祥《補農書?總論》中說:“吾里田地,上農夫一人止能治田十畝,故田多者輒佃人種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貧者賃田以耕,亦其勢也。”此現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隸與奴隸主之間的關系 B.資本主義雇傭勞動關系出現C.租佃關系進一步發展 D.農民的人身依附關系增強【答案】C 17,明清時期(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在農耕文明軌道上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并分離出一些迥異于傳統經濟模式的變異,這些變異帶有向工業文明演進的趨向。其中“迥異于傳統經濟模式的變異”主要是指A.私營手工業占據了主導地位 B.“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雇傭關系C.江南出現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 D.白銀【名師解析】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聯考 歷史試題 Word版含解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39333.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