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2014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歷史試題2015.11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1)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涂在答題卡上,只答在試卷上無效。(2)每小題1.5分,滿分4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民族資本主義面粉業生產能力發展變化對民主革命轉型產生的影響①促進無產階級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奠定階級基礎有利于馬克思主義傳播,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奠定思想基礎A.①正確,②錯誤 B.①②都正確 C.①②都錯誤 D.①錯誤,②正確8.在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進程中,“體用之爭”影響后世幾十年。屬于“體用之爭”論爭雙方的是A.弛禁派 嚴禁派 B.洋務派 頑固派 C.維新派 洋務派 D.革命派 立憲派9.“作為一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边@里的“成功之處”主要是指戊戌變法A.阻止了民族危機的繼續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專制體制C.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D.動搖了儒家思想正統地位10.某歷史學家認為:“嚴格說來,□可說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三個救國救民族的方案,不過這個方案是反對西洋化、近代化的……□的慘敗是極自然的。慘敗代價之大足證我民族要圖生存絕不可以開倒車!备鶕牧虾退鶎W,判斷“□”描述的歷史事件是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義和團運動 D.清末“新政”11.1902年梁啟超在《新民說》里談到:“國家如一公司,朝廷則公司之事務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則朝廷為國家之代表,愛朝廷即所以愛國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則朝廷為國家之蟊賊(máo zéi原意為吃禾苗的兩種害蟲,比喻危害人民或國家的人),正朝廷乃所以愛國家也。”這段話A.提了救亡圖存要求.C.反映了社會契約精神.12.“它對傳統禮教的批判清掃了舊文化的地基。批判“儒學價值系統”,為人們接受包括馬克思主義在內的新思想做了重要準備。”材料反映的是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13.北京《晨報》發表了北京政府顧問、外交委員會委員林長民的文章,該文沉痛嘆息“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作者發出這一嘆息的背景之一是A.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 B.清朝政府完全成為“洋人的朝廷”C.袁世凱政府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 D.巴黎和會拒絕了中國的正義要求14.(中共早期領導人)李立三在起義兩周年后說:“□暴動在革命史上有它的偉大意義。在廣大群眾沒有出路的時候,全國樹立出新的革命中心。”“□”缺少的文字應該是A.上海 B.武昌 C.南昌 D.廣州15.觀察下列《外國在華產業資本控制中國主要產品比重(1936年統計)》表材料表明A.清朝政府完全放棄了中國工業化的主導權B.民族資本企業淪為西方殖民主義的附庸C.外國資本控制了近代中國重工業的主導權D.西方列強完全控制了中國的重工業資源16.20世紀初,某鄉紳賦《新年雜詠》:“新制初更陽歷年,家家彩勝斗喧闐。宜春帖子多新樣,大半三民對五權。”該詩主要反映了A.封建思想的正統地位發生動搖 B.辛亥革命對社會生活的影響C.封建守舊勢力對新文化的抵觸 D.西方文明對傳統文化的否定17.下列漫畫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是A.小國寡民,集體執政 B.直接民主,陶片放逐C.人民主權,抽簽選舉 D.公推直選,輪番而治18.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塔哥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點,這一思想①認為人的感覺是判斷一切事物的標準 ②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③強調知識的作用和人自身的理性判斷 ④為政治改革找到了一個辯護的理由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9.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A.明文公示、按律量刑 B.依照習慣、因循先例C.條文模糊、隨意曲解 D.系統嚴謹、堪稱完備20.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學派,沒有一個顯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边@里所說的影響主要是指A.促進了西歐社會制度的轉型 B.推動了文藝復興向西歐的擴展C.誘發了英國工業革命的興起 D.揭開了世界整體化進程的序幕21.德意志宗教改革運動的領袖馬丁?路德指出人要想靈魂得救必須依靠自己的虔誠信仰。其主張否定了A.宗教神學的價值 B.世俗君主的作用 C.羅馬教皇的權威 D.宗教儀式的意義22.“就人類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國工業革命,在法國誘發了啟蒙運動和大革命。迄今為止,還沒有第二個重要的科學和學術理論,取得過如此之大的成就!苯Y合所學,材料反映的科學成就是A.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B.牛頓建立起力學理論體系C.達爾文創立了進化論 D.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23.“如果同一個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即制定法律權、執行公共決議和裁判私人犯罪或爭訟權,則一切便都完了。”該觀點最有可能出自A.伏爾泰 B.孟德斯鳩 C.盧梭 D.康德24.英國的責任內閣制A.形成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 B.伴隨著英國兩黨制度的形成而出現C.內閣首相實際對英國國王負責 D.內閣和政府都必須接受議會的監督25.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眾議院由各州人民每兩年選舉產生的眾議員組成,并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額!边@主要體現了A.社會契約思想 B.三權分立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主權在民思想26.觀察下表,法國經歷的政體順序正確的是 A.君主 B.共C.君 D.下圖是英國19世紀城鎮人口比重變化圖(單位:%)A. B. C. D.A.B.C.D.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1)第Ⅱ卷共3大題。第33題16分,第34題20分,第35題16分,共52分。(2)要求: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第Ⅱ卷所有題目的答案考生須用黑色簽字筆、鋼筆或圓珠筆答在答題紙上。33.(16分)(1)根據上下文,將大事年表中省略的內容補充完整。(4分)(2)找出上述年表中存在因果關系的兩組大事,并簡述理由。(8分)(3)該大事年表反映了中國近代化進程具有什么特點?(4分)34.(20分)閱讀下列材料:——哥倫布《(1)——吳于(2)閱讀材料二,解讀荷蘭興起的主要原因。(4分)——摘編自馬漢《海權論》(1890年出版)(3)依據材料三并分析馬漢提出的理由;(6分)為應對列強侵略,清政府在維護海權方面采取了什么對策?結果如何?(6分)——L?S?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依據材料一,說明英國成為第一個工業化國家的主要因素。(8分)材料二 有學者在以“公平、公正與社會發展”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對英國工業革命做了如下反思:工業革命的人文主義教訓值得深思。到19世紀中葉,英(2)如果你參加此次學術討論會,你對此問題將發表什么看法?請撰寫400字左右的發言稿。【8分;說明:圍繞主題,有感而發,探求原因、總結教訓或敘述過程均可。】一、選擇題(32×15=48分)33.(1)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民族危機空前加深;辛亥革命(或武昌起義)爆發,最終推翻了清朝專制統治(或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4分,大意正確即可)(2)第二次鴉片戰爭、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維新變法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任選兩組,每組4分,言之成理即可)(3)特點:從學習西方的器物(即洋務運動)到學習西方的制度(即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即新文化運動);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的過程;(2分)由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2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地球是圓的。(2分)目的:熟悉當地風俗人情,傳播宗教;掠奪黃金、白銀、香料等。(2分)(2)原因:擁有面向英國及大西洋的良港;商業貿易發達并壟斷了全世界的航運業;安特衛普的工匠、商人及銀行家帶來了技術和資金;造船技術先進,載運量大;通過獨占貿易公司向外擴張;荷蘭脫離西班牙取得獨立。(4分,任意列出4點即可)(3)理由: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列強急需尋找海外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長江介于中國南北之間且溝通海洋,長江流域在地理上具有特殊戰略地位;控制長江流域進而可以從政治經濟上控制中國,維護其政治、經濟特權。(6分)對策:開始整頓海防,建立新式海軍。(2分)結果: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失去制海權;《馬關條約》的簽訂便利了列強侵略勢力深入長江腹地,攫取財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4分)(1)商業貿易與金融業發達;企業人才的聚集和技術的積累;清教節儉和投資思想的影響;圈地運動提供自由勞動力與糧食。(8分)(2)提示:工業革命帶來社會進步的同時,也伴隨而來一系列社會問題。資(8分,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11 1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北京市朝陽區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60544.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廣東省“十二校”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