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長春市高中畢業班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1.【試題答案】【命題立意】【試題解析】2.【試題答案】D【命題立意】【試題解析】3.【試題答案】D【命題立意】【試題解析】A項與歷史史實不符,B項在題干中并未標明,C項分析題干錯誤,從題干中可以看出公元前280年已經有“黔中郡”,因此可以判斷D項正確4.【試題答案】A【命題立意】【試題解析】5.【試題答案】A【命題立意】【試題解析】A。6.【試題答案】D【命題立意】【試題解析】AB項宋代經濟發展不屬于土地兼并的結果,C項土地兼并會帶來階級矛盾激化,因此不能保證其長治久安,D項表述符合題意7.【試題答案】【命題立意】【試題解析】8.【試題答案】【命題立意】【試題解析】AB項中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 開端符合題意,C項內容太平天國歧義是舊式農民運動不代表當時先進方向因此也不是民族新生,D項本身表述正確,但義和團運動是落后的意識排斥西方先進文明的客觀存在,故錯誤。9.【試題答案】C【命題立意】【試題解析】A項、B項和D項錯誤,“社會主義的中國”只是其革命策略而已10.【試題答案】B【命題立意】【試題解析】B,而A項忽略了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革命目標的差別,三民主義的目標是建立資本主義社會。11.【試題答案】B【命題立意】【試題解析】A項表達過于絕對,近代化過程有其進步性,而洋務運動的負面影響是沖擊了部分地區的相關領域。12.【試題答案】B【命題立意】【試題解析】B,A項、C項和D項與史實不符13.【試題答案】A【命題立意】【試題解析】A14.【試題答案】C【命題立意】【試題解析】C,而其領導階級不同,革命結果和對象及指導思想也有差別,因此其他選項錯誤15.【試題答案】D【命題立意】【試題解析】D16.【試題答案】A【命題立意】【試題解析】17.【試題答案】【命題立意】【試題解析】18.【試題答案】【命題立意】【試題解析】,故選C .19.【試題答案】B【命題立意】【試題解析】B20.【試題答案】A【命題立意】【試題解析】A21.【試題答案】【命題立意】【試題解析】22.【試題答案】C【命題立意】【試題解析】1929-19331921年引發政治危機和經濟危機表明國家干預失靈,故與題干相對應的應選C項。23.【試題答案】B【命題立意】【試題解析】B24.【試題答案】C【命題立意】【試題解析】C25.【試題答案】A【命題立意】【試題解析】A26.【試題答案】4分)美國:繼承了英國議會制民主傳統(代議制);實踐了孟德斯鳩三權分立學說。(4分)(3)近代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封建制制度的進步意義,并以法律形式正式確立民國政體;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確立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民主政治建設奠定基礎;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使民主政治建設趨于制度化、法律化,為依法治國奠定了重要基礎。(3分)【命題立意】【試題解析】27.【試題答案】1)因素:通過開辟新航路,歐洲殖民者從非洲和美洲掠奪了大量的黃金和白銀,導致歐洲貴金屬大量增加,引發價格革命。 (4分)影響:導致封建地主勢力衰落,新興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推動了歐洲社會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或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4分)(2)特點:物價上漲幅度大;物價波動幅度大;物價上漲持續時間長。 (4分)影響:全國性搶購風潮的出現,導致經濟秩序混亂,使經濟體制改革遭遇困境;推動了中國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分)【命題立意】【試題解析】1)問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從材料時間可以判斷為新航路開辟后的價格革命,社會轉型方面注意資產階級的壯大和封建勢力的衰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即可。 第(2)問考查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形勢,從表格數據中物價上漲幅度、持續時間以及波動幅度等方面分析。材料四分別反映了通貨膨脹使改革開放陷入困境以及黨和政府的應對措施,結合90年代的南方談話和十四大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即可。28【試題答案】1)異:歐洲強調神權至上,突出反映教會專制統治;中國強調君權至上,突出反映君主專制。(4分)同:都反映了封建專制、等級社會的時代特征。(4分)(2)國家構想:人民主權、政教分離、法治。(2分)意義:推動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運動;促進歐洲的社會轉型(代議制的建立)。(4分)【命題立意】【試題解析】吉林省長春市2015屆高中畢業班第一次調研測試 歷史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65389.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