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所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聯合考試文 綜歷史 試 題24 .“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既是中國古代農民的理想,也是國泰民安的象征。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A.農耕文明的真實寫照 B.封建社會農民財富、地位的象征 C.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 D.明清之際受到沖擊 25 .右圖為中國古代某朝代疆域圖,圖中①②③④ 在管理方式上有明顯差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6 .下表是淆朝乾隆時期常年糧價 對上述經濟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太湖流域成為最重要產糧區 B.南北各地之間商業聯系加強C.糧食開始進入市場成為商品 D.南北方經濟地位趨向平衡 27 .叢日云著《西方政治文化傳統》:“它真正實現了公民內部政治權利的平等,參政機會的均等,使全體公民最大限度地和盡可能直接地參與國家管理,行使主人的權利 … ”為達到此政治目的采取的直接制度是 A.財產等級制度和公民大會 B.輪番而治和四百人議事會 C.陪審法庭和五百人議事會 D.公職津貼和抽簽選舉 28 .啟蒙運動時期,歐洲一些啟蒙思想家竭力推崇儒家學說,并加以借鑒;1840年以后,啟蒙思想逐漸傳人中國,最初卻受到了儒學思想家的抵制。材料反映了歐洲、中國對外來文化態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學說體系不同 B.階級基礎不同 C.政治訴求不同 D.文明開化程度不同29.關于國會參眾兩院議員的任職特點與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 眾議員流動性大,可以讓更多的人參政議政; ② 參議員相對穩定,利于保持政策穩定性。 ③ 參議員任期較長、人數較少、且(多數情況下)較眾議員代表更多的選民。 ④ 國家的創建者希望擁有一個貼近且跟隨民意公論的“人民議院”;以及與一個較為慎重且具貴族氣派的參議院,以防護集體情緒的狂亂。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30 .1911 年11月,嚴復在致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莫理循的信中,指責“推翻滿清帝制的革命黨人選擇共和國體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識”, “根據文明演進的規律,最好的辦法是擁有一種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以適當的憲法條款加以約束。”以下最能體現嚴復主張的是A.反對在中國實行共和政體 B.贊同在中國實行君主制 C.主張在中國實行憲政 D.與革命黨人分屬不同的階級 31 .閱讀下列《歐洲移民表》,對此比較好的解釋是A.移民可能利用火車、輪船、汽車等交通工具 B.世界性經濟危機是歐洲向外移民的主耍原因 C.大量移民前往關洲主要是出于對財富的追求 D.大規模移民是世界整體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現32 .馬克思說:“現在,(巴黎公杜)普選權己被應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選舉它們的行政的和創制法律的公職人員!辈牧现械摹罢嬲康摹笔侵窤.使工人階級取得民主權力 B.豐富馬克思主義的學說 C.使人民成為巴黎公社的主人 D.充分發動群眾積極支持革命 33 .《遂川(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政府臨時政綱》規定:“工人、農民、士兵和其他貧民,都有參與政治的權利”,“凡地主、祠廟、公共機關的田地、山林和一切附屬” , 分給“貧苦人民和退伍兵士耕種使用”等等。據材料,“遂川政府”屬于A.工農民主政權 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權 C.民族自治政權 D.國民政府領導的基層民主政權 34 .1958 年 4 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關于工業企業下放的幾項規定》,提出國務院各主管部門所管理的企業除極少數特殊重要的企業外,一律下放給地方政府管。中央直屬企業工業產值占整個工業產值的比重大大下降。其意圖是A.建立和強化計劃經濟管理體制B.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探索增強企業的活力C.在全國掀起人民公社化運動D.積極引進西方國家的投資,實現工業化35 .下面是 1988 年和 1993 年美國《紐約時報》公布的“自由世界”(資本主義國家)和“西方”(英、法、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兩個詞語使用的次數變化示意圖。該變化反映了A.美國報界經常變換用語 B.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 C.美蘇兩國矛盾得到緩和 D.第三世界力量的興起40.(25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國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條約的主要內容材料二 當時,在中國享有帶有不平等性質的權益的國家主要是美、英、蘇三家。在具體實踐中,中國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對策。美國是當時與新中國最為敵對的國家。中國政府對中美商約等一系列條約采取了不予承認的立場,美國此前在中國所享有的特權至此在大陸全部喪失。這種處理干脆利落。蘇聯是中國最重要的盟友。對于中蘇友好條約,中國政府并沒有斷然宣布廢除,而是積極地與蘇聯政府展開重新談判。1950年2月,中蘇訂立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及有關協定。協定規定在不遲于1952年末之前,蘇聯將中國長春鐵路的一切權利及一切財產無償移交中國,蘇軍從旅順口撤出,大連行政完全由中國政府管轄,蘇方臨時代管或租用的財產,應由中國政府接收。至此,可以說中國已經完全掙脫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條約的束縛。——裴堅章《中國外交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1979年)》請回答:( l )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近代百年外交的變化趨勢。 ( 6 分)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其主要原因。(9 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述所中國對待不平等條約及其國家的對策。 ( 10 分41 .( 12 分)我國是文明古國,大量的歷史遺存組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請概括以上每幅圖片所反映的主要歷史信息。 ( 4 分)指出四幅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說明。( 8 分)請考生在第45 、 46 、 47 、 48 四道歷史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作答時,請用2B 鉛筆在答題卷上將所選題目且號后的方框涂黑。45 .( l5 分)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們搞改革呢?這就是把俄國拖上資本主義道路的經濟發展的力量,地主農奴主不能阻撓俄國同歐洲商品交易的增長,不能保持住舊的崩潰的經濟形態。如克里木(克里米亞)戰爭顯示出農奴制俄國的腐敗和無能。解放以前,農民的“叛亂”每十年都要高漲一次,這使頭號大地主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認,從上面解放比等待從下面推翻要好些!袑帯丁稗r民改革”和無產階級農民革命》 材料二:在俄國近代史上,亞歷山大二世被稱為“解放者一一王歷山大二世”“提倡自由主義的沙皇”。當時美國一位學者把亞歷山大二世稱為“1000 年來及偉大的善人,重建和平的戰士,秉承上帝意志制定秩序和按照人民意志維持秋序的君主,把4000萬農奴變成了4000萬真正的基督徒!薄 曹維安《俄國歷史新論》 ( l )從材料一中歸納指出俄國實行農奴制改革的原因。( 6 分) ( 2 )列寧與美國學者對待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態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 9 分)46.(15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材料一:法國《1791年憲法》將《人權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規定:“主權屬于國民”;”“立法權委托給由人民自由選出的暫時性的代表們所組成的國民議會”;“行政權委托給國王”;“司法權委托給由人民選出的審判官行使之!辈牧隙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國民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國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國民依法享有人身、財產、言論、出版、集會、信仰等自由;參議院由各地選派的參議員組成,行使立法權;由臨時大總統、副總統和國務員行使政權;法院由臨時大總統及司法總長任命的法官組成,行使司法權。根據上述材料,( l )比較法國 《1791年憲法》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異同。(7 分)(2)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法國《 1791年憲法 》 和 《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 頒布后 , 兩國民主力量與專制勢力的斗爭歷程,從中你得到什么歷史啟示?(8分)47 .( 15 分) 【20 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一? 1943年6月初,美國總統羅斯福向中國國民黨政府表達了擬約丘吉爾、斯大林、蔣介石會談的意愿0 7日,蔣介石致電宋子文面告羅斯福,指出在蘇、日未公開決裂以前,蔣參加會晤是否將使斯大林感覺不便?建議美、英、蘇三國領袖可先行會談,若有機會,他本人愿隨時與羅斯福晤面!1 0月28日,在莫斯科3國外長會議期間,羅斯福再次致電蔣介石:“莫斯科會議至今進行甚速,極望其結果得有裨于各方,余正促成中、英、蘇、美同盟之團結。余尚不知斯大林能否與我會晤,但在任何情況下,余極望與閣下及丘吉爾能及早會晤于某處。時間定為11月20日至25日,余思亞歷山大(埃及海岸)當為一良好地點!11月2日,蔣介石致電羅斯福表示當如前往埃及與羅斯福、丘吉爾會晤。9日,羅斯福正式電邀蔣介石于21日抵達開羅。丘吉爾也致電蔣介石,表示將“藉此良機,不僅得以相互承認,并得以共同商討如何早日克服共同之敵人,獲得完全之勝利,以及相互保證同盟國間將來各方面之工作,以促進其安全和繁榮!?——石源華《中畢民國外交史》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形勢發生重大轉折、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已比較明朗的情況下,美、英、中三國首腦于1943年11月22 - 26日在開羅舉行會議,討論如何處理日本等政治問題,史稱“開羅會議”!堕_羅宣言》莊嚴宣告,“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及使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含釣魚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1943年12月1日,《開羅宣言》在中國重慶、美國華盛頓、英國倫敦三地同時發表。這樣,《開羅宣言》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背景下,以中、美、英三國首腦會談精神為基礎,由美方代表革擬,經中、美、英三方代表認真討論(中國代表據理力爭),三國首腦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實際上以國際協定的形式公布于世。 ——載自新華網? 《戰史今日12.1:開羅宣言發表(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開羅會議召開的歷史背景。(6分)(2江西省九所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3月聯合考試歷史試題(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37152.html
相關閱讀: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