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測試45: 人類明的引擎和向“距離”挑戰
(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 推動瓦特改良蒸汽機的直接的社會動力是( )
A.瓦特勤奮好學,且掌握了許多科學知識
B.早期蒸汽機存在著大量的弊端
C.工業革命的展開需要便捷可用的動力驅動機器
D.瓦特對蒸汽機的改良有濃厚的興趣
解析:工業革命需要用機器作業取代手工勞動,因此,需要用蒸汽機驅動機器,這是社會生產的直接推動力。
答案:C
2.“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供給推動力的手段。因而,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由已久的依賴!边@是對哪一發明的描述( )
A.發電機 B.紡紗機 C.電動機 D.蒸汽機
解析:據題意首先排除B項。蒸汽機把熱能轉變為機械能,其動力形式擺脫了自然條件的限制。從“熱能”“結束了……依賴”中,可以判斷A、C、D都基本符合要求,但據題干總體分析,最早的應是蒸汽機。
答案:D
3.馬克思視蒸汽機為資本主義時代的標志,下列說法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 )
①蒸汽機是工業革命時代的象征、谡羝麢C解決了當時工業發展的動力問題、壅羝麢C促進了汽船與蒸汽機車的發明、芤哉羝麢C為標志的工業革命改變著整個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蒸汽機解決了當時工業發展中的動力問題,②正確;蒸汽機促使工業革命轟轟烈烈地展開,出現了發明和使用機器的熱潮,蒸汽機應用于運輸業中,導致汽船和蒸汽機車出現,③正確;蒸汽機推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蒸汽時代,蒸汽機是工業革命時期最偉大的發明,①正確;工業革命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與階級結構,使世界聯系日益密切,確立了資本主義對世界的統治,④正確。
答案:D
4.某歐美劇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電影劇本中描寫了19世紀中期的倫敦,你認為需要修改的一項是( )
A.英國有錢人以坐輪船游覽倫敦的泰晤士河為時尚
B.瓦特給遠在美國的朋友打電話,說自己在蒸汽機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C.岸邊工廠一間接著一間,巨大的煙囪冒著濃煙
D.不時有一列列火車呼嘯而過
解析:注意題干中時間限制是19世紀中期,這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時,電話是1876年美國人貝爾發明的,故不符合題意。
答案:B
5. 18世紀70年代,英國城鄉人口比例為1∶2,19世紀初上升為2∶3,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量吸引外移民
B.大量人口不斷遷往殖民地
C.圈地運動使農民流入城市
D.工業革命改變了人口布局
解析:19世紀初處于英國工業革命的過程中,工業革命的影響之一就是近代城市的興起。
答案:D
6.下列對圖一、圖二、圖三的敘述,錯誤的是( )
三種不同時代經濟結構比較示意圖
A.圖一的經濟結構是在英國工業革命后形成的
B.圖二的經濟結構是第一、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
C.當今世界正在形成圖三的經濟結構
D.經濟結構演變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
解析:圖一的經濟結構是傳統農業時代的經濟結構,不是在英國工業革命后形成的。B、C、D三項表述正確。
答案:A
7. 一位著名的美國史學家說:“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與其說是以其他任何一種手段或力量為基礎,不如說是以蒸汽機為基礎!边@句話說明的實質問題是( )
A.使用蒸汽機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聯系
B.以蒸汽機為標志的工業革命,使歐洲征服了世界
C.蒸汽機的使用,促進了工業城市的形成
D.蒸汽機的使用,推動了機器的發明和使用
解析:仔細閱讀題干材料,注意提取有效信息:“歐洲對世界的支配”、“以蒸汽機為基礎”。綜合分析可得出正確答案。
答案:B
8.馬克思曾預言:“蒸汽大王在前一個世紀中翻轉了整個世界,現在它的統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種更大無比的革命力量——電力的火花將取而代之!痹凇半娏Φ幕鸹ā比〈罢羝笸酢钡倪^程中,關鍵性的科學發現和發明有( )
①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趦热紮C的創制、燮绽士颂岢隽孔诱摗、芪鏖T子研制成功發電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實際上考查電氣時代到的基礎性發明,即發電機的理論基礎和發電機的出現。①是發電機的理論基礎,④是發電機的出現為電力工業開辟了廣闊前景。由于電力的廣泛應用,世界跨入電氣時代。
答案:C
9.第二次工業革命被稱為“電氣革命”,對此理解最為確切的是( )
A.電氣產品的發明層出不窮
B.電力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C.此后人類普遍用上了電
D.電的發明及其廣泛使用扮演著重要角色
解析:電的發明及廣泛使用,推動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答案:D
10.“隨著19世紀的過去,科學成為西方社會的一個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為久已建立的工業做出基本貢獻的19世紀末,它正在創造全新的工業!毕铝心苷f明這一觀點的是( )
A.伽利略開創了近代科學
B.達爾建立起生物進化論
C.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和力學三定律
D.法拉第電磁感應理論
解析:19世紀末,人類已經進入到了電氣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多的新型重工業,電的發明和使用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促進電的發明和使用的正是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理論。
答案:D
11.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即電氣時代。下列最能體現“新的時代”特征的發明是( )
解析:A項是卡爾•本茨發明的汽車。B項是珍妮機。C項是電燈,體現了電氣時代的到。D項是瓦特及改良的蒸汽機,它使人類跨入蒸汽時代。
答案:C
12.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的臨都( )
①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诖偈剐碌墓I部門興起、凼故澜绺鞯氐穆撓等找婷芮小、艽龠M了城市的興起和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都推動了生產力的提高;隨著新的動力的發明,出現了許多新的工業部門;新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發明,以及資本主義的對外擴張,使世界各地聯系密切;工廠制的出現,推動了人口的集中,促進了工業城市的興起與發展。因此,①②③④都是其共同的影響。
答案:D
13.英特爾公司副總裁肖恩•馬洛克曾經說:“因特網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這里,每個人只需敲幾下鍵盤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識。”對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因特網能夠使信息的及時反饋得到實現
B.用戶可以在網上查詢所需要的資料
C.因特網可以代替人腦進行一切活動
D.電腦可以代替人腦進行高水平的腦力勞動
解析:計算機能夠存儲信息和進行計算,可以代替人腦進行高水平的腦力勞動,但只是一部分,不可以代替人腦進行一切活動,它不具有人腦的功能。注意題干限制“不正確”,故選C。
答案:C
14.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一次演說中說:“在19世紀,受贈土地便是獲得機會。正如有人給了你們在得克薩斯州的眾多祖先那么一小塊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錢。在21世紀,人們最指望得到的贈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聯邦政府的獎學金……”克林頓的這一論斷說明了( )
A.美國政府將會逐步增加獎學金
B.信息時代對知識的依賴性逐步增強
C.美國政府將嚴格控制土地資
D.政府的獎學金成為人們起家的本錢
解析:從饋贈土地到饋贈獎學金,反映了信息時代對知識的依賴性逐步增強,知識日益重要。
答案:B
二、非選擇題
15.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以“科學發展與社會進步”為主題開展了綜合性探究活動,同學們各抒己見,討論激烈。請你幫助各小組完成下列研究。
(1)甲組同學認為:“科學技術的重大發明可以引領一個嶄新的時代!闭埬阋詢纱喂I革命中的重大發明為例說明這一觀點。
(2)乙組一個同學在其研究報告中寫出了恩格斯的一句話:“電的應用將為我們開辟一條道路。”我們認為愛迪生是這條道路開辟的偉大旗手。請列舉兩項發明成果證明愛迪生是這條道路開辟的偉大旗手。
(3)丙組同學從網上查到了有關愛迪生的資料:愛迪生一生取得了1 300多項發明專利,被稱為“發明大王”。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電燈。據說,愛迪生試驗了1 600多種耐熱材料和6 000種植物纖維,但都沒有成功。1879年10月,愛迪生在一本雜志上看到斯旺用碳絲制成了白熾燈的報道,深受啟發。他用棉絲燒成碳絲,再將碳絲裝進燈泡,并小心地把燈泡抽成真空,當電燈通上電流時,燈絲發出明亮的光輝。電燈放光持續了45個小時,愛迪生的電燈試驗終于成功了。在談到自己的發明時,愛迪生說:“驚奇就是科學的種子;天才,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生平從沒有做出過一次偶然的發明,我的一切發明都是深思熟慮和嚴格試驗的結果!
依據上述材料,請你幫助丙組同學總結愛迪生取得多項重大發明的原因。
(4)丁組同學引用比爾•蓋茨的一段話:“不久的將,會有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離開你的書桌或扶手,就可以辦公、學習,探索這個世界!睋@段話你代表本興趣小組歸納網絡科技發展給人類帶的影響。
解析:本題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和探究性,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遷移能力及歸納探究能力。第(1)問主要是回答兩次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影響。第(2)問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列舉愛迪生的成就即可。第(3)問注意依據材料回答,切忌脫離材料。第(4)問雖有很大的開放性,但注意要圍繞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展開,注意語言的概括性。
答案:(1)蒸汽機的應用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電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2)電燈。創建了第一個發電廠,把輸電線連接成網絡。(可任意舉兩例愛迪生的發明)
(3)執著的探索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善于學習的精神;自身素質。
(4)四通八達的計算機網絡,大大縮小了全球空間距離,使全人類進行相互間的信息交流與共享,信息傳遞與匯集成為可能;遍布世界的互聯網,正在以人們無法預料的速度、深度和廣度,改變著人類明的進程。
16.根據所學知識,完成“近代科技與社會發展間關系”的探究任務。
(1)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表格空白部分。
項目發明過程
蒸汽機瓦特改良成________________
電氣技術科學家________發明可使用的發電機,科學家________發明電動機
(2)科技史學家丹皮爾認為,以前的發明主要是“實際生活的需要推動技術家取得進一步的成就”。后,“為了追求純粹的知識”而進行的研究“開始走到實際的應用與發明的前列,并且啟發了實際的應用和發明”。結合蒸汽機和電氣技術的發明,說明丹皮爾上述結論的合理性。
(3)科技進步對社會發展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綜合上述探究,你認為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間是什么關系?
解析:本題圍繞近代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這個主題命題,因此要結合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回答問題。
答案:(1)萬能蒸汽機(或萬能原動機) 西門子 格拉姆
(2)工業革命開始后,由于傳統的畜力、風力和水力很不穩定,企業迫切要求穩定的強大動力;在這一現實要求下,瓦特改良成萬能蒸汽機。在電磁感應理論的啟發下,19世紀中后期發明了發電機和電動機。
(3)影響:推動資本主義發展;推動列強殖民擴張;加快城市化速度;改變生活方式;使社會分成兩大階級。關系:社會發展為科技進步提供了基礎;科技進步推動了社會更快發展;科技發展給人類帶新的挑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4898.html
相關閱讀: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