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第二框 了解國情 立足國情
一、新導航
學習重點:主觀必須符合客觀的觀點,分析黨的基本路線與我國國情的關系。
學習難點:了解國情、立足國情想問題、辦事情的自覺性
二、前自學
序號內容了解理解運用
1正確認識和把握國情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間的關系
1.我國的基本國情
(1)中國最大的實際是中國現在處于 ,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2)從中國的國情出發, 原理在方法論上的具體要求
2.正確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的意義
(1)正確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是建設中國 事業必須解決的 問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本國的 出發,使主觀與客觀達到具體的歷史的 。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取得成功(2)正確認識和把握國情,是科學地制定和堅定地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是我們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 ,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是黨的基本路線得以形成的 和立論根據(3)青年學生要把想問題、辦事情的 切實放在中國國情上。
四、堂互動
1.黨的基本路線和我國國情的關系
【想一想】黨的基本路線和我國國情的關系
區別:黨的基本路線概括為“一個中心, ”,是我們黨和鄧小平同志根據我國先階段的基本國情制定出的適合我國國情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正確的 ,是主觀的東西。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是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方面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另一方面,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不 ,我們不能試圖超越這個階段。這是不以人的 的,屬于客觀的東西。
聯系:(1)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是黨的基本路線得以形成的前提條和 。鄧小平同志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精辟地論述了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 。只有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力率,才能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最終戰勝資本主義。基本原則是四個堅持,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奮斗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發展戰略分三部走,以及應當采取的路線、方針、政策等。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經濟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科學的理論體系,并據此制定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這個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2)從執行基本路線說,在基本路線指導下,我國社會主義的活力得到迅速激發,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社會主義事業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建設進入例如關鍵時期。“面對改革攻堅和開創新局面的艱巨任務,我們要解決種種矛盾澄清種種疑惑”。因此,我們必須繼續堅持立足國情,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出發,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
總之,我們只有牢牢地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才能真正領會黨的基本路線的深刻內涵,才能真正理解為什么黨在現階段必須實行這樣的基本路線,才能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現階段的基本路線。
2.青年學生要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放在中國的國情上
【想一想】(1)青年學生要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放在中國的國情上的理論依據以及應該怎么做?
答:(1)理論依據:
(2)怎樣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放在中國國情上:
(2)歷史和現實的關系
答:(1)區別:歷史是指 ,是過去發生的一切;現實是指 。(2)聯系:客觀實際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各個時期、各個階段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歷史不僅屬于歷史,它是后續事的生長點,是現實的根基。歷史變化發展的積累成為今天的現實。今天的現實有成為明天的歷史。歷史和現實都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屬于客觀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尊重歷史和現實。
四、堂互動
(學生小結)
五、智能提升
20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的時候,就生產力水平說,我國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到現在,我國生產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項事業有了很大進步,綜合國力達到可觀程度,然而總的說,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據此回答1~2題。
1.上述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述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①物質決定意識 ②意識對物質有動能的反作用
③一切從實際出發 ④主觀和客觀是具有具體放入歷史的統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對于我們青少年學生講,了解國情、立足國情有著許多反面的意義,表現在( )
①有助于深刻理解黨的基本路線。正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 ②能夠增強歷史責任感,當好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③有助于較好地思考和處理自己遇到的社會問題 ④能夠保證辦事情取得成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國有13億人口,多么小的問題乘以13億,都會變成很大的問題;多么大的經濟總量除以13億,都會變成很小的數目。這個“乘除法”表明 ( )
A . 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
B .有了量變就有質變
C.中國的改革、發展必須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
D.我國仍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二、非選擇題
材料一 我國三大產業年投資增長
年份產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2003年3.7‰39.1‰24.4‰
2004年20.3‰38.3‰21.6‰
2005年18.7‰35.5‰22.7‰
材料二 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司長楊偉民在由中國經濟信息承辦的2006年中國行業發展報告會上說,“十一五”期間中國產業結構將立足結構優化提升產業發展,改變高消耗,高污染的局面,從以工業經濟為主轉向以服務經濟為主。政府支持構筑了就業的產業結構,特別是推動服務業的發展,使工業化的進程與農村大量富余勞動力的轉移相適應。
結合材料一、材料二中的“十一五”規劃中關于未五年產業結構的調整思路,體現了哪些唯物論道理?是如何體現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5881.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政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二輪總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導學案
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熱點求索真理的歷程探究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