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屆高考政治走近國際社會復習學案
第四單元 當代國際社會
第八課 走近國際社會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2011?濟南外國語學校質檢)隨著我國出國人員的增加,領事保護和領事協助問題日益增多。國家保護居住國外的僑民,體現了主權國家的( )
A. 獨立權 B. 管轄權 C. 平等權 D. 自衛權
2. 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享有基本權利的同時,也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下列屬于國際義務的是( )
①不干涉他國內政、讵毩唷、塾煤推椒绞浇鉀Q國際爭端 ④不侵犯別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今天中國所煥發的巨大活力,是中國人民擁有廣泛自由、民主的寫照。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國家主權是一個國家人民充分享受人權的前提和保障。這兩者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這段論述表明( )
①保護和促進人權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的首要目標與職責
②一個國家如果不能維護主權就不能保護人民的人權
③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即使犧牲人權我們也在所不惜
④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是國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4. (2011?河北邯鄲廣平一中質檢)2010年9月29日,美國眾議院以348票贊成79票反對壓倒性通過了《貨幣改革促進公平貿易法案》,要求對來自貨幣幣值被低估的國家的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根據這個法案,如果人民幣不在近期內大幅度升值,美國很有可能對中國輸美產品征收高額反補貼稅。中國政府強烈反對美國把人民幣匯率問題政治化,有關專家也指出如果該法案最終通過,必將引起中美貿易新一輪的摩擦。對此正確的認識應該是( )
A. 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
B.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對維護世界和平的最大障礙
C. 國際法對聯合國會員國都具有法律約束力
D. 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國家摩擦和沖突的主要根源
2010年10月31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訪問中國,并出席上海世博會閉幕式。據此回答5~6題。
5. 外交部長楊潔篪在會見潘基文時說,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無論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全球性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還是在處理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多邊合作,都需要更好地發揮聯合國的重要作用。我國之所以強調發揮聯合國的作用,是因為聯合國( )
A. 以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為宗旨
B.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方面對各國政府具有普遍約束力
C. 代表了各國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D. 是唯一有權采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
6.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感謝中方對聯合國工作提供的支持,期待著與中國進一步加強各領域合作。下列關于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②中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的各項工作
③中國積極支持聯合國的改革工作
④中國積極參加聯合國組織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 國際關系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最基本的表現形式是( )
A. 共處、戰爭與和平 B. 競爭、合作與沖突
C. 共處、屈服與對抗 D. 共處、對抗與競爭
8. (2011?山東濰坊11月質檢)上海世博會專門設立了1億美元專項資金用于發展中國家參展,目前有120個中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受益。24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匯聚于上海,東海之濱、黃浦江畔展開瑰麗的畫卷。這體現了( )
①我國致力于建設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诠餐媸菄H間合作的基礎、奂訌娡l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我國處理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芪覈鴪猿帧耙脏彏榘椋脏彏樯啤钡膶ν夥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9.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2010年11月16日至19日對南非進行了正式訪問。南非媒體積極評價習近平訪問南非,認為此次訪問將進一步擴大兩國經貿往來,加強兩國在貿易、投資、礦產、能源、金融等領域合作。南非外交部22日宣布,南非政府沒有邀請達賴喇嘛前來參加定于11月27日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和平大會。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中國與南非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
②南非尊重我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③南非履行了主權國家不干涉別國內政的義務
④中國與南非之間不存在利益上的分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 受益于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全面建成,2010年上半年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強勁增長。2010年7月16日,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秘書長許寧寧預測,根據上半年發展勢頭,2010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將創歷史新高,東盟有可能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成功運行表明( )
①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變化決定國際關系的變化
②我國與東盟結成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聯盟
③我國和東盟各國之間存在著共同利益
④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成為彼此的共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 “沒有永久不變的敵人,也沒有永久不變的朋友,永久不變的只是我們的國家利益!边@說明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是( )
①變化不定的,這種變化僅與國家利益有關系
②變化不定的,這種變化與國家的性質無關
③經常變化的,這種變化必須以維護國家利益為前提
④經常變化的,因為各個主權國家的國家力量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10年9月9日至25日,上海合作組織舉行“和平使命―2010”聯合反恐軍事演習。據此回答12~13題。
12. 國際關系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形式也是多樣的。上海合作組織舉行聯合反恐軍事演習,表明的國際關系的內容和形式分別屬于( )
A. 政治關系 共處 B. 外交關系 合作
C. 軍事關系 合作 D. 軍事關系 共處
13. 對于上海合作組織舉行以打擊“三股勢力”為主要目的的聯合反恐軍事演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打擊恐怖主義符合成員國的共同利益
②成員國舉行聯合反恐軍事演習,表明維護國家利益是國家對外活動的目的
③全面體現了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有利于維護地區的和平與安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10年11月12日至14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十八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日本橫濱舉行,胡錦濤主席出席了會議。據此回答14~15題。
14. 從國際組織的分類看,亞太經合組織(APEC)屬于( )
A. 政府間、區域性 B. 非政府間、區域性
C. 政府間、世界性 D. 非政府間、世界性
15. 這次會議討論的重要議題之一是加強國際間在匯率問題上的溝通與協作,避免發生貨幣戰爭。這說明亞太經合組織( )
①有利于促進亞太國家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
②有利于協調國際經濟關系,調節國際爭端
③是促進亞太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
④是實現亞太和平與發展的決定力量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16. 2010年9月24日,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加大對中國施壓,通過了一項將允許美國對來自匯率被低估國家的商品加征關稅的法案。對此,龍永圖表示,我們不可能按照某個國家的意圖來升值或者貶值。
據此,有人認為,面對當代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我們處理國際問題時,必須堅定地維護本國利益。(18分)
17. 2010 年9月29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閉幕。本屆聯大主席戴斯在閉幕前的總結性發言中強調全球經濟的脆弱性,呼吁各國努力加強聯合國在應對全球性危機中的核心作用。并指出“我們有責任考慮所有192個國家的利益,不論貧富大小、以共同尋求全球性危機的解決辦法!
請用國際社會知識分析材料體現的道理。(22分)
第九課 維護世界和平 促進共同發展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2010年12月7日,第3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首腦會議的最終聲明指出,海合會對伊朗核問題近來的發展表示關切,對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為解決伊朗核問題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歡迎。認為伊朗核問題應在國際法準則的框架下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而包括海灣地區在內的整個中東地區應成為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核武器地區。材料體現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
①和平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之一
②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③聯合國在當代國際社會中發揮著重大作用
④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2. 2010年9月11日,美國多地舉行“9?11”恐怖襲擊事件9周年紀念活動,悼念在9年前恐怖襲擊中的遇難者。我國主張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同時又要深化國際改革,努力消除產生恐怖主義的根源。這表明( )
①恐怖主義是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
②恐怖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③國際社會在反對恐怖主義問題上有共同利益
④我國致力于世界和平與發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 要解決上題材料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 )
①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②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③遏制世界多極化的發展
④促進世界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得以發展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4. 2010年12月6日,國家主席胡錦濤應約同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電話,就中美關系及朝鮮半島局勢交換意見。胡錦濤強調,作為朝鮮半島的近鄰,中方高度關注半島局勢。實現半島無核化,通過對話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維護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和平穩定,是中方的一貫立場,也是中方處理朝鮮半島核問題及有關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形勢的發展進一步證明了重啟六方會談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維護國際安全方面,我國政府的主張是( )
A. 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
B. 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
C. 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D. 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2010年12月2日,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認為,金融危機加快了世界經濟重心由大西洋向亞洲地區轉移的速度,“金磚四國”將成為新興經濟大國,是世界經濟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對于中國來說,后危機時代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大于挑戰。據此回答5~6題。
5. 世界經濟重心的轉移表明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繼續發展,下列對“世界多極化”的理解正確的是( )
A. 世界多極化是指世界各國家實力平衡
B. 世界多極化是建立在多種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基礎上,因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C.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是世界范圍內資源的再分配
D. 在世界多極化格局中,第三世界起主導作用
6. 對于中國來說,后危機時代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大于挑戰。為此中國應( )
①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
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③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 在2010年11月3日召開中選后的首場記者會上,奧巴馬以中國為例表明自己投資科研與基礎設施的正確性!爸袊斜任覀兏玫蔫F路系統”,奧巴馬說:“我們還剛剛獲悉,中國目前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而這曾經是我們的。他們正在做投資,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投資將獲得長期回報!眾W巴馬的發言表明( )
①經濟力與科技力是綜合國力的基礎
②綜合國力的競爭是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
③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捍衛國家利益、實現國家目標的能力,能衡量其國際地位
④綜合國力是決定國際關系的關鍵因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 2010年12月7日,伊朗核問題“6+1”會議在日內瓦結束,在會議前后,中國與與會各方都進行了積極的接觸,在會談中起到的獨特協調作用獲得了極大肯定。在會談中,中國政府強調,中方將根據事情的是非曲直,客觀、公正作出判斷,決定立場。中方一貫主張并致力于維護南亞的和平穩定,主張中東無核化的目標,反對和譴責任何破壞中東和平穩定的行為。上述材料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 )
①宗旨 ②基本目標、刍玖觥、芑緶蕜t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外交智慧。據此回答9~10題。
9. (2011?濟南調研)中華民族崇尚親仁善鄰,主張和而不同?鬃釉趦汕Ф嗄昵疤岢龅摹凹核挥,勿施于人”,被譽為處理國家間關系的“黃金法則”。在有關我國外交政策的闡釋中,最能體現“黃金法則”的是( )
A. 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B. 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C. 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D. 外交政策的宗旨
10. 在新的歷史時期和盤根錯節的國際大棋局中,如何“協和萬邦”,成為中國外交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從政治生活角度看,應對這一挑戰需要我國( )
①既維護自身利益,又尊重其他國家合理的國家利益
②把維護各國共同利益作為對外活動的目的
③尊重別國人民選擇的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④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準則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11. 美國學者昆西?賴特在《戰爭的研究》一書中指出:“和平乃是許多力量之間的平衡!边@句話啟示我們,在當今世界要維護世界和平,應( )
①削弱大國的力量 ②增強發展中國家的力量、鄞龠M世界多極化的發展 ④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 2010年10月21日,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在埃及首都開羅分別會見了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秘書長穆薩和埃及外交部部長助理卡西姆,就中東和平進程等問題交換了意見。在談到巴以沖突時,吳思科指出,巴以都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文明,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客觀現實,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尊重文明多樣性( )
①是國際關系民主化的要求
②是各國外交政策的必然選擇
③符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④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 2010年11月16日-22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應邀對南非、安哥拉和博茨瓦納等三個南部非洲國家進行正式訪問。分別和這些國家簽署了經貿協議,涉及到能源、礦產、金融以及基礎建設。中國目前已經是非洲重要的外來投資者,對于幫助非洲國家創造就業機會、增加財政收入起了重要作用。實踐證明中國與非洲的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促進了非洲的發展而不損害非洲的利益,這體現了我國 ( )
A. 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外交活動是政府的中心工作
C. 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結盟關系
D. 不斷加強與發達國家的戰略伙伴關系
《創新2050:科技革命與中國的未來》系列報告中說,我國重視航天事業的發展,中國的深空探測能力不斷進步。預計2030年前后,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2050年前后,載人飛船從月球基地飛向更遠的行星,具備載人登火星能力。據此回答14~15題。
14. 我國重視航天事業的發展,是基于 ( )
①綜合國力競爭的需要
②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需要
③建設惠及全體中國人民的全面小康社會的需要
④實現外太空軍事化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5. 右圖漫畫《放飛和平》說明( )
A. 國際新秩序已經建立
B. 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
C. 我國走和平發展之路,和平利用太空
D. 綜合國力越強,越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16. 2010年11月25日,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九次總理會議,共商地區和平與發展大計。溫家寶建議:上合組織應深化財金合作,研究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探討共同出資,共同受益的新方式。請運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有關知識,填寫下表。
“上海合作組織”大事綜述(20分)
時事內容解決問題(和平問題、發展問題)有關知識依據
在“上海五國”會晤機制和上海合作組織的框架內、經多年談判,中俄、中哈、中吉、中塔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共同簽署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在塔什干設立了地區反恐機構,并組織了多邊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通過了《關于<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多邊經貿合作綱要>落實措施計劃》的決議
17. (2011?濟南外國語學校質檢)20國集團領導人第五次會議于2010年11月12日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峰會上發表題為《再接再厲 共促發展》的講話。為實現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這一目標,胡錦濤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第一,完善框架機制,推動合作發展。堅持成員國主導原則,充分考慮各國不同國情和發展階段,理解并尊重各國選擇發展道路和發展政策的自主權;
第二,倡導開放貿易,推動協調發展。不斷擴大共同利益,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處理摩擦和分歧,共同營造自由開放、公平公正的全球貿易環境;
第三,完善金融體系,推動穩定發展。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對金融風險能力,緩和并逐步解決造成外匯流動性風險的根本矛盾;
第四,縮小發展差距,推動平衡發展。建立更平等、更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促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相互理解、相互協調。
運用國際社會和外交政策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上述建議的認識。(20分)
參考答案
第八課
6. B 【解析】支持符合聯合國憲章和宗旨的活動,而不是聯合國的各項工作,故②說法不恰當。①③④符合題意。
7. B 【解析】題干要求的是“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國際關系的形式有很多,但只有B項符合最基本的這一規定性。
8. A 【解析】材料表明,中國設立專項資金來資助發展中國家,這符合共同利益,有利于加強合作,共同構建和諧世界。故答案為A。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立足點,故C錯誤。發展中國家不一定是我國的鄰國,故④不符合題意。
9. A 【解析】材料表明了中國與南非之間加強了多個領域的合作,說明兩國存在著共同利益,相互尊重。但是兩國之間仍存在著利益上的分歧,因此④說法太絕對,①②③符合題意。
10. B 【解析】材料表明了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果。①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我國實行不結盟政策,因此不可能與東盟結成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聯盟,故②錯誤;材料表明了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開展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故③④符合題意。
11. C 【解析】國際關系處于經常的變動中,但這種變動是有著內在的規律的,因此①②說法不恰當。
12. C 【解析】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屬于軍事關系,是加強國際合作的表現。
13. B 【解析】我國的外交政策有多個方面的表現,因此③中“全面”的說法不恰當。
14. A 【解析】本題考查國際組織的分類,屬于基礎知識,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國際組織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按成員性質,亞太經合組織屬于政府間國際組織,按地區屬于區域性國際組織。
15. D 【解析】“決定”將其作用夸大化、絕對化,因此④錯誤;其他均合題意。
16. 【解析】解答此題關鍵是答清以下三點:第一,肯定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的正確性;第二,指出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也要尊重其他國家合理的國家利益,并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第三,反對處理國際問題時,只維護本國利益。
【答案】(1)在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中,國家利益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在當代國際社會中,我國必須堅定地維護自己本國的國家利益。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當性和正義性。題中觀點肯定了這一點是正確的。(6分)
(2)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合理的國家利益,并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4分)
(3)在當代開放的世界里,一個主權國家在謀求自身國家利益的同時,也可以惠及他國,做到互惠互利。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理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的行為,是非正義的、錯誤的,應當受到譴責和反對。從根本的、長遠的觀點看,這樣的行為也會損害本國和本國人民的利益。如果認為處理國際問題時只是維護本國利益則是錯誤的。(8分)
17. 【解析】材料表明了聯合國在全球性問題上的觀點與立場,涉及到聯合國作用的發揮和聯合國對各成員國的態度。結合材料,從聯合國的作用、主權國家的權利、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等方面分析,注意觀點與材料的統一。
【答案】(1)聯合國是當代國際社會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在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戴斯呼吁各國努力加強聯合國在應對全球性危機中的核心作用體現了這一點。(6分)
(2)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主權國家是國際社會最基本的成員,是國際關系的主要參加者。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享有平等權等基本權利。考慮所有192個國家的利益,不論貧富大小、以共同尋求全球性危機的解決辦法體現了對主權國家平等權利的尊重。(8分)
(3)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起決定作用的是國家利益;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目前的國際金融形勢,迫切需要各國加強合作,共克時艱。(8分)
第九課
5. B 【解析】世界多極化是指世界上出現多個力量中心,故A錯誤,C、D都沒有正確表述世界多極化的內涵。
6. D 【解析】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戰略機遇的關鍵是增強綜合國力,因此①②③④都正確。
7. A 【解析】決定國際關系的關鍵因素是國家利益,綜合國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④錯誤。①②③均正確,故選A。
8. D 【解析】設問要求回答體現的我國外交政策的內容,從材料中看,這四個方面的內容都可以體現。故選D。
9. A 【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體現了相互尊重、平等和平相處,這與我國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一致的,故體現了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10. B 【解析】“協和萬邦”即要求不同國家間和平共處,平等相待,構建和諧的國際關系,這就要求彼此尊重對方利益和選擇,而不能橫加干涉。故要求做到①③。各國對外活動的目的首先是各自的利益,而不是共同利益,故②不符合題意,④與題意無關。
11. B 【解析】和平乃是許多力量之間的平衡這句話表明,多極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因此,給我們的啟示是積極推動世界的多極化進程,故答案為B。①說法錯誤。
12. C 【解析】尊重文明多樣性并不是各國外交政策的選擇,有些國家在文化上執行文化霸權主義政策,故②不符合事實。①③④正確反映了尊重文明多樣性的意義。
13. A 【解析】材料中的關鍵信息:“中國與非洲的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這體現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國政府工作的中心是經濟建設,故B錯誤。C錯誤,因為我國實行不結盟政策。D與題意無關。
14. A 【解析】本題考查解讀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航天事業”屬于科技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反對實行外太空軍事化,因此④錯誤。
15. C 【解析】放飛和平的寓意表明我國堅持和平開發利用外太空,這體現了我國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16. 【解析】本題考查的形式比較新穎,但從考點上看并不陌生。回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解讀時事內容的政治意義,然后看其是和平問題,還是發展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指出時事內容中這樣做法的理論依據。其中,理論依據部分要圍繞設問中要求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有關知識進行組織。
【答案】
時事內容解決問題有關知識依據
在“上海五國”會晤機制和上海合作組織的框架內、經多年談判,中俄、中哈、中吉、中塔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和平問題(2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政治上各國相互尊重,共同協商,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5分)
共同簽署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在塔什干設立了地區反恐機構,并組織了多邊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和平問題(2分)安全上互相信任,共同維護,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4分)
通過了《關于<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多邊經貿合作綱要>落實措施計劃》的決議發展問題(2分)平等互利。經濟上各國相互促進、共同發展(5分)
17.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和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材料主要表明我國對于全球經濟發展的認識。關鍵的信息有:合作發展、協調發展、穩定發展、平衡發展。設問要求:知識范圍國際社會和我國的外交政策、對建議的認識,即要求說明我國的建議是什么,我國的這些建議有何意義。
【答案】(1)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3分),推動合作發展、協調發展、穩定發展、平衡發展,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3分)(2)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共同利益是各國合作的基礎。(3分)在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的情況下,合作發展、協調發展、穩定發展、平衡發展,符合20國的共同利益。 (3分)
(3)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上述建議體現了我國獨立自主的基本立場,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宗旨和基本目標,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本準則。(6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82739.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導學案
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2012屆高考政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二輪總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熱點求索真理的歷程探究復習
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