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環境倫理的原則和規范》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政治:5.1《現代文明的環境危機》與5.2《環境倫理的原則和規范》學案(新人教版選修六)
【課前延伸學案】
【學習目標】
1、環境問題產生以及被世人關注的原因 2、環境問題帶給我們的啟示
3、導致生態危機的原因 4、怎樣樹立健全的環境意識
5、污染、破壞環境的主要后果及其責任主體 6、環境倫理的基本原則
7、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必須同時處理好的兩種倫理關系
8、遵守環境道德規范,要落實到具體的環保行動上
【知識梳理】
一、現代文明的環境危機
(一)不堪重負的地球
1、環境問題的含義:
2、環境問題產生以及被世人關注的原因

3、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
4、環境問題帶給我們的啟示
(二)環境危機的倫理反思
1、導致生態危機的原因
(1)主要原因
(2)重要因素
(3)錯誤觀念的影響(片面的發展觀;狹隘的人類主宰論;享樂主義與消費主義的幸福觀;科技萬能論)
2、片面的發展觀
(1)含義
(2)表現

3、狹隘的人類主宰論
(1)觀點:

(2)評價:
4、享樂主義與消費主義的幸福觀
5、科技萬能論

(三)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
1、人類環境意識覺醒的原因

2、人類環境意識覺醒的標志
(1)
(2)
3、樹立健全的環境意識
(1)健全的環境意識含義:

(2)怎樣樹立健全的環境意識
①環境科學知識是環境意識的基礎。
掌握環境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②環境價值觀念是環境意識的靈魂。
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念的意義:

③環境倫理是環境價值觀念的核心。
A環境倫理的含義:

B遵守環境倫理原則的意義:

二、環境倫理的原則和規范
(一)破壞環境 違背道德
1、污染、破壞環境的主要后果
(1)
(2)
(3)
2、污染、破壞環境行為的責任主體
(1)
(2)
(3)
(4)
3、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二)環境倫理的基本原則
1、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必須同時處理好的兩種倫理關系
2、環境倫理的基本原則
(1)環境正義原則

(2)尊重自然的原則
①堅持尊重自然的原則的原因

②堅持尊重自然的原則的意義

(三)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1、環境倫理原則在生活中體現為具體的環境道德規范
2、環境道德規范的含義

3、環境道德規范的表現
4、遵守環境道德規范,要落實到具體的環保行動上
(1)
(2)
(3)

【課內探究學案】
【合作探究1】世界約有29%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脅,每年約有2000萬公頃土地沙漠化。對熱帶雨林的大量砍伐和對海洋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導致大量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銳減。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頒布的《瀕危物種紅皮書》統計,20世紀有11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130個種和亞種的鳥類滅絕。目前,地球上10%的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
(1)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

(2)人類應怎樣樹立健全的環境意識?
【合作探究2】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一車間發生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失蹤,60多人不同程度受傷。在爆炸事故善后處理過程中,含有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毒物的污水,通過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東10號線進入松花江,致使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污染和哈爾濱市停水4天。
(1)在此次環境污染的責任主體中,要負主要責任的是誰?
(2)從道德評價角度,談談為什么要追究環境污染者的責任?

(3)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對我們的警示是什么?

(2010山東卷)材料:“低碳”不僅是經濟發 展的生態原則,也是一種健康的生 活方式。以 下選取的是生活中的幾個鏡頭:①飯店里,有顧客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②集市上,有購物者向銷售者一次次索要塑料袋。③學校里,空無一人的教室燈火通明。④在寫字樓里,有人上下樓不乘電梯走樓梯。⑤農家院里,做飯,照明使用自家生產的沼氣。
(1)指出材料中 不符合“低碳”要求的做法。(在答題卡上只寫相應序號)(2分)

(2)“低碳”體現了人類對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追求。如果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是環境倫理的應有之義”為題寫一篇小論文,請列出要點。(8分)
答案:(1)② ③
(2)①人與環境的關系同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一樣,需要倫理道德來調節;②環境倫理是調整人與自然之間關系以及體現在其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③只有堅持環境正義原則和尊重自然原則,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若答其他方面,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課堂有效訓練】
1、材料一: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正威脅著城市居民的健康。隨著城市垃圾數量的不斷增加,垃圾包圍城市已成為嚴重的環境災害之一。
材料二:1830年,世界人口為10億。1987年世界人口升至50億。1999年10月22日,我們迎來了“世界60億人口日”。全球人口的暴增,加劇了人與環境、資源的矛盾。
材料三:世界約有29%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脅,每年約有2000萬公頃的土地沙漠化,可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對熱帶雨林的大量砍伐和對海洋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導致大量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銳減。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頒布的《瀕危物種紅皮書》的統計,20世紀有11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130個種和亞種的鳥類滅絕。目前,地球上10%的物種面臨滅絕危險。
(1)結合上述材料說明什么是環境問題?并歸納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

(2)結合有關知識分析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

2、在古代社會,自然是人類的主宰,人們把自然神化,對自然頂禮膜拜,認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龍王下雨,遇事求神靈保佑。近代以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工業革命的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認為自然是人類征服的對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但是,隨著人類活動規模的擴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層空洞、洪水肆虐、物種減少-------嚴重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人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到自然是人類的朋友,人和自然應該和諧相處,強調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分析上述材料,回答造成近代環境危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當代人類的認識的轉變,體現了哪些環境倫理原則?
【課后拓展學案】
1、材料一 我國七大江河水系(長江、黃河、珠江、遼河、淮河、松花江、海河)均受到污染,近一半河段污染嚴重,許多湖泊也由于污染出現了富營養化現象。
材料二 對熱帶雨林的大量砍伐和對海洋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導致大量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銳減。目前,地球上10%的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污染和破壞環境,對大自然、對人類自身都造成了傷害。
有人認為,污染、破壞環境行為的責任主體是那些違反環境保護法的企業。請你針對此觀點談談你的看法。

2、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創造了高速增長的經濟奇跡,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荒漠化的面積越來越多,耕地、森林銳減,物種滅絕的速度加快,城市缺水,空氣污染嚴重等。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而豐富的資源儲備、功能健全的生態系統,又是發展經濟的基本前提。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遵守環境倫理要求。
(1)環境倫理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怎樣才能使人們遵守環境倫理要求?

專題五 第一、二框 參考答案
【合作探究1】
(1)材料反映了隨著世界范圍內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總數的激增,環境污染更加嚴重,生態危機不斷升級。
(2)健全的環境意識,是準確的環境科學知識和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念的統一。①加強環境科學知識的學習。環境科學知識是環境意識的基礎,只有在掌握環境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準確理解目前環境危機是怎樣產生的,才能知道如何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降低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②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念。這是環境意識的靈魂,只有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念,才會有正確的行動,自覺地把環境知識應用到保護環境中來。③環境倫理是環境價值觀念的行為準則,這是有效保護環境的重要前提。
【合作探究2】
(1)與其他損人利己的行為相比,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的責任主體較為復雜。對于本次環境污染,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無疑要負主要責任,應當受到相應的制裁。
(2)從道德評價角度看,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是損人利己甚至損人害己的行為。其主要后果是:直接損害了污染源附近居民的利益,并可能使他們失去家園而成為生態難民;破壞后代人的生存環境,損害后代人的利益;毀壞其他生命的棲息地,擾亂生態系統的平衡,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3)①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告訴我們,伴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進程,環境風險已經悄悄地出現在我們身邊。當我們在為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歡欣鼓舞時,必須保持清醒,認識到環境風險的等級也在同步提高。②該事件還表明,盡管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防治環境污染的能力依然非常薄弱,還存在許多“軟助”??環境風險已經危害國家安全,控制環境風險要從加強環保部門的管理能力開始。
【課堂有效訓練】
1、(1)環境為題是指環境污染與生態危機。其主要表現是:環境污染嚴重,如材料一中的“城市垃圾”、“工業廢氣”;資源短缺,耕地短缺,能源短缺,如“人口劇增使環境負載過重”;全球生態遭破壞,致使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森林大面積消失,物種大量滅絕,生物多樣性銳減,全球氣候變暖,如材料三所示。
(2)①片面的發展觀,單純追求GDP的增長。②狹隘的人類主宰論。③物欲主義與消費主義的幸福觀。④科技萬能論。
2、(1)①片面的發展觀。把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對立起來;②狹隘的人類主宰論。簡單地認為自然只是人類征服的對象,沒有認識到自然同時也是人類的朋友;③物欲主義與消費主義的幸福觀。把幸福簡單地理解為自己的物質需要和欲望得到滿足,由此導致隨意地破壞自然生態的平衡;④科技萬能論。認為人類面臨的一切問題,都可以通過發展科技來加以解決,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無視自然規律,盲目開發資源,人為因素加劇了自然災害的發生,也報復了人類本身。
(2)①環境正義原則。強調環境權利與環境義務之間的平衡是這一原則的基本精神。人類享有利用自然環境的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②尊重自然的原則。自然是人類文明的根基,人類依賴自然而生存。人類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實際上就是對自己的傷害,對自然的不尊重實際上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因此,人類理應尊重自然,愛護自然。
【課后拓展學案】
1、(1)對于目前的環境危機,那些違反環境保護法的企業,無疑要負主要責任,應當受到相應的制裁。而購買其產品或服務的消費者,實際上間接支持了企業的這種行為,也負有道義上的責任。此外,未能及時嚴格監管的政府部門,負有容忍污染、破壞環境的相關責任;未能對環境問題表示關切并敦促政府采取行動的公民也負有一定的責任。因為,正是公民和政府部門的這種不作為,為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
(2)每個人都在社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并與自然環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應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給環境帶來什么影響,堅決抵制和反對一切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認真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
2、(1)環境倫理的基本原則是環境正義原則和尊重自然原則。
(2)①國家要加強立法,嚴懲違反《環境法》的行為。政府要 加強監管,加強宣傳教育,懲治破壞環境的行為。②遵守環境道德規范,要落實到具體的環保行動上。每個人都應關心并積極改善自己周圍的環境狀況。要從自身做起,選擇有利于環保、與自然協調的生活方式,還要勇于并善于同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使環境正義、尊重自然的倫理原則落實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③加強國際間的合作,世界各國要共同努力。
高考觀察
(山東卷)37.(lO分)【思想政治?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
近年來,為全面提升環境質量,山東省頒布實施了《山東省地方環境標準》、《山東省南水北調工程沿線區域水污染防治條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規范了涉及環境安全的各種行為;同時,在全省廣泛開展環境道德的宣傳教育,提高了人們遵守環境道德規范的自覺性。
(1)結合材料,概括說明山東省“全面提升環境質量”的做法給我們什么啟示。(2分)

(2)作為公民,你認為怎樣才能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8分)
(1)在全面提升環境質量問題上,必須把道德建設和法制建設結合起來。
(2)①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節約資源,反對浪費; ②從自我做起,選擇有利于環境保護、與自然協調的生活方式;③積極宣傳和自覺遵守環境道德規范和法律法規;4勇于并善于同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做斗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0796.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政治熱點求索真理的歷程探究復習
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復習教案
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2012屆高考政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二輪總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導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