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南通市高三歷史下冊第一次調研測試試題(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南通市2012屆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
歷史試題
一、:本大題共20題,每題3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1.中國古代某時期制定的選官標準,史稱“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按章覆問,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該時期是
A.西漢時期 B.魏晉時期 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
2.《明史》記載:“成祖簡翰林官直淵閣,參預機務,有歷升至大學士者。其時章疏直達御前,多出宸斷。儒臣入直,備顧問而已。至仁宗而后,諸大學士歷晉尚書、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綸言批答,裁決機宜,悉由票擬,閣權之重偃然漢、唐宰輔!辈牧媳砻鲀乳w大學士:①入閣由皇帝選任 ②行使宰相權力 ③取得決策大權 ④地位逐漸提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④
3.右圖所示的工具,王幀在《農書》說明:“其制,當選湍流之側,架木立鈾,作二臥輪;用水激下輪!瓌t排前直木,則排隨去,?冶甚速,過于人力!边@一工具的運用使得
A.農業生產力極大提高 B.農田灌溉得到了迅速發展
C.冶金業得到迅速發展 D.使用灌鋼法煉鋼成為可能
4.古代某著名書法家橫豎筆道的起端圓潤如“蠶頭”,捺筆結束時先著力頓挫,再輕挑出尖,使筆之末端略成分叉似“燕尾”;用墨橫輕豎重,字形結體寬綽,端莊平穩,是謂“蠶頭燕尾”。下列書法作品與這位書法家的書體相對應的是

A B C D
5.20世紀早期,一位舊派人士在抨擊某運動時說:“近閱坊間之出版物,間有主張破除舊有倫教,毀裂吾國固有學,以期改造一新社會者。……青年學子,根植薄弱,驟睹新奇之說,易啟混淆之心,于操行學業前途極有關系。”這段材料從側面反映了該運動的積極影響,其中不包括
A.破除舊有倫教,沖擊儒家思想 B.變革字語言,沖擊封建學
C.提倡民主共和,抨擊君主專制 D.動員青年學子,革除社會舊弊
6.五四運動期間發生的部分大事如下:5月4日,北京學生火燒趙家樓被捕;5月6日,北京商會要求釋放被捕學生,抵制日貨;5月28日,天津商會公布提倡國貨辦法;6月5日,上海學生邀請商會致電大總統、國務院;6月6日,上海華商電車公司工人罷工,南京罷市、寧波罷市。據此,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有①青年學生成為運動的先鋒②資產階級對學生運動給予有力支持 ③各階級聯合領導了五四運動 ④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中國近代史上,中國教育界曾有過一次“奇特”的現象:在校大學生在一年時間里流失了一半,教師則減少三分之一,剩余的則向西部、南部遷移。出現這一現象是因為
A.北伐戰爭勝利 B.國共十年對峙
C.日軍全面侵華 D.全面內戰爆發
8.毛澤東在給朱德、劉少奇的一封信中寫到:“陳謝縱隊本月休整……協同邊區兵團開辟西北局面!瓥|自殲七十四師后,局面已穩定,現正計劃新的攻勢作戰。劉鄧本月休整,準備月底出擊……。”該信件寫于解放戰爭中的
A.戰略反攻開始前夕 B.戰略決戰開始前夕
C.北平談判開始前夕 D.渡江戰役開始前夕
9.以下是反映1922??1923年中國社會婚姻狀況的調查表,對表中現象理解正確的是
被調查者類別人數自訂婚、或愿意自訂婚人數及占比
人數占比
社會各階層
共835人已婚者395215%
已訂未婚者1302015%
未訂婚者31527386%
其他95//
知識女性共
160人已婚者401435%
未訂婚者1207562.5%
①自訂婚姻成為流行趨勢②知識分子婚姻觀念超前③父母包辦婚姻現象杜絕④婚姻呈現新舊交替的時代特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應以有計劃有步驟地恢復和發展重工業為重點,例如礦業、鋼鐵業、動力工業、機器制造業、電器工業和主要化學工業等,以創立國家工業化的基礎。同時,應恢復和增加紡織業及其他有利于國計民生的輕工業的生產,以供應人民日常消費的需要。”建國初期,最先提出這一方針的獻是
A.《新民主主義論》 B.《論十大關系》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11.1985年1月,國家決定把長江三角洲開辟為經濟開放區,1988年4月又決定擴大該開放區的范圍。國家作出該決定的主要目的是
A.建設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
B.配合浦東開發的進程,發揮其龍頭、輻射作用
C.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樹立外向型經濟的排頭兵
D.深化對外開放,促進本地區經濟發展并帶動內地開發
12.公元前5世紀,雅典戲劇創作進入繁榮時期。涌現出大量的劇作家和作品,塑造了大
量的英雄人物,刻畫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吸引了大量觀眾,成為盛極一時的化現象。這一現象發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希臘境內多,天然良港眾多 B.雅典民主發展,統治階級提倡
C.眾多城邦出現,新的階層崛起 D.教育高度發展,惠及廣大民眾
13.某航海家根據馬可•波羅對亞洲東西寬度的估計(一個過高的估計),及其關于日本距亞洲大陸有1,500哩的報告(一個極為過高的估計),以及托勒密對地球周長的估計(一個過低的估計),推斷出分隔歐洲和日本的海洋寬不到3,000哩。據此,這位航海家決定
A.繞過非洲到達亞洲 B.向西航行到達美洲
C.穿越地中海向東航行 D.橫穿大西洋到達亞洲
14.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說:“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從永恒的定律,而有一個小動物,五尺高,卻可以不把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為所欲為,那就太奇怪了!边@段材料表明啟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A.在自然科學的直接指導下進行 B.受到近代自然科學成就的影響
C.符合自然界存在的永恒定律 D.有利于自然科學的確立與發展
15.1742年,輝格黨領袖、內閣首相羅伯特•沃爾波,因失去了下院多數的信任而被迫率內閣集體辭職,此后,“內閣失去下院多數信任必須辭職”就成為英國一種不成的制度。這一制度有利于
A.進一步增強內閣首相的權力 B.防止國家元首專制獨裁
C.形成內閣對議會負責的關系 D.協調內閣與國王的關系
16.1971年,蘇共二十四大的一份報告提出:“黨中央委員會和蘇聯政府的出發點是:指令性計劃是主要的和有決定意義的……我們要批駁主張用市場調節作用取代國家集中計劃的主導作用的各種錯誤觀點!边@段材料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
A.開始沖擊斯大林模式 B.未能突破原有體制
C.遵循了經濟發展規律 D.被迫轉向政治領域
17.1934年,美國各地罷工持續不斷,并打破行業的界限,深入到過去很少發生罷工的諸如汽車工業、紡織工業等大批量生產的工業部門。這一現象表明
A.新政未取得任何進展 B.新政犧牲了工人利益
C.企業破產大量的增加 D.新政未使工人擺脫困境
18.2012年3月13日,美國、歐盟和日本計劃就中國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向世貿組織提交正式訴訟,控訴中國限制稀土出口,試圖為其本土制造商降低成本。中國正在準備積極回應。針對這一貿易糾紛,根據世貿組織的宗旨與原則
A.中國應取消針對稀土出口的種種限制
B.中國應運用貿易壁壘保護本國經濟利益
C.世貿組織應協調與緩和貿易雙方的矛盾
D.美、歐、日應在國際市場上另尋稀土資
19.下面是兩幅不同時期的歐洲政治形勢圖,其共同之處在于

圖一 圖二
A.體現歐洲在多極化格局中的地位 B.反映了當時的歐洲政治格局
C.反映了歐盟成為重要的區域集團 D.說明了歐洲安全遭到美蘇的威脅
20.“對平庸丑陋的現實強烈不滿,著重內心世界,寫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強調作家創作的絕對自由,并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從作家的主觀出發認識現實,反映現實!狈线@一學思潮的作品是
A.《人間喜劇》 B.《巴黎圣母院》 C.《大衛•科波菲爾》 D.《老人與!

二、非:本大題共4題,滿分60分,包括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其中第21題-第23題為必做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24題為選做題,共4題,考生只能選做兩題,多答無效。
21.(14分)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國農業明演進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伴隨著工業明的興起,儒家思想在現代化進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促成中國明的內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許是通稱為儒家學說的道德準則和學、思想方面的遺產。它主要由孔子的經過后代人修改和潤色的教誨組成!鬃拥膭撔略谟谔岢隽苏位旧鲜莻倫理問題這樣一種觀念。既然社會的和諧全靠有德行的統治者為其臣民提供福利和幸福,所以,他沒有區分政治和倫理。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孔子之學原本脫胎于與專橫暴虐的早期王朝和等級森嚴的宗法制度相匹配的殷周主流化,其基本宗旨是維護“天無二日,士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的社會政治制度……近代以,儒學對思想觀念現代化的阻滯作用十分明顯。在求新求變、救亡強國思潮不斷涌起的時候,許多固執儒家政治價值的保守派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孔教阻擋新的化洪流。
——張分田等《應當嚴禁以行政手段推動“少兒讀經”》
材料三 如果沒有長期以形成的多民族統一的中華民族化的自我認同,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就會在全球化浪潮和現代化過程中被“化”掉……從歷史上看,儒家曾不斷吸取周邊各民族的化、豐富自身!寮一粌H是農業明的產物,也是華夏族群的精神形態……作為民族的意識與心理,儒家化在今天仍是活著的。
——郭齊勇《儒家化與中國現代化》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代和宋代是如何“修改和潤色”儒家學說中的“道德準則”的?(3分)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近代以,儒學對思想觀念現代化的阻滯”。 (3分)
(3)材料一、二認為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據材料分別說明。(6分)
(4)據材料三,你認為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儒家化應怎樣體現自身的社會價值?(2分)
22.(13分)
美國科技史學家內森•羅森堡在《技術與美國經濟的增長》一書中寫道:“當19世紀美國開始工業化的時候,它是踏上了一條大不列顛早已指明的道路。”美國崛起后又對歐洲產生了深遠影響。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歐化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政治統治或化滲透。它還包括實際的生物取代即一個民族對另一民族的有形的取代……帶著他們的政治制度、謀生方法和化傳統蜂擁而入,占據了土著居民的領土。因此,隨海外地區種族上的歐化而的必然是政治、經濟和化上的歐化。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事實的真相是這樣的,歐洲今后三年到四年的對于國外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主要是從美國——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以她現今的能力是無法支付的而必須獲得巨大的額外的幫助,否則她將面臨經濟、社會和政治的惡化這么種非?膳碌臓顩r。
——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1947年)
請回答: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當19世紀美國開始工業化的時候”,歐洲現代化在政治、經濟和思想上的主要表現。(3分)
(2)近代以,歐美之間聯系已日益密切。試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評述材料中的觀點。(10分)
(要求:觀點理解準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23.(13分)
中國政府歷重視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為地區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印度繼承英國在西藏的特權,經營西藏的郵政、電報、電話,并在西藏設有12個驛站,在亞東和江孜等交通要地駐有印度軍隊。西藏解放后中國政府對印度的這些特權,原則上堅決主張廢除,而在做法上采取了適當的步驟。對于不損害中國主權而合乎西藏實際需要的慣例,則在平等互惠基礎上暫允許其保留。
——謝益顯《中國外交史》
材料二 中印兩國之間的問題并不是很大……無非就是一個邊界問題!词挂粫r解決不了,可以先放一放,在貿易、經濟、化等各個領域還可以做很多事情,發展往,增進了解和友誼,雙方合作仍然有廣闊的前景!疫設想,有些國際上的領土爭端,可以先不談主權,先進行共同開發。這樣的問題,要從尊重現實出發,找條新的路子解決。
——《鄧小平選》第三卷
材料三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擺脫了“左“的思想束縛,鄧小平同志又總結歷史,正視現實,對國際形勢和時代特征作出科學判斷,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這一論斷……精辟地揭示了當今時代特征的本質,深刻地反映了當今國際關系的基本內容,正確闡明了我國所處的國家大環境。
——戴秉國《鄧小平外交思想與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對外工作的歷史性調整與開拓》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為改善與印度的關系,中國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關于中印問題,材料二中的鄧小平提出了怎樣的外交新思維?據材料三說明原因。(4分)
(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新時期中國政府為適應國際形勢的變化開展的外交活動具有哪些特點?試分別舉例說明。(4分)
(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新中國外交準則的基本認識。(3分)

24.【選做題】本題包括A、B、C、D四小題,請選定其中兩小題,并在相應的答題區域作答。若多做,則按作答的前兩小題評分。
A.【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建立公平公正的社會是人類千百年的不懈追求。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但現在必須防止這種使自由的雅典人變為奴隸的情形重演。這一點,首先是通過普遍實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締結以債務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債務契約而做到的。……至于其他方面,梭倫把公民按照他們的地產和收入分為四個階級……只有三個上等階級的人才能擔任一切官職;只有第一階級的人才能擔任最高的官職。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
材料二 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斗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戮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瓰樘镩_阡陌封疆,而賦稅平。
——《史記•商君列傳》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分別概括梭倫改革和商鞅變法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會秩序建立的措施。(4分)

(2)據材料一、二,分別指出兩場改革在建立社會公正秩序方面的不足之處。(2分)

(3)如何劃分社會等級,往往體現了一個時代的明發展程度。試概括兩場改革劃分等級的標準分別是什么?(2分)

(4)對于創建公平公正社會,你從上述材料中能得到怎樣的啟示?(2分)

B.【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0分)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杰出人物的活動影響巨大,杰出人物也由此成為眾人評說的對象。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們的時代,有許多人懷著巨大的敬意回憶起克倫威爾,它是一個虔誠的為了國家的自由而奮斗的戰士。
——納薩爾尼•克魯奇《克倫威爾的歷史》
材料二 (克倫威爾)那么畢竟他在歷史面前是一個以獨裁和軍事統治者的面貌而出現的,他作為士兵和政治活動家的全部品質,卻是和英國人民的天性永不協調的。
——丘吉爾《英國民族的歷史》
材料三 歷史傳統在法國農民中間造成了一種迷信,以為一個名叫拿破侖的人將會把一切失去的福利送還他們。于是就出現了一個冒充這個人的人,而他冒充為這個人,只是因為他——取名為拿破侖……這個人成了法國的皇帝。侄兒的固定觀念實現了,因為這個觀念是和法國社會中人數最多的階級的固定觀念一致的。
——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請回答:
(1)材料一、二對克倫威爾分別作出了怎樣的評價?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作出這樣評價的合理之處。(4分)

(2)拿破侖侄兒因為取名為拿破侖而得到法國農民的支持,這反映了法國農民對拿破侖具有怎樣的情懷?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種情懷產生的歷史原因。(3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有什么共同的局限?據此,你認為我們糾正這種局限的主要方法是什么?(3分)

C.【探索歷史的奧秘】(10分)
三星堆遺址出土了豐富的珍貴物,引起了世人的廣泛關注,也出現了激烈的爭論。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銅樹上的花鳥 三星堆祭祀坑中的象牙
材料二 江浙一帶的史前良渚化的大墓中,有儀仗玉質附件出土。包括玉戚、玉冒、玉墩等。以“秘”相連,即成一件長68厘米,有柄首飾和柄尾的完整玉器。《海經•海外北經》,就有“夸父追日,棄其杖,化為鄧林”之說。蜀氏自區,用杖助力,更是一種必要的器具。至今,四川劍門藤杖,仍馳名中外。我國歷代王朝,都有賜杖與老臣的慣例。
──劉少匆:《三星堆化探秘及〈海經〉斷想》
材料三 北京大學考古博學院副院長孫華教授認為,三星堆明有它自己本身的傳承,在其發展過程中確實加入了一些和以前化不一樣的新東西。但從目前的情況說,還看不出外的痕跡。從大型的青銅器和祭祀器皿看,主要還是自中原的夏商。用玉和用金是中西化之間的最大差異。三星堆出土的玉器遠遠比西方發現的要好。黃金器只是發現了極少的一部分,比如說金杖,都是比較小的器物!嵌寻l現的物主要偏重于玉石,是東方傳統,不是西方傳統,它仍然屬于中國的玉石化圈。
——《中國三峽建設》:《三星堆:七大謎團誰人解?》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三星堆古蜀國的宗教特性的物。(4分)

(2)有學者認為“金杖是一種外化,自西亞或埃及”,依據材料二、三加以批駁。(4分)

(3)據材料三,三星堆化的說明了什么問題?(2分)

D.【世界化遺產薈萃】(10分)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達拉宮……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建筑。它由白宮和紅宮及其附屬建筑組成。布達拉宮自公元17世紀起就成為達賴喇嘛的冬宮,象征著西藏佛教和歷代行政統治的中心。優美而又獨具匠心的建筑、華美絢麗的裝飾、與天然美景間的和諧融洽,使布達拉宮在歷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幾分豐采。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遺產學研究交流中心《世界化與自然遺產手冊》
材料二 布達拉宮,是藏族勞動人民的一個偉大創造,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同時,也是藏漢民族團結、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據《五世達賴靈塔目錄》記載,僅修建紅宮,就動員了將近7 000名技術工匠和烏拉差役參加勞動。清朝廷還特派漢族技術工匠進藏參與施工。
──《西藏風物志》
材料三 1984年6月17日午夜時分,布達拉宮頂層的強巴佛殿因電線短路起火,殿內物和佛經付之一炬,殿堂燒毀了一半。宮殿內部,木制的梁柱險情四伏,蟲蛀腐朽、扭曲斷裂的情況比比皆是。由于大量使用本地出產的極易遭蛀蝕的藏青楊作為木料,一些主要殿堂內甚至有超過10%的柱子處于重度腐蝕狀態……用花崗巖石塊和黃土砌成的地壟墻越往深處越窄,越發陰暗潮濕,并且其中堆滿了垃圾。雖然布達拉宮沒有經歷過強震,但在地震活動頻繁的青藏高原,地震波反復的擾動已經在宮殿的石墻上到處留下了痕跡。
——王彬《布達拉宮:永不終止的修繕》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概括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布達拉宮列為世界化遺產的理由。(3分)

(2)據材料三,概括布達拉宮保護面臨的主要威脅。(4分)

(3)依據上述材料,說明我們應該如何保護世界化遺產?(3分)


南通市2012屆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
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本大題20題,每題3分,共60分。
1.A 2. C 3.C 4.B 5.C 6.B 7.C 8.A 9.C 10.D
11.D 12.B 13.D 14.B 15.C 16.B 17.D 18.C 19.B 20.C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滿分60分。
21. (14分)
(1)漢代:董仲舒提出“三綱五常”;宋代理學家:道德自律(把倫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宋明心學;強調內心反省。(3分)
(2) 鴉片戰爭以后,封建頑固勢力反對學習西方(如答洋務派利用儒家思想維護封建統治同樣給分);維新變法期間,封建頑固勢力反對變法,極力維護封建專制制度;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等借儒學之名,維護獨裁統治。(3分)
(3)材料一:積極影響。說明:是中國明內聚性的最重要因素;政治與倫理合一,維護社會和諧。(3分)材料二:消極影響。說明:維護封建政治制度;阻礙思想觀念現代化。(6分)
(4)與時俱進,不斷豐富自身內涵;發揮積極的精神引領作用,增強民族的自我認同感。(凡能從儒家化自身社會價值角度闡述,言之有理者酌情給分)(2分)
22.(13分)
(1) 主要表現:政治:資本主義代議制確立與發展;經濟: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工業革命逐步擴展);思想: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廣泛傳播。(每點1分,共3分)
(2)評分標準:
一等(10—8分)
①觀點科學、準確;②合理引用史實,從兩方面評述;③論證充分,邏輯嚴密,表述清楚。
二等(7—4分)
①觀點明確;②合理引用史實,從一個方面評述;③論證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3—0分)
①觀點不明確、不正確;②未引用史實或引用史實不完整;③論證欠說服力,表述不清楚。

等 級觀 點史 實
論證


內 容分值內 容分 值
一歐美社會發展相互推動3歐洲對美洲的侵略推動了美國的進步(如歐洲給美國帶勞動力、啟蒙思想、資本主義政體等);也推動了歐洲的發展(如為歐洲提供了資本原始積累等)。
馬歇爾計劃促使歐洲經濟復興,也為美國提供了廣闊的海外市場。6 (1)歐洲對美洲的侵略(1分):對美國、歐洲的影響史實各1分。
(2)馬歇爾計劃(1分);對美國、歐洲的影響史實各1分。
(列出其它史實,符合題意者,同等給分,下同。1
二歐洲歷史推動美國發展2歐洲移民提供了勞動力;傳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啟蒙思想、資本主義政體等。4(任意兩
點2分)
兩種觀點可任選其中一種作答
1
美國歷史推動歐洲進步219世紀晚期以美國科技創新推動歐洲發展;馬歇爾計劃促使歐洲經濟復興。4(每點
2分)1
三觀點不明確0史實不完整、不準確。3(寫出某一方面史實得1分,總分不超過3分)0
23.(13分)
(1)措施:對于印度在西藏的特權原則上反對,具體做法上允許保留部分,適當讓步;1953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分)
(2)新思維:擱置爭議、共同開發。(2分)原因: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2分)
(3)特點及舉例:①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外交活動:如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等。②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如在上海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非正式領導人會議。③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如主導建立上海合作組織等。(特點、舉例各1分,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得分)(4分)
(4)認識: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維護世界和平;保障國家利益。(其它言之有理者,酌情給分。)(3分)
24.
A.(1)材料一:廢除債務奴隸制;實行財產等級制,財產越多權力越大。(2分)材料二:按軍功授爵;平均賦稅。(2分)
(2)材料一:沒有充分照顧到下層平民利益;材料二:保留奴隸制。(2分)
(3)標準:材料一按照財產劃分等級;材料二按照軍功大小劃分等級。(2分)
(4)啟示:要充分考慮到社會大多數人的利益訴求,協調社會各階層的矛盾。要優化公平社會標準,促進社會進步。(2分)
B.(1)材料一:肯定——因為克倫威爾領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專制王權,推動政治民主化進程;(2分)材料二:否定——因為克倫威爾解散議會,堅持獨裁、專制。(2分)
(2)情懷:迷信,愛戴、盲目崇拜。(2分)原因:由于拿破侖對法國歷史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答維護農民利益也可給分)。(1分)
(3)局限:片面。正確:全面、辯證,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評價。(3分)
C.(1)說明:青銅樹、祭祀坑、青銅神像群、金杖。(4分)
(2)批駁:《海經》中就有使用杖的記載;江浙一帶的史前良渚化的大墓中,有玉杖出土;蜀氏自區,用杖助力,至今,四川劍門藤杖,仍馳名中外。我國歷代王朝,都有賜杖與老臣的慣例。(4分)
(3)說明:中華明自古以是由我國各地域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流是多元的。(2分)
D.(1)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建筑;建筑優美、裝飾華美、與天然美景間的和諧融洽;是藏漢民族團結、化交流的歷史見證。(3分)
(2)物管理薄弱;建筑材料有缺陷;人類排放垃圾;地震的破壞。(4分)
(3)增強物保護意識;國家重視管理;加強環境保護;應對自然災害等。(任意3點3分,其它言之有理者酌情給分,滿分不超過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6512.html

相關閱讀: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