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總復習文化傳承與創新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10時 化傳承與創新
誦讀經典與圣賢同行
有的中小學在程實施中沒有認真開設地方程《傳統化》,有的地方和學校在開展相 關專題教育活動特別是開展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時,對誦讀活動的內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別不夠,致 使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學 校,造成了很壞的負面影響。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組織以頌揚傳統化為內容的專題教育活動,要廣泛征求意見,慎重選擇學習誦讀內容。原則上應以地方程《傳統化》規定的學習篇作為誦讀的主要內容,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知識鏈接
1.利用化生活知識,分析東省教育廳要求慎重選擇學習誦讀內容的原因。
(1)誦讀的內容中有先進和落后、健康和腐朽之分,先進、健康的化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人們全面發展。
(2)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化的特定功能。在中小學的誦讀活動中,應選擇、傳遞優秀的化。
(3)科學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是相統一的。慎重選擇誦讀內容,有利于當代中小學生提高知識涵養,培養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
2.結合東教育廳的通知,說明如何對待傳統化。
(1)面對傳統化,要辯證地認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 為今用。
(2)對于傳統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加以改造或者剔除。
針對訓練
1.東省教育廳日前發出通知,要求中小學開展經典誦讀時加以甄別,尤其不可要求全背誦《三字經》等。對傳統啟蒙讀物的正確認識是( )
①傳統啟蒙讀物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②對傳統啟蒙讀物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③傳統啟蒙讀物是傳承傳統化的重要載體
④全背誦就是對傳統啟蒙讀物的全盤肯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④
解析:選A。對待傳統化不能全盤肯定,要批判繼承,④錯誤。啟蒙讀物是化的載體,對人的影響深遠持久,故選A項。
2.《弟子規》依據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兒童為人處世的規范,是我國傳統道德化經典。對待《弟子規》的正確態度是( )
A.按照傳統,承襲規范 B.兼收并蓄,為我所用
C.批判繼承,推陳出新 D.立足經典,發展實踐
解析:選C。兼收并蓄,為我所用是針對外化。排除B項。對待《弟子規》不可能承襲規范,要批判繼承、推陳出新,故選C項。A、D項明顯錯誤,應立足實踐,繼承和發展經典化。
高考展示
例1:(2011•北京•24)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的重要內容。三年,當地政府積極修復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化遺產,重視培養羌繡、羌笛演奏等傳統藝術 的新傳人,鼓勵編排《羌魂》等原生態歌舞作品。災后恢復重建之所以重視繼承傳統化是因為
①傳統化是民族精神的結晶
②傳統化是化創新的泉[
③沒有化的繼承,就沒有化的積累
④傳統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傳統化的繼承這一知識點。民族精神是民族化的結晶,①表述錯誤。社會實踐是化創新的泉,②說法不正確。傳統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化。沒有化的繼承,就沒有化的積累。 傳統化具 有鮮明的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過程中創造的,具有 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③④正確。故選D。
例2:(2011•安徽•8)中國既是茶的故鄉,又是茶化的發地。人們在長期的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禮、茶藝、茶道和茶理等在內的獨具特色的茶化。茶化的發展不斷豐富著中華化,成為中華化的一朵奇葩。這說明
①化引導和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
②實踐是化創新的泉和動力
③人民群眾是化創造和發展的主體
④各民族化共同構成中華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該題考查學生對化產生、化發展知識的理解。題干表述的是茶化與中華化的關系。①反映化的作用,與題意不符合;②③正確反映化的產生、發展;④表述的是中華化,與題意不符合。故選B。
例3:(2011•浙江•40)動漫大片《田螺 遺夢》是我國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國民間傳說,剔除了其中帶有迷信、頹廢、庸俗色彩的內容,突出了中國化和而不同的價值理念。作品制作運用了目前國際最高水準的動畫電影技術,注入了國際動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從而使作品更具國際口味。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動漫節和電影節,摘取了多個獎項,贏得了國內外的好評。
結 合材料,說明動漫大片《田螺遺夢》的成功體現了“化傳承與創新”中的哪些道理。
【解析】本題要求學生調動和運用“化傳承與創新”部分的知識分析材料,具體涉及化的繼承與發展、化創新、化的交流與傳播等知識點。答題角度為“化傳承與創新”。材料提供的關鍵信息《田螺遺夢》取材于中國民間傳說,體現了傳統化的繼承與發展;該作品的制作運用了國際最高水準的動畫電影技術,體現了化的創新;該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動漫節和電影節,體現了化在交流中傳播。將上述結論結合材料有條理作答即可。對“化傳承與創新”部分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扎實、不全面,作答時沒有結合材料都會導致失分。
答案:化在繼承中發展。該作品取材于中國民間傳說,突出了中國化和而不同的價值理念,體現了繼承對于發展的基礎性作用;l展的實質就在于化創新。該作品之所以能夠成功,在于對民間傳說的改編、采用國際最高水準的動畫電影技術,注入國際動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創新;诮 流中傳播。通過國內,國際兩個平臺,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傳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8468.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政治熱點求索真理的歷程探究復習
2012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導學案
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復習教案
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2012屆高考政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二輪總復習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