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高三統一質量檢測文科綜合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6頁。滿分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荚嚱Y束后,將答題紙交回。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等填涂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第Ⅰ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項:1.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涂在答題上,只答在試卷上無效。2.第Ⅰ卷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選擇題:共35題,每小題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3.某博物館有一文字殘缺的史籍,其中有一段內容是:“□曰丞相,□曰宰相,□設計相,至□則丞相廢!薄啊酢碧幦笔У奈淖謶撌 A.秦B.唐 C.宋D.明14.南宋士大夫袁采在其家訓《袁氏世訓》中強調:“人有田園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這從根本上反映出宋代 A.政府重視對土地兼并的抑制 。拢饨ㄍ恋厮接兄七M一步發展C.土地商品化的趨勢非常嚴重 D.租佃關系占據主導地位15.近代先進的中國人,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國的同時,都不盡照抄照搬,而是有所損益變通。其中孫中山領導建立的民主政體,對美國政體最為顯著的變通是 A.責任內閣的權力重心 B.三權分立的權力分配C.民主共和的政治體制 D.主權在民的民權原則16.《中國的近代化》一書寫到:“學生、平民和城市精英從中國沿海地區向內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進‘心理統一’的強大壓力,并加強了過去聯系微弱的中國社會各階層之間的認同感!边@里描述的是 A.國民革命調動了各階層人民的革命熱情 B.土地革命調動了各階層人民積極性C.抗日戰爭使中國文化中心發生轉移 D.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意識增強17.圖6是《1945—1949年中歐形勢圖》,對其理解準確的是 A.巴黎和會召開,民族國家獨立B.冷戰風云籠罩,造成分裂對抗C.美蘇操縱歐洲,北約華約對峙 D.德國實現統一,西歐走向聯合18.有學者專門研究過裙子與經濟的關系叫做“裙子經濟”,結論是:裙子的長度與經濟的發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長,經濟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經濟就越先進。以19世紀中期的英國為例,此時英國女性一改中世紀拖地長裙、行不露腳的式樣,褲裝和短裙逐漸流行起來。這一轉變充分說明了 A.發展,婦女思想解放 B.民主政治進步,女權意識增強C.工業時代到來,婦女角色改變 D.對外殖民擴張,婦女遠離故鄉19.德國是最早探索福利政策的國家。19世紀80年代,德國相繼頒布了《法定疾病保險》《法定事故保險》和《傷殘養老保險》等一系列法令,建立起當時堪稱世界典范的福利制度。德國取得這一成就的決定性因素是 A.國家統一的需要B.健全民主法制的需要 C.君主立憲政體的確立D.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的要求20.圖7是1957—1961年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狀況(單位:萬噸),對該階段理解正確的是 ①“左”傾錯誤對經濟發展造成影響 ②對“左”傾錯誤的糾正還沒有進行③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出現嚴重失誤 ④自然災害是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某校校本課程“中國走向現代化的艱難歷程”擬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第二單元,救亡圖存,君主立憲;第三單元,民主共和,三民立憲;第四單元,……;第五單元,柳暗花明,以俄為師。其中,第四單元的主題應是 A.五四精神,旗幟高揚 B.欲變社會,先變思想C.國共合作,國民革命 D.武裝割據,開創新路22.歷史研究強調“論從史出”。下列選項中,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史實結論A在半坡遺址出土的一個陶罐里,保留有白菜種子我國是世界上很早就種植蔬菜的國家B伏爾泰倡導的開明君主制為1787年憲法的制定奠定了理論基礎C18世紀中期,英國工業發達,約50%的工業產品銷往國外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D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開始啟動23.在中外歷史上,大國、強國先后崛起。如戰國末期的秦國,18世紀的英國,19世紀以來的美國,19世紀末的日本和1978年以來的中國。它們的發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卻驚人的一致。它們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制度創新 B.武力掠奪 C.和平崛起 D.民主強國、38.(24分)歷史圖表包含了多種信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圖表一 中國和歐洲人口對比統計圖( 圖例: )圖表二 舊航路圖表三 新航路圖表四 中國和歐洲的生產總值(GDP)在世界總產值中所占份額(單位:%)年份中國歐洲182032.426.6189013.240.3(1)據圖表一,指出中、歐人口呈現出怎樣的發展趨勢,(4分)并結合明清時期民眾衣、食結構方面的變化,說明中國明清時期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4分)(2)比較圖表二、三,提取兩項有關新舊航路歷史變遷的信息,(4分)新舊航路的變遷說明了什么?(2分)(3)據圖表四,分析中、歐GDP在世界總產值中所占份額變化的原因。(6分) (4)據以上材料和分析,概括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4分)39.(22分)古代中國的百家爭鳴、近代西方的文藝復興和中國的啟蒙運動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運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尚儒學,是儒學的發展基地;齊地學術較為龐雜,陰陽五行學、道家之學、儒學都相當發達,楚地道學與詞賦最具特色;三晉以法家與游說之士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晉學術。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論,則以關東的齊魯三晉鄭衛周等地最為興盛。 ——摘自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材料二 文藝復興主要是一場文化運動。強調對希臘羅馬經典的研究以及對個人成就的贊揚。它最早出現在14世紀的意大利。隨后遍及歐洲大地,成為l4世紀摧毀中世紀舊結構的“災難”。……她將歐洲從中世紀引向了近代世界!つ崴?謝爾曼 《全球視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材料三 中國的啟蒙運動具有與歐洲啟蒙運動迥異的特點。如果說歐洲啟蒙運動是一場以個性自由為主的人文啟蒙運動,那么中國的啟蒙運動則是一場旨在國家富強的現代化啟蒙運動!袊鴨⒚蛇\動是救亡的現代化運動的步驟。 ——鄭大華主編《民國思想史論》(1)據材料一,指出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學術文化發展的主要特點,并指出這一現象在中國古代發展史上的歷史地位。(8分)(2)據材料二,概括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特點。(4分)(3)據材料三,概括中國啟蒙運動的特點,(2分)并指出導致這一特點的主要原因。(4分)(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人類歷史上思想解放運動一般規律的認識。(4分)【選做部分】45.(10分)【歷史——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伯兄(康有為)規模太廣,包攬太多,同志太孤,當此排者、忌者、擠者、謗者盈衢塞巷……安能有成?弟私竊深憂之。 ——康廣仁《致易一書》材料二 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共計發布各種變法詔令184條,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對此,時任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指出:“他們把足夠幾年吃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美]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1)結合所學知識,導致維新派“同志太孤”的主要變法措施。(4分)(2)據材料一、二,指出維新派變法的失誤之處,(4分) 并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示。(2分)46.(10分)【歷史——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以下是選自法國《人權和公民權宣言》的一段文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組成國民議會之法國代表們認為,無視、遺忘或蔑視人權是公眾不幸和政府腐敗的唯一原因,所以決定把自然的、不可剝奪的和神圣的人權闡明于莊嚴的宣言之中。……第一條:“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钡谌龡l:“整個主權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國民。任何團體、任何個人都不得行使主權所未明白授予的權力!钡诹鶙l:“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全國公民都有權親自或經由其代表去參與法律的制定。法律對于所有的人,無論是施行保護或處罰都是一樣的!钡谑粭l:“自由傳達思想和意見是人類最寶貴的權利之一……”第十七條:“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1)據材料概括《人權和公民權宣言》關于人權和公民權的主張,(4分)這些主張在當時有何進步意義?(2分)(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仿照示例續寫內容。(4分)【示例】頒布《獨立宣言》的主要目的是為北美獨立確立合法的理論依據,因此側重于譴責英王侵害北美人民天賦權利的罪行。【仿寫】頒布《人權宣言》 47.(10分)【歷史——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以下是選擇日本天皇《停戰詔書》(1945年8月15日)的一段文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帝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亦為……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越粦鹨詠怼瓚鹁植⑽春棉D,世界大勢亦不利于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真未可逆料!穗匏燥喠畹蹏邮苈摵瞎嬲咭。 請結合所學知識駁斥材料中日本對美英兩國宣戰的理由(4分)并分析日本被迫接受聯合公告的原因。(6分)青島市高三統一質量檢測文科綜合歷史部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第Ⅰ卷(必做,共44分)選擇題:共11小題,每小題4分,共4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3.C 14.B 15.A 16.D 17.B 18.C 19.D 20.C 21.B 22. A 23.A第Ⅱ卷(必做46分+選做10分,共56分)【必做部分】38.(24分山東省青島市2015屆高三3月統一質量檢測 文綜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91809.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