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三政治政治生活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會考復習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政治生活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會考復習學案
一、基礎知識填空
(一)人民民主專政: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1、我國的國家性質(a)
(1)國家的產生: ;國家的本質: ;國家的根本屬性是 。
(2)我國的國家性質:①人民民主專政的領導階級是 ②人民民主專政的階級基礎是
。
2.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和特點(b )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 。最大特點是
。
3.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c )
(1)人民民主的廣泛性: A.民主權利的廣泛性 B.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 、 和 的保障,人民能夠自己管理國家,也表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 。
注:我國的民主與專政是辯證統一的。 A. 民主是專政的 ;專政是民主的
4、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性 (b) 
(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作為 之一,已被寫入我國 ! 
(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 政治保證! 
(3)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在新的歷史時期有了新的要求:4點  
(二)政治權利和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
1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b) 
① 。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行使這個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的 和
。② 。這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 ,是 的具體體現。
③ 。是指公民有監督 的權利,它包括 、 、
、 和 等。
2、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b)
公民應該履行的政治性義務:①     ;②      ;
③     ;④        。
3、參與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怎樣正確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d)
(1)堅持 的原則:表明我國公民平等地 ,平等地 ,平等地 。
(2) 的原則:①關系:權利和義務是 的,二者 。②要求:權利和義務在法律關系上是 而存在的,權利和義務都是 的手段和途徑。②要求:一方面要樹立 意識,珍惜 ;另一方面要樹立 意識自覺履行 。
(3)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 的原則:①關系:在我國,國家與公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
。 ②要求:公民在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時,要把 和 結合起。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產生矛盾時, 要服從 ,這是公民 的表現。
(三)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
1、不同選舉方式的優點和局限性(a)
選舉方式: ①選民的角度——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 ②候選人的角度——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
其中 選舉可以比較充分考慮 ,但限制了 ,影響
。 選舉提供選擇的余地大,被選舉人形成相應的競爭,有助于 。
2.選擇不同選舉方式的制約因素(b)
①采取什么樣的選舉方式要根據社會 、 、選民的 等具體條確定。
②我國選舉制度的發展歷程表明必須體現 ,并與 、 狀況相適應。
③我國將在相當一希時間內采取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 和 相結合的選舉方式。
(四)民主決策:作出最佳的選擇
1、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b)
① 制度:有利于決策機關了解社情民意,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決策的積極性和熱情。
② 制度:有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③ 制度:有利于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民參與度;④ 制度:聽證于民是為了決策利民
2、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重大意義(c)
公民通過各種渠道、采用多種方式參與決策過程,是推進決策 、 的重要環節。
①對決策者而言:有助于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 性;有利于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 性。
②對公民而言:有利于促進 ,推動決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 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 。
(五)民主管理:共創幸福生活
1、基層民主自治的形式 (b) :實行 和 ,是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人民當家作主 。
注意: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不是國家機關,不履行國家職能,而是 組織。
2、基層民主自治的意義(b):實行 ,以擴大 ,是
的實踐,也是發展 的基礎性工作。
(六)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
1、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方式和渠道(b)
包括: 制度、 制度、 制度;此外,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都是近年出現的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新方法。其中, 監督以其透明度、威力大、影響廣、時效快等特點,在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2、公民負責地行使監督權的意義和要求(c)
(1)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有利于改進 ;也有利于激發
。
(2)要求:公民在行使監督時,①一方面要敢于 ,勇于 ,另一方面必須采取 方法,堅持 原則,不能干擾 。
★綜合探究:公民參與政治的基本要求是 。有序與無序的政治參與的區別:在于是否遵守 、是否 、是否 。
二、鞏固練習
(一)選擇題
1、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國家拿出數百億元人民幣用于抗震救災,及時幫助災區災后重建。國家這樣做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國( )
A.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B.共產黨是執政黨
C.綜合國力的增強 D.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
2、“以前,感覺國家很抽象、離我很遙遠;但現在,感覺國家很具體、很真實”,這是四川災區百姓發自內心的感言。在重大災難面前,國家“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生命,這彰顯了( )①我國“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 ②我國尊重和保障超階級的人權 ③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 ④黨認真履行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3、新中國成立以,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我國人權事業實現了歷史性發展。我國在尊重和保障人權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表明,在我國( )①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 ②人權高于主權 ③人民直接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 ④公民與國家之間是和諧、統一的關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人肉搜索”是近年在互聯網興起的一種以人找人、人問人為特征的資料搜索方式。它在滿足人們知情權的同時,也容易引起個人隱私的泄露。這告訴我們作為公民應( )
A.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原則 B.堅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
C.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 D.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
5.志愿者是北京奧運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 20 多萬的奧運志愿者和上百萬的社會志愿積極參加。龐大志愿者隊伍的出現凸顯了( )
A.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意識不斷增強 B.公民犧牲個人利益以服從國家利益
C.我國公民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 D.我國公民履行義務的意識不斷提高
6.新的醫改方案征求意見稿公布后,很多人反映看不懂,需配“說明書”。這啟示政府出臺要使用人民群眾讀得懂、聽得明的語言。因為這樣做有利于保證公民的( )①管理權 ②參與權 ③知情權 ④監督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08年6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到人民網,與網友在線交流;ヂ摼W已成為思想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我們要充分認識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社會影響力。這要求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這一新興媒體,因為它( )①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平臺 ②有利于黨和政府正確履行國家職能 ③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 ④有利于保證人民的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
A.①②③ B. ①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某市民發現,當地有關行政部門的個別工作人員沒有切實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于是打電話給該部門反映問題并提出建議。該市民行使監督權的方式是(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輿論監督制度 C、社會聽證制度 D、信訪舉報制度
9、公民通過互聯網、電話等方式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進行舉報,說明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意識不斷增強。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 )
A、必須對人民負責 B、吸取群眾意見 C、有序的政治參與 D、在媒體上提建議可不受法律約束
10.近年,一項新的“判后答疑”制度在十余個省市亮相,成為定紛止爭、當事人服判息訴的有效措施。在這種場合,群眾行使的政治權利是(  )
A.民主選舉權利 B.民主監督權利 C.民主行政權利 D.行政申訴權利
11.王彥是一名普通在校大學生,他在寫給河北省政府的信中提出,應加強對在校大中專學生“認識河北”的教育,結果他的建議果真變成河北省政府的決策并將在全省實施。王彥參與政治生活的途徑是 (  )
A.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B.通過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C.通過信訪舉報制度進行民主監督 D.通過專家咨詢制度進行民主監督
12.2009年10月15日,針對全運全跳水項目“金牌內定”的報道,國家體育總局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說明了事實真相,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這屬于 (  )
A.政府系統內部監督 B.人民政協監督
C.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監督 D.群眾通過法定渠道(行政復議等)監督
13.湖北孝感火藥車爆炸事、7•5事、黑龍江鶴崗煤礦瓦斯爆炸事故……在這些突發事中,有關部門都及時作了公開通報。重大突發事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開已成為各地工作的新亮點,其意義在于 (  )①最大限度實現公眾的知情權、監督權 ②通過全社會的監督構建強大的政府公信力 ③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④有效根除干群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到處推銷其民主,但事實上這種民主內含著一系列矛盾,如( )①理論上國家代表全社會利益與實際上國家保護資本特殊利益的矛盾 ②政治法律形式上的平等與社會經濟事實上的不平等矛盾 ③民主主體的多樣性與民主表達機制單一性的矛盾 ④代議制下局部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2010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新修改的選舉法規定,全國人大代表名額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相同的原則分配,將農村與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比例,由原的4:1改為l:1。這一修改的意義在于( )①從制度層面消除城鄉選舉差別 ②在立法和制定重大決策層面更好地維護農民的利益 ③拓寬農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渠道 ④保證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權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自1953年以,我國農村與城市每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的比例經歷了從8:1到4:1再到1:1的變化。這一比例的變化體現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更加廣泛②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進一步發展③選舉制度要與社會發展相適應④人大代表的選舉更具有平等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7、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新選舉法規定: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選舉委員會應組織候選人與選民見面,回答選民的問題。這些規定( )①體現了國家機構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選舉權 ③體現了差額選舉和等額選舉的結合 ④有利于選民了解和鑒別候選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某社區居民委員會的一名成員提出一個事關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議在社區活動中心內設立日間照料室,以幫助老年人解決生活困難。該方案應該( )
A.由居民委員會主任決定B.由居民委員會討論決定
C.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D.報請有關行政部門批準
19、某村在網上開辦的“村民博客”不僅方便了村民直接參與村委管理,而且創新了農村基層管理模式!按迕癫┛汀庇兄诖迕瘢 )
A.行使國家權利 B.行使民主權利 C.行使選舉權 D.履行政治性義務
20、某高一學生希望市政府有關部門在地鐵站跗近設置自行車停車點或租賃點,以方便市民出行。他表達這一意愿的方式可以是( )①過人大代表轉達 ②給“市長信箱”留言 ③撥打“市民熱線” ④向“新民晚報”反映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21、“人肉搜索”的出現,將網絡上傳統的不見人.不聞聲的信息搜索,轉變為人找人.人問人.人盯人.人查人的互動查詢和尋找拷問,可在很短的時間內將答案和真相公布于眾。但大家對參與其中的方式和其可能引發的后果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網絡是虛擬世界,網民什么話都可以說。請用《政治生活》的知識評析這一觀點。

22、材料一 張先生到勞動局辦事。他看到走廊上掛著一個關于公開辦事制度的公告牌。公告牌上清楚的寫著關于公開辦事內容、辦事程序、辦理時限、收費規定、辦事紀律、工作人員情況和舉報電話等內容。張先生說:“政府有這樣的規定,我們的心里踏實多了!
材料二 以下是某些貪官的語錄:原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說:“我當上副省長之后,就好象小貓關進了豬圈,天馬行空,去自由!痹枮I常務副市長朱勝說:“大家一輩子不要做貪官,我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為什么不斷會有熟悉的官員落馬?我感覺制度上漏洞還太多。”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請簡要回答公民可以通過哪些渠道和方式行使監督權?


(2)結合材料談談公民應當如何負責地行使監督權?


(3)結合材料談談公民積極行使監督權的意義?
1-5:ABCAD 6-10:BBDCB 11-15:ACADA 16-20:CCCBD
21、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言論自由是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之一。網民在網上充分發表個人的意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進步的表現。
②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一方面,公民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又要尊重他人權利。另一方面,公民也要樹立義務意識,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③要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網上言論不能觸犯法律法規,不能侵害他人正當利益。(2分)
22、(1)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此外還有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
(2)要敢于監督:要敢于斗爭,勇于行使監督權!∫婪ūO督:不能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不能借此制造事端,干擾國家機關的正常工作。
(3)有利于消除腐敗現象,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欣诰S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有利于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40617.html

相關閱讀: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2012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導學案
2012屆高考政治熱點求索真理的歷程探究復習
2012屆高考政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二輪總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復習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