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政治考點備考專項復習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考綱考點解讀】

明確考綱

(1)唯物辯證法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2)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聯系的普遍性

聯系的客觀性

聯系的多樣性

(3)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系統優化方法

程標準

了解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征,理解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理解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說明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及其指導意義,理解系統優化的方法。

備考指要

以主觀題形式出現?山Y合十七大關于改革開放30年歷史進程十個“結合”的寶貴經驗考查;結合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相協調考查;結合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進行考查。

【考點精講精析】

考點1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點

一、 知識梳理

1. 唯物辯證法

(1)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①唯物辯證法既是科學的世界觀,又是指導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②唯物辯證法既是關于世界普遍聯系的科學,也是關于世界永恒發展的科學。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

(2)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①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②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①唯物辯證法主張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形而上學主張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看問題。

②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泉和動力。

【易混點歸納】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

分歧的三個方面

基本觀點

根本觀點

具體事例

根本分歧

①聯系的觀點與孤立的觀點的對立

②發展的觀點與靜止的觀點的對立

③全面的觀點與片面的觀點的對立

唯物辯

證法

主張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承認矛盾

(1)“人能群,彼不能群”

(2)“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3)事物變化發展的原因:事物的矛盾性

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泉和動力

形而

上學

主張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看問題

否認矛盾

(1)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2)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3)事物中沒有矛盾

2.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1)聯系的普遍性

①聯系的含義: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②聯系的普遍性: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B.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C. 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聯系的客觀性

①含義: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②體現:自在事物的聯系與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

③聯系的客觀性的基本要求: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3)聯系的多樣性

①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

②表現:有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

③方法論要求:聯系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為轉移。

【誤區警示】

(1)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聯系又是有條的、具體的,聯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

(2)聯系是客觀的的,并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也就是說人可以創造聯系,但創造聯系是有條的,不能胡亂創造聯系。

3.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1)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①整體與部分是相互區別的。整體是事物的全局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整體和部分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

③方法論要求:我們既應當樹立全局觀念,還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

【易混點歸納】

關系

整體

部分

區別

內涵不同

事物的全局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

事物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

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

聯系

整體和部分又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①整體和部分相互依賴。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②整體與部分相互影響。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③整體和部分在一定場合下可以相互轉化

【友情提示】

(1)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是客觀事物普遍聯系的一種形式。

(2)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不同于整體功能與部分功能的關系。整體一定大于部分,但整體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第一種情形是,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當許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構成有機整體時,就會產生部分所沒有的新的整體功能;第二種情形是,當各部分以有序、合理、優化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種情形是,當部分以無序、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發揮,甚至相互抵消,使整體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①系統的基本特征:整體性、有序性、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②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A. 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B. 要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C要注意系統內部結構優化趨向。

③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

【友情提示】

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兩者都強調整體性、相互依賴性,但系統還強調層次性、有序性。系統屬于整體的一種情況,二者不完全等同;要素是部分的一種表現形式,二者也不能完全等同。更不能把整體和部分的關系與系統和要素的關系完全等同。

【】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圍其他事物聯系的。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聯系之網上的部分或環節,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征。把握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才能自覺地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

二、 典型例題

1.(2011?上海單科,21)毛澤東說:“沒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钡聡亩帕謩t認為“在事物中沒有任何矛盾”。這兩種觀點分歧的實質是( )

A. 唯物論和唯心論的根本對立 B. 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根本對立

C.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對立 D. 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根本對立

【解析】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泉和動力。A、B、D不符合題意,都沒有?示兩種觀點分歧的實質。

【答案】C

2.(2011?新標,19)我國每年生成的8億多噸秸稈的綜合利用率不高,絕大部分被廢棄。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稈的材質特性,另辟蹊徑,利用秸稈制造生態環保、結實耐用的板材,產品在國內外廣受歡迎,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該公司之所以能夠捕捉到他人通常視而不見的商機,是因為( )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聯系,把握其本質的聯系

②善于根據事物之間的固有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③尊重聯系的多樣性,重視發揮偶然聯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觀聯系,發揮創新觀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3.(2011廣東綜,33)某研究機構發表說,他們將14種酶、1種輔酶、纖維素原料和加熱到32攝氏度左右的水“一鍋燴”,制造出純度足以驅動燃料電池的氫氣。據此,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科技創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B.研究過程表明沒有世界觀指導的科研活動是可能的

C.該實驗是一種無意識活動到有意識活動的辯證發展過程

D.實驗之間的聯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解析】該題考查學生對聯系客觀性的理解。無論是自在事物之間的聯系,還是人為事物之間的聯系都是客觀的。A項表述錯誤,哲學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B、C兩項表述錯誤;D項正確反映了材料意思,即使人為事物的聯系也是客觀的。【答案】D

4. (2011浙江綜,28)考古學好比望遠鏡,可以讓我們遠望人類的起點和整個歷史,考古遺物則如同顯微鏡,可以讓我們透視具體的歷史事。這意味著( )

①沒有對個體的透視整體就難以把握 ② 沒有對整體的理解個體就無法認識

③沒有實踐認識就沒有 ④ 沒有認識的指導實踐就不能深入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該題考查學生解讀和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分析材料可知,考古遺物,可以讓我們透視具體的歷史事,通過對個體的認識可以透視整體,故①正確;②不符合題意;考古遺物是實踐活動,故③正確;④表述不準確。

【答案】C

5.(2011天津綜,1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表 中國與世界部分經濟指標對比

三大產業結構比例(2009年)

研發經費占GDP比重

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2008年)

中國

10.6:46.8:42.6

1.7%(2009年)

世界平均

3:28:69

2.21%(2007年)

以各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計算。

材料二 1978年至2010年,我國GDP總量從3645億元增長到397983億元,年均增長9.87%!笆濉币巹澊_定我國年均經濟增長率為7%。溫家寶總理對此曾指出,“7%的發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實現有質量和效益的7%的增長速度,并非是一容易的事情!

實現有質量和效益的7%的經濟增長是一個系統工程,用系統優化的方法說明怎樣實現這一目標。

【答案】①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②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立足整體,統籌考慮產業結構,環境等諸多要素;③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經濟運行秩序;④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不斷優化組合影響經濟發展的各要素,以實現系統的更大功能。

6.(2011安徽綜,37(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011年初,隨著“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國家的熱播,“中國形象”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

話題 品牌是國家形象的名片

在現實生活中,提到奔馳轎車,人們會想到德國制造業的高品質;提到海爾電器,人們就會聯想到中國商品的高性價比……知名品牌不僅能使企業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國家形象。這表明企業知名品牌在提升國家形象中具有獨特作用。

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回答,企業應如何打造知名品牌?并用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知識說明打造企業知名品牌對提升國家形象的作用。

【解析】本題可分解為兩小問。首先,要求從《經濟生活》中企業的經營與發展角度闡述企業應如何打造知名名牌。答案應圍繞“知名品牌”進行挖掘?梢詮奶岣弋a品質量、適銷對路、誠信經營、樹立企業良好的信譽和形象、自主創新、科學管理等角度組織答案。面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還要從“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角度加以論述。其次,要求運用《生活與哲學》中整體與部分關系的知識闡述打造企業知名品牌對提升國家形象的作用。企業相對國家說是部分,可以用部分對整體的影響、作用的相關原理及其方法論,結合材料展開論述。

【答案】面向市場,生產高質量商品,提供優質服務。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科學管理水平,形成競爭優勢。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提高品牌效應。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擴大品牌國際影響力。

整體與部分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

整體的功能。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企業知名品牌是國家經濟實力和化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企業知名品牌是提升國家形象的重要方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41707.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復習教案
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2012屆高考政治熱點求索真理的歷程探究復習
2012屆高考政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二輪總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導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