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2015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20分,考試用時100分鐘。第I卷(選擇題 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60分。1.“從理論上講,秦漢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著本質的區別,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獨主,是國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共主獨主A.集體統治到君主專制的轉變B.貴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過渡C.諸侯割據到國家統一的實現 D.地方分權到中央集權的建立2.歷史學者王家范評論說:“它對市場經濟的破壞作用是雙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產品排斥于市場之外依靠直接勞役實行自給,同時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帶有濃厚的政治財政官營手工業3.康李小慶《中國式“工業革命”的根底》洋務運動本質上是一場中國式的工業革命之所以這樣說……歸根結底,當時的中國并非一個近代國家,政府不是一個近代化的國家政府用舊有思維定式去帶領整個國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場悲劇。材料中的“舊有思維定式指的是A.B.C.D.④民主共和觀念已真正深入人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8.下表匯總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所發行的郵票。其中,60周年的紀念郵票與之前相比,其主題的最主要變化在于A.突出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地位 B.肯定了美蘇兩國對中國抗戰的援助C.展示了中華民族團結抗戰的偉大力量 D.強調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9.毛澤東在《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中指出解放軍要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這一任務的執行對中國革命的影響有①直接威脅了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心 ②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主力部隊③揭開了解放戰爭戰略反攻的序幕 ④是國民黨反動統治消亡的轉折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20世紀50年代,周A.對日方針 B.當時中日兩國處于緊張對峙的“不正常狀態” C.直接促成了中日兩國外交關系的改善 D.體11.A.團結協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結伴不結盟的新型國家關系C.相互信任的軍事同盟關系 D.互利合作的經濟合作關系12.1979年1月29日,A.發展《告臺灣同胞書》 B.放棄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政策C.明確 D.13.“這樣,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個全新的因素——私有財產。公民的和義務,是按照他們地產的多寡來規定的,于是,隨著有產階級日益獲得勢力,舊的血緣親屬團體也就日益遭到排斥!盇.財產等級制 B.C. D.行政選14.流行于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2世紀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5.A.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B.達爾文的進化論C.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D.普朗克的量子論16.下圖是英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指數變化(15001900年)示意圖。下列對此理解正確是A.英國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漸形成 B.英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迅速提高C.英國工業發展速度遠高于世界其他國家 D.兩次工業革命是英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17.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宣布《全國工業復興法》無效。1936年1月6日,又判決《農業調整法》違反憲法。最高法院創立140年中,總共宣布廢止的法律不過60種,但當時不過一年,美國最高法院竟一口氣把羅斯福的新法取消了11種之多。這表明美國A.工業復興收效甚微 B.司法權高于行政權C.聯邦權力遭到削弱 D.實行分權制衡原則18.《全球通史》中載:“腐朽的沙皇政權因戰爭的壓力和災難而逐漸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個搖搖欲墜的機構倒塌下來”。的歷史事件A.二月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戰C.《四月提綱》 D.彼得格勒武裝起義19.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不得不承認西歐的伙伴地位,表示“決心用一種新的彬彬有禮的態度來很好地傾聽北約伙伴的意見”。1974年,出任歐共體執行主席的聯邦德國外長謝爾說:“在‘九國’商談有關政治行動、組織結構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個談判桌上,我們不能保證都有美國的座位。”A.西歐力圖擺脫雅爾塔體制的束縛 B.美國喪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美歐同盟關系趨于解體 D.多極化趨勢已經出現20.近代西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計60分。其中第21題10分,第22題13分,第23題14分,第24題11分,第25題12分。21.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末世,但社會生活中也出現了新氣象。閱讀下列材料:——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明)謝肇?《五雜俎》卷四《地部二》 明清是中國歷史上社會秩序穩定的一個偉大時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間歐洲卻經歷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現代化發展……不過這并不表明明清兩代便是歷史的倒退,此間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認。如果能更好地了 ——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革》(1)結合點。(2分)(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時期經濟生活中出現了什么新現象?據材料二分析其特點。(4分)(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在思想領域“革新與發展”的表現是什么?這一表現與材料一、二之間有何內在聯系?(4分)——陳曉?、蘇艾平《英國封建政治的特質與憲政的生成》 材料二 (1)凡未經議會(4)凡未經議(6)除經議——蔣1760—1820年在位)個人統治的確立表明……王權復興,內閣名存實亡,政黨被視為大逆不道,“愛國君主”論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現實。此時,“國王的政治優勢已牢固地建立起來,他的意志就是對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議會兩院中都擁有壓倒多數……人民與議會的爭端消失了,這是一個政治上的冷漠時期。權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爾內閣時,是由上院滑下下院,現在卻是從議會滑向君主”!队问贰凡牧纤 英國民主政治的發展完善漸變1:1832年議會改革降低了候選人和選民財產資格的限制,新興工業資產階級進入議會。漸變2:19世紀后半期,英國又進行了兩次議會改革,成年男子獲得了普選權。漸變3:20世紀初,非貴族出身議員在下院中首次超過半數,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漸變4:1918年議會通過《人民代表法》,30歲以上有一定財產的婦女首次獲得選舉權。漸變5:1928年法律賦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擁有一樣的選舉權。 ——整理自錢乘(1)(2分)(2)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法案中對議會和國王的權力又做出了怎樣的規定?這對英國政治發展有何影響?(3分)(3)據材料三概括指出喬治三世統治時期英國政治的新變化。(3分)(4)據材料四概括英國民主政治發展的主要趨勢。綜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現代英國民主政治發展的特點。(5分)23.如何對待西方文明是近現代中國人,一直以來探討的重要話題。閱讀下列材料:——孫西(Democracy)和賽因斯(Science)──陳獨(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資政新篇》的核心內容?這說明太平運動后期對西方文明持怎樣的態度?(3分)(2)據材料二,概括孫中山對西方文明的態度?結合孫中山的實踐活動加以說明。(6分)(3)材料三中,陳獨秀又是如何對待西方文明的?這給新文化運動帶來了什么影響?(3分)(4)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在當今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該如何正確對待東西方文明?(2分)24.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按照預先編制的詳細計劃建設的開端,同時也是人類大規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開端。——摘(1)經濟體制和經濟發展的影響。(2分)(2)運用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論證材料二中關于五年計劃的觀點。(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9分)25.人類貨幣的發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二 1935年11月,國民 ——姚。1999年歐元開2002年歐元——黃益平《歐元危機》請回答:(1)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貨幣發展的趨勢,這對中國古代經濟發展有何影響?(4分)(2)據材料二響。(3分)(3)你如何理解材?當今歐元的現狀與當初的的設想形成巨大反差,出現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鹽城市2015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60分。題號答案BABCBBADC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AAADDADC二、非選擇題:21.(1分)(1)史實:明朝廢丞相、設內閣;(1分)清朝設軍機處。(1分)(2)新現象:商幫出現;(1分)特點:南方的徽商和北方的晉商是商幫的突出代表;商幫有各自特定的經營范圍;徽商、晉商的財力都十分雄厚;徽商奢侈,晉商節儉。(任答3點得3分)(3)表現:明清時期出現早期啟蒙性質的民主思想。(2分)聯系:明清的早期啟蒙思想是建立在明清時期特定的政治、經濟基礎之上的。(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和經濟的反映。)(2分)22.(1分)(1)國王的權力很充分,但受到限制;擁有議會。(2分)(2)規定:國王的征兵權、立法權和征稅權轉移到議會。(1分)影響:確立了議會主權,奠定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礎。(2分)(3)變化:君主權力增強(君主成為國家權力重心);內閣名存實亡;政黨活動遭到壓制。(3分)(4)趨勢:逐步取消了財產資格、年齡、性別、出身限制;民主逐漸下移;享有的范圍逐步擴大。(3分)特點:以漸進、平緩的改革為主要方式;民主政治的發展具有必然性和曲折性。(2分)23.(1分)(1)核心內容:倡導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2分)態度:借鑒西方文明中的有益部分,但反對列強干涉中國。(1分)(2)態度:西方物質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不可照搬。(2分)說明:仿效西方物質文明,發展資本主義經濟;(1分)借鑒西方的政治文明,確立三權分立制和責任內閣制,同時強調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并將民權與反帝相結合。(3分)(3)態度:完全肯定西方文明。(1分)影響江蘇省鹽城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475648.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十二校”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