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州201年高考復習質量檢測文科綜合能力測試24.“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矣;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其事矣;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春秋時猶宴會賦詩,而七國則不聞矣;春秋時猶有赴告、策書,而七國則無有矣。邦無定交,士無定主,此皆變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間,……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盡矣”。該材料說明A.春秋時期周王對地方具有絕對控制權 B.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C.周末社會風俗發生了巨大變化 D.戰國時宗法制、分封制、禮樂制被破壞25. “唐、宋之間僅相隔短短半個世紀的分裂,已成為中國以后歷史的模式。國家再也沒有像在漢朝崩潰以后那樣,經歷長達數世紀的混亂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國文明規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長期分裂的狀態!袊俗约赫J為分裂和隨之而來的混亂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話說道:‘猶如一個天空不能有兩個太陽,中國不能有兩個國家或兩個皇帝!睂Υ私庾x正確的是A.隋唐中央集權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據的政治基礎B.經濟的發展和各地經濟聯系的加強消除了割據的經濟基礎C.“大一統”民族心理及對穩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長久D.君權神授和專制主義的極端加強對維護國家統一作用巨大 26. 某學者指出:明清之際,江南出現了“婦女半邊天”的說法,顯示江南婦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這種現象的發生最可能與下列何者有關?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識字率提高,婦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B.商品經濟的發展,顛覆了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 C.棉紡織業興起,以女性為主的手工副業成為家庭經濟的重要收入 D.江南地區人口大量外移,性別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27.表反映了1844-1863年間廣州和上海到埠外國船只和噸位變化情況。年份船只數噸數廣州上海廣州上海1844184918551863306331?867441334373400142099142357?300500858452547157191964309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鴉片戰爭后A.中國外貿中心逐步轉移 B.中國近代經濟結構變動C.上海開放程度高于廣州 D.廣州經濟發展趨于停滯28. 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的《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中明確表示:“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今日中國之必需要,本黨愿為其徹底實現而奮斗!贝稳,蔣介石發表的事實上承認中國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講話中也明確宣布:“余以為吾人革命所爭者,不在個人之義氣與私見,而為三民主義之實現!庇纱丝梢夾.國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B.承認中國共產黨合法地位,實行黨內合作C.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理論依據D.中共實現了民主革命綱領29. 1956年,我國工業總產值642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1.3%,比1952年增長84%。其中生產資料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45.5%,現代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71.6%。這說明A.我國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B.黨和政府不重視農業的發展C.我國已基本上實現工業化D.“一五”計劃得到很好執行30. “20世紀50年代以前,“狗!敝惖拿执笮衅涞溃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設、援朝、躍進、繼紅、文革等;20世紀80、90年代中國人起名講究更動聽、悅耳的聲音和表達,勇、偉、娜、麗等極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廣泛采用!辈牧戏从沉嗣謨H僅是一個指代符號政治事件影響著社會意識人們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社會環境影響了人名取向31. 歷史留給歷史無盡的諷刺:30 僭主(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敗于斯巴達,斯巴達扶植“30僭主”執政,其統治的暴虐導致后世把“僭主”直接譯為“暴君”)恨蘇格拉底入骨,但不敢殺他,雅典民主派卻以絕對公平的陪審團,通過真正民主的程序,殺死了蘇格拉底。從蘇格拉底之死可看出A.雅典民主政治不及僭主政治開明公正 B.過多的公民參與民主政治容易導致人民獨裁C.雅典民主程序的公正體現了法律的公正 D.直接民主容易導致公共權力的濫用 32.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指出:“社會秩序乃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一項神圣權利!边@表明盧梭主張A.維持原有的社會是實現基本人權的前提 B.努力構建社會新秩序是實現基本人權的保障C.社會秩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D.社會秩序是權利而非義務33. 1933年,羅斯福提請國會通過法案,成立“資源保護隊”,主要是針對中部平原頻發的沙塵暴。第一批招募了25萬人,至1941年時,共計有250萬青年參與,在各州的1500個營地勞動,開辟了740多萬英畝國有林區和大量國有公園。史學家認為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歡迎、最成功、最沒有爭議的措施。史學家這樣評論的主要依據是該措施 A.調整了農林經濟結構,降低了農產品價格 B.使羅斯福政府將資源保護放在新政首位C.將失業救濟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 D.基本解決了就業問題,消除了經濟危機34. 福特公司應用最現代的信息技術為建立全球一體化的經營機器撞開了大門……其成果就是制成了各種“全球性汽車”。通過這些汽車,福特公司再一次樹立了一個全球性的標準,表明汽車的制造竟可以怎樣達到盡可能最大的效益:所進行的改造節省了高達數十億美元的開支,并可望削減成千上萬個高技能的報酬優厚的工作崗位,它們原屬于那些經理們、工程師們和推銷人員。對材料理解錯誤的是A.信息技術推動了全球化進程 B.全球化統一了制造業的標準C.全球化優化了資源配置 D.全球化帶來了失業等問題35. 美國學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這樣一段話:“19世紀下半葉,受進化論和科學分類學的影響,西方史學家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為不同類型,并孤立考察各自發生、發展的過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據主導地位。20世紀以后,隨著相對論的傳播,西方史學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區之間的‘相對性’和‘關聯性’轉移,體現‘全球互動’的世界史便應運而生!睂Σ牧辖庾x表述最準確的是A.西方近代史學發展與科學方法論的發展密切相關B.西方近代的史學發展由片面不完善走上全面完善C.在相對論基礎上產生的全球史觀比原先文明史觀科學D.全球史觀應該成為當今研究世界歷史的唯一科學方法40.(2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原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美國亞洲學會會長何柄棣先生在《明初以降人口及相關問題》一書中論述了玉米和甘薯對明清時期的移民開發和人口增長所產生的影響。他寫到:“直到十八世紀初,南嶺山脈的大部分丘陵和山嶺還覆蓋著森林,農業較少開發。東南沿海各省日益增加的人口壓力,最終迫使東南的貧苦農民開墾長江流域內地省份的丘陵和山區,這一過程可能一直繼續到太平天國時期。結果這兩種比較新的作物變成使長江流域高地得到系統開發的主要手段。”墾荒的“棚民”在長江流域的省份和福建到處可見,但尤其集中在江西和湖南的山區 。地方志的解釋說:“大抵山之陽宜于苞谷(玉米),山之陰宜于番薯……可食至次年三月。棚民墾山,深者五六尺,土疏而種植十倍。然大雨時行,溪流湮淤。十年余后,沃土無存,地力亦竭!边@種連續大量種植玉米、甘薯的農業行為,到十九世紀初期已經使許多地方受到報酬遞減規律之害!瓭h水流域的墾荒和農業報酬遞減加劇,使何柄棣先生得出了一個別有會心的結論:“這一地區及川北部分地區成為嘉慶元年至九年白蓮教叛亂的中心,也許并非偶然的巧合! 歷史上,中國沒有遇到同期英國那樣的較大規模的移民分流的機會。玉米、甘薯的輸入使明清時期的中國移民走向了山嶺。他們繼續向自然伸手,在土里刨食。當十八世紀中國人口急劇增長的時候,朝廷和地方官員都把墾荒和推廣種植玉米、甘薯作為緩解人口壓力的重要途經。據有關統計資料,十八世紀末,中國養活了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還多。但是中國取得這樣的成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其影響至今猶存。何先生的著作完成于一九五七年,他的觀點沒有引起國內學界的注意,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摘編自《玉米與明清的移民開發》材料二 城市化進程伴隨著工業化,在19世紀快速進行。英國再次領先一步。……人們渴望住在城市,有多種社會和文化的原因。從歷史上看,阻止城市擴張的主要限制還是經濟方面的——城市不可能提供足夠的生活必需品給這么多的城市人口。隨著現代工業的技術進步,不僅這些限制得到了緩和,而且出于對經濟的考慮,在某種情況下,甚至還需要城市擴張。在前工業化時代的社會,多數人口,甚至包括非農業人口,都居住在鄉村地區。因為比起運輸糧食和原材料到工人集中地的費用,運送工業制成品(如紡織品和鐵)還要便宜些。然而蒸汽動力和工廠制的引進、焦炭取代木炭成為煉鐵工業原料以及運輸和通訊上的進步使局勢發生了改變!溃┞《?卡梅倫、拉里?尼爾《世界經濟簡史》(1)根據材料一,歸納玉米和甘薯的種植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9分)(2)試評論何柄棣先生關于白蓮教叛亂原因的觀點。(6分)(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中期中英兩國移民流向的不同點及其原因。(10分)4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 1876年美國費城世界博覽會 國家 代表性展品 美國大功率發電機、電動機,電話,留聲機等 中國絲綢,茶葉,銀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表 2010年中國上海世界博覽會國家代表性展品 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助殘機器人,可食用環保包裝材料,多媒體信息技術等 美國將日光轉化為電力,屋頂花園,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比較表、表,提取有關中美科技發展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請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題中任選一題做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做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涂黑。45.(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嚴禁在承包土地上吉林省延邊州2015屆高三下學期質量檢測歷史試題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495832.html
相關閱讀: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