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福建永春一中、培元中學、季延中學、石獅聯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第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小題,每小題分,共計分。下列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清朝學者萬斯大說:古之時,諸侯之嫡長子為世子,嗣為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類繁多,懼其散而無統也,因制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說明(  )A.大、小宗都有血緣關系B.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權力C.各級政權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關系是維系政權的紐帶下圖為商代出土的青銅器所包含的信息有 ①商代青銅鑄造業發達 、谇嚆~器具涉及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③我國進入鐵器時代   ④金屬制品已應用于農業生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策《東京夢華錄》中寫道: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大三門上皆是飛禽貓犬之類,珍禽奇獸,無所不有。第二、三門皆動用什物賣鋪合、簟席、屏幃、洗漱、鞍轡、弓劍、時果、臘脯之類殿后資圣門前,皆書籍、玩好、圖畫及諸路罷任官員土物、香藥之類。這反映出的北宋商業活動的特點是(  )A.已出現了繁榮的夜市和草市B.已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C.商業活動受到相國寺的控制D.已出現了專業化的商品交易場所1840~1842年同英國的戰爭,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戰爭,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戰爭。這三次戰爭的影響共同之處是( ) A. B.使中國自然經濟完全解體 C.開放的商埠均以沿海為主內地為輔 D.列強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9.有人認為甲午戰爭是“傳統中國”與“近代中國”的分界線,這主要是因為甲午戰爭后( ) A.帝國主義掀起瓜分狂潮,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 B.清政府開始引進近代科技,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C.民族資本主義獲得初步發展,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D.發展商業和開設議院的要求出現,維新思想開始形成10.下表《重慶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表(1 900-1911)》,下列判斷與材料信息不符重慶海關1900年1911年商品種類出口(銀兩)105679017803414生絲、豬鬃、牛羊皮、煙葉和大黃進口(銀兩)43055712559400洋紗、洋布A該時期重慶對外貿易中處于出超地位B.該時期近代工業已為重慶經濟的主體C.重慶成為列強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 D.20世紀初重慶的進出口貿易增長較快“全中國都在動——從沿海漂流到內地,猶如混亂的渦流聚集在這個臨時的首都…… 政府成員和共產黨人同坐在一間會議室里,討論制定共同作戰計劃!边@段文字出自 美國作家安娜?雅各布對一場戰爭的敘述。這場戰爭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戰爭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13.1946年初“美國計劃將中共以一種類似西歐共產黨據點的地位,納入一個實際政體的 政治和軍事范圍之內,敵對的兩黨共同參加一個以蔣介石為首的經過改組的聯合政 府。”材料反映的美國意圖是( )A.要中國共產黨交出政權和軍隊 B.支持蔣介石發動反共人民內戰C.調解國共沖突,避免內戰 D.改組國民政府,成立聯合政府14.下表反映的是中國城鎮人口數的變化情況。其中,導致從A到B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計劃的展開 B.“大躍進”的影響 C.“文化大革命”的影響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15.1970年美國總統外交政策咨文:“我們預備與北京建立對話。我們不能接受其意識形態 觀點,或者共產主義中國必然在亞洲施展霸權的理念。但是我們也不希望對中施加一 種國際立場,否定了它的合法國家利益。”這段咨文反映美國對華政策的新動向是( ) A.強調中美社會意識形態的差異 B.美國愿意與中國改善外交關系 C.中美關系開始走上正;缆 D.美國采取遏制中國的外交政策16.羅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則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國的法律中,但也有一些內容反映了時代的局限性。下列羅馬法的原則屬于這一類的是 A.與其判處無罪之人,不如容許罪犯逃脫懲罰B.任何人不能僅因為思想而受懲罰C.父親的罪名或所受的懲罰不能玷污兒子的名聲D.平民和貴族不得通婚“兼容統一、秩序與自由的價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的優點,營造出一個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共同發展”的政體形式。確立這種政體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權利法案》 B.《德意志帝國憲法》C.《憲法》D.1787年憲法 1680年 1750年 1800年 0.85 1.90 1.98 4磅 10磅 18磅 A.新航路開辟之初,英國率先進行殖民掠奪活動 B.圈地運動,促使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C.英國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權,從而占據貿易優勢 D.工業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國的生產力飛速提高20.1563年,英國議會制定法律,規定任何人都不得在沒有書面許可的情況下離開其住地, 否則將被逮捕和遣送。1795年,英國頒布《貧民遷移法》,允許居民在規定的教區內遷移。1846年,英國修改《貧民遷移法》,禁止對在某一教區居住5年以上者遣返原籍。促使英國不斷調整國內移民法律的原因是( ) A.無產階級的斗爭 B.啟蒙運動的深入 C.工業革命的發展 D.選舉制度的改革21.列寧說:俄國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發生,只是因為俄國受到沙皇政府極其野蠻的壓榨,任何一個國家也沒有像俄國那樣嚴重地受到戰爭的磨難和痛苦。這主要闡明A.二月革命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B.四月提綱的指導意義C.十月革命道路的突出特點D.《和平法令》頒布的背景 A.羅斯福新政的實施 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動 C.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 D.戰后經濟體系的建立25. 有學者指出:“資本主義的邏輯最終必然到達全球范圍,它從16世紀在歐洲誕生到今天已經真正達到全球范圍”“整個世界都是在這個單一的我們稱之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社會分工架構之內運作的!边@位學者實際上是強調經濟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緊密聯B.資本主義在全球化過程中的核心作用C.各國政治經濟體制日益融為一D.經濟全球化以全球市場經濟為基 2015屆 高三年第二次聯合考試(2015.1) 歷 史 科 答 題 卡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材料解析題(共3小題。26題16分,27題18分,28題16分,共50分)26(16分)⑴     (6分)⑵                                               (3分)                 ⑶   (5分) (4)                                      (2分)27(18分)⑴ (3分)   、                                                                         (6分)⑶                           (4分)⑷                                       (5分)28(16分) ⑴ (4分)⑵                                         (4分) ⑶ 福建永春一中、培元中學、季延中學、石獅聯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21767.html

相關閱讀: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