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組
1.秦朝開創的中央集權制度被以后歷朝歷代所沿用,成為我國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這一制度從根本上
A.保護了分散的小農經濟,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B.始終有利于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C.與西周分封制異曲同工,只是管理體制上有差異 D.始終制約中國經濟文化發展
2.2009年一些省份的重點中學校長獲得了“實名推薦”資格,校長推薦學生上北大的依據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而我國古代也有相類似的地方舉薦人才為官的制度,這種選官制度的舉薦標準是
A.被舉薦對象家產的多少 B.被舉薦對象出身的高低
C.被舉薦對象人品和學問的好壞 D.被舉薦對象與舉薦人關系的親疏
3.“上(宋太祖)因謂(趙)普曰:‘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今選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眾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彼翁鎿怂枷胨扇〉拇胧┦
A.削減節度使的實權 B.設參知政事為副相 C.設三司使管理財政 D.派遣文臣擔任地方官
4.清朝初期規定了西藏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此項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A.加強了對宗教事業的管理 B.團結了廣大宗教人士
C.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 D.粉碎了敵對勢力分裂西藏的各種圖謀
5.秦朝、明朝都修建長城以抵御北方少數民族的進攻,清朝康熙帝卻認為沒有必要修長城,這是因為
A.清朝統治者本身就是少數民族 B.清朝較好地處理了民族間的關系
C.清朝前期國力強盛 D.清政府設有專門的機構——理藩院
6、西晉杜育的《茶賦》是我國第一篇以茶為主題的文學作品。某班興趣小組以此為題材對茶的起源問題進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種意見,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學作品不具有史料價值,不能以此確定茶的起源
B.文學作品雖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據此確定茶起源于晉代
C.唐代《茶經》是中國第一部關于茶的專著,應據此確定茶起源于唐代
D.傳說神農氏發現了茶,可據此確定茶起源于神農氏時期
7、南京某中學幾位同學到博物館參觀中國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歷史史實的是( )
A.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極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統
B.宋朝的五大名窯均分布在黃河流域 C.琺瑯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國技法制造的瓷器
D.瓷器在唐朝時大量輸往國外,歐洲國家開始生產
8.虎符是古代的兵符,是帝王或將帥授予下屬調動軍隊的憑證。從春秋戰國一直沿用到魏晉南北朝。能夠體現后世統治者替代虎符作用的制度設計是
A.秦朝設立太尉 B.隋唐設立三省 C.宋代設樞密院 D.清代設軍機處
9..有學者認為:“科舉考試的終結并不意味著其中合理因素與之俱亡。它所體現的許多有價值的觀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為人類共同的基本理念!笨婆e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競爭 B.以文治國 C.分科考試 D.學而優則仕
10.古代水利工程“旱時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后來三國時蜀“征丁十二百人護之”,據此判斷,這項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鄭國渠 C、靈渠 D、芍陂
11.“夫仁政,必自經界(土地的分界)始,……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孟子的這段話認為
A.輕徭薄賦是實施仁政的手段 B.均貧富是實施仁政的障礙
C.解決土地問題是實施仁政的前提 D.貴民輕君是實施仁政的途徑
12、據說清代乾隆年間,有個翰林,把“翁中”誤寫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詩“翁 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許為林翰,罰去江南作判通”進行挖苦。詩中“判通”是“通 判”的故意顛倒,“通判”這一官職最早出現在
A.漢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23456789101112
宜賓縣白花中學2014級歷史創新試題(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史)
參考答案
第七組:ACDCB BCCDA C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9572.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校”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