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我國的政黨制度
(一)執政黨――中國共產黨
1、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
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實踐上)。
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理論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領導核心)。(為什么)是由黨的性質和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
①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才能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保持方向);
②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穩定和諧);
③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調動各方)。
④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成就輝煌,經濟和社會出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智慧和能力(實踐證明)。(成就:P64中)
注意:
A黨領導現代化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
①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經濟增長創造了世界矚目的“中國速度”;②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崛起,極大的提升了我國生產力的水平;③開放型經濟迅速發展,確立了貿易大國地位;④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⑤社會主義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與日俱增。
B、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集中統一是黨的力量保證。必須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根本,以加強黨內基層民主建設為基礎,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廣泛凝聚全黨意愿和主張,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
C、中國共產黨不直接履行國家職能,但所有國家機關履行國家職能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進行
D、要努力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
E、中國共產黨執政實質:代表人民掌握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
3、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
(1)性質: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2)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黨堅持以人為本。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黨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注意: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黨的先進性是黨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條件。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正當的試金石。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了它決不為少數人謀利益,也沒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3)指導思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A、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鄧小平理論:★★★①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主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一系列基本問題。②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鄧小平理論的核心內容。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a主要內容:①“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b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體現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
d“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e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是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科學發展觀:①提出: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
②主要內容: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它科學地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
③重大意義: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注意:堅持黨的領導,要充分發揮黨中央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4、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1)含義:
A.科學執政:就是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B.民主執政:就是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C.依法執政:就是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立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
(2)三者的關系:相互統一,相輔相成。①科學執政與民主執政互為條件和前提。要做到科學執政,必須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進行民主協商和討論;要實現民主執政,必須以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制度為前提。②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又要靠依法執政來保證實現。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
△①科學執政:(怎樣執政)(黨執政的前提條件);②民主執政:(為誰執政)(黨執政的本質要求);③依法執政:(靠什么執政)(黨執政的基本方式)!救叩暮诵氖菫槿嗣駡毯谜⒄坪脵!
(3)依法執政――A.地位: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B.作用:依法執政有利于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C.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職能,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這是黨依法執政的重要體現。
依法執政與依法行政的比較
區 別聯 系
依法執政依法執政是針對黨的領導而言,黨要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法制化、規范化。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都是依法治國的要求。黨的領導和依法執政是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政治保證,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是黨領導人民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環節和關鍵。
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針對政府部門(行政機關)而言的,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公職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種事務。
(二)參政黨――民主黨派
1、性質: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
2、概況(了解):P69(民革、民盟、民進、民建、農工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盟)。
3、地位:參政黨。
4、參政的基本點:①參加國家政權;②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③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④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一個參加,三個參與”)。
(三)我國的政黨關系――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
1、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
2、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
3、各民主黨派與共產黨都享有憲法規定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注意:
關于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關系:①執政黨和參政黨的關系;②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③互相監督;④政治上:領導與被領導,組織上相互獨立,法律地位平等;
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是怎么樣的?
。ǎ保┦怯腰h關系(注意:不是兄弟關系,是朋友關系)
(2)中共是執政黨,民主黨是參政黨,但民主黨不是在野黨、反對黨。
(3)二者在政治上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4)在組織上是相互獨立的關系。
(5)在法律上是平等關系。
(6)是相互監督的關系。
(四)我國的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1、地位: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基本內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
②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③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長期共存”:是指中國共產黨存在多久,民主黨派就存在多久,多黨合作制度要長期存在下去。
“互相監督”:是指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互相監督,尤其強調參政黨監督執政黨。
“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表明參政黨和執政黨一道經受考驗,共同承擔國家和民族盛衰興亡的責任。
△關系:要“長期共存”必須“互相監督”;有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這共同的使命,才能實現有效的監督,使多黨合作關系得到長期發展。
④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各民主黨派是和共產黨一樣,得到憲法的承認和保護,都享有憲法規定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同時,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以憲法和有關法律為準繩,進行民主協商,互相監督。
⑤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⑥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注意: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我國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民主黨派擁護和接受中共的領導,是多黨合作的根本標志。
人民政協的組成、性質和職能(注意:人民政協不是國家機關,不履行國家職能,也不是政黨)
組成:共產黨、各民主黨、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等
性質: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組織形式,是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職能: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
我國政黨制度的顯著特征: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
3、優越性:①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②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③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④有利于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的政黨制度,它絕不是西方宣傳的所謂一黨制,也根本區別于西方的多黨制。
4、我國為什么不能實行多黨制?
①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我們絕不能照搬西方的多黨制;②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我們絕不能照搬西方的多黨制;③主張在我國實行多黨制,實質上是取消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其后果必將是人民政權的喪失、社會主義制度的顛覆。
● (課本已經刪除,僅作閱讀參考):
①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第一,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有利于發揚人民民主;第二,民主黨派人士擔任各級國家機關領導職務,直接參加國家政權和國家事務的管理,推進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有利于協調各階層的利益和要求,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有利于推動民主生活健康發展。)
②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各民主黨派擁有多學科知識的“人才庫”。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以其科研成果以及特有的專長推動經濟、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的發展;△以智力支邊、支農,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通過廣泛的海外聯系,促進經貿發展和科學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實現。民主黨派多與港澳臺同胞有密切的社會聯系。(△其成員通過與港澳臺親朋故舊的聯系,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整體意識和對祖國的向心力;△其成員以親身經歷現身說法,向港澳臺同胞宣傳黨的方針和社會主義的建設成就。)
5、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1).性質:①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組織形式;②是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③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注意:政協當中包括中國共產黨、民主黨派、愛國港澳臺同胞、宗教界人士、工商聯代表、無黨派人士在內,是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政協包括的范疇比民主黨派要大。
(2)職能(作用):①政治協商;②民主監督;③參政議政。
(3)主題:團結和民主。
△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
注意:
人大代表:普選產生;▲政協委員:推舉產生
“人大監督”與“政協監督”的區別
①性質→人大:運用國家權力進行監督,其監督具有法律約束力;政協:其監督不具有國家權力性質,沒有法律約束力。
②內容→【人大:a.監督其他國家機關的工作;b.監督憲法的實施(全國人大)】;【政協: a.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b.監督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c.監督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的工作!
③方式→【人大:a.其他機關向其報告工作;b. 對“一府兩院”的工作進行評議!;【政協:建議和批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0653.html
相關閱讀: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2012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導學案
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熱點求索真理的歷程探究復習
2012屆高考政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二輪總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