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組
1.著名學者黃仁宇在論及西漢的統治政策時寫道: “新朝代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是帝國跨地過廣,不能全部由中央集體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種‘斑馬式’的省級組織!边@里“‘斑馬式’的省級組織”最有可能是指
A.郡國并行制 B.分封制 C.內外朝制度 D.郡縣制
2.以下有關選拔官員的標準與下列選官制度按順序搭配正確的是
夏商周:世襲→秦:軍功授爵制→漢代:察舉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科舉制
A.血緣→功績→考試成績→品行才學→門第聲望 B.功績→血緣→考試成績→品行才學→門第聲望
C.血緣→功績→門第聲望→品行才學→考試成績 D.血緣→功績→品行才學→門第聲望→考試成績
3.戰國時期,商鞅把原來“百步為畝”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統統破除,重新設置田界,不許私自移動;并把土地授給農民,土地可以買賣。這種做法實際上
A.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鞏固了奴隸主的權力 C.進一步推廣了井田制 D.將所有土地公有化
4.據史料記載,上海青幫著名人物杜月笙發跡后請楊度為自己修家譜,最終楊度選擇了杜甫為其先祖。這一記載體現出家譜
A.具有區分家族成員血緣關系親疏遠近的功用 B.有傳承先輩精神和鼓勵后人的目的
C.是研究歷史、地理、社會、民俗的重要信史 D.深受中國古代宗法觀念的影響
5.《漢書?武帝本紀》記載:元封元年春,武帝登臨嵩山,隨從的吏卒們都聽到了山中隱隱傳來了三聲高呼萬歲的聲音。所以“山呼”萬歲后來就成為臣子朝見皇帝的定儀。“山呼”萬歲實質是宣揚
A.天賦人權 B.皇權至上 C.君權神授 D.天人合一
6.隋唐時期確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機構分工明確,當時人們根據具體職能把“六部”分別概括為“富”“貴”“威”“嚴”“貧”“賤”六字。結合當時社會背景分析 “貴”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工部 B.禮部 C.戶部 D.吏部
7.我國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個區域聯系起來,說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這就是所謂分野的觀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國來分配,如表一,后來又按各州來分配,如表二。從表一到表二的變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應”的思想 B.中國古代早期的天文學成就
C.中央集權的加強 D.“君權神授”的思想
8.《明史》記載“居正為政,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袄舨孔笫汤蓮埶木S入,恂恂若屬吏,不敢以僚自處!t盡削居正官秩, 奪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內閣首輔張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狀況折射出
A.內閣職權大小取決于皇帝的旨意
B.內閣成為法定的中央決策機構
C.皇權與宦官的矛盾激化 D.六部已成為內閣的下屬機構
9.中國服飾在不同歷史時期特征各異,如商的“威嚴莊重”,周的“秩序井然”,戰國的 “清新”,漢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豐滿華麗”,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壯豪放”, 明的“敦厚繁麗”,清的“纖巧”。這里周的“秩序井然”、戰國的“清新”、唐的“豐滿華麗”、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歷史現象分別是
A.宗法制、“百家爭鳴”、民主政治、新思潮萌發 B.郡縣制、“罷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學盛行
C.郡縣制、“百家爭鳴”、國家富強、“經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爭鳴”、國家富強、理學盛行
10.對下列兩幅圖片(圖7、圖8)信息理解正確的是( )
圖7 宋代雕板印刷廠告劉家功夫針鋪 圖8 南宋雜劇《眼藥酸》圖
①宋代商業活動已重視廣告效應 ②雕版印刷技術依然在使用
③娛樂活動體現商業化色彩 ④繪畫描寫市井生活,適應市民階層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孫立群在《怎樣走好人生路》中談到:“在一個重農抑商的社會,商人社會地位低下,經商只富不貴,從政才能既富又貴。”下列言論中均體現重農抑商思想的是
①“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②“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③“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④“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有學者提出:大體而言,自宋元時期,一種新型經濟的發展實際上已經在自然經濟的“死水”中泛起了“微瀾”。其“微瀾”主要表現為
A.手工工場興起 B.城市商業經濟繁榮
C.地域性的商人集團形成 D.貨幣經濟占據主要地位
123456789101112
宜賓縣白花中學2014級歷史創新試題(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史)
參考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1512.html
相關閱讀: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