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總復習當代國際社會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堅持和平發展,開展多邊外交
1.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保持與主要大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積極推進對話合作,擴大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礎。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合作關系,推進區域次區域合作進程。增進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傳統友好合作關系,進一步落實和擴大合作成果,推進合作方式創新和機制建設。
第三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于2011年5月9日~10日在華盛頓舉行。兩國如何調控矛盾、保持勢頭、拓寬合作、增進互信,推動長期可持續的“合作伙伴關系”,是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核心目標。
2011年4月30日,溫家寶成功訪問馬來西亞和印尼。這是一次友誼與合作之旅,訪問進一步深化了中馬、中印關系,推進了地區合作,對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與和諧發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2.2011年7月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我們將繼續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要求和共同利益,積極參與多邊事務,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我們將堅定不移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繼續以自己的和平發展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知識鏈接
1.用國際社會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國積極推動與主要大國、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關系健康發展的原因。
(1)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相悖是引起國家間摩擦的根源。我國與主要大國、周邊國家、廣大發展中國家之間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符合各自的國家利益。 [
(2)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我國積極推動與主要大國、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關系的健康發展,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穩定,有利于世界的繁榮與發展,有利于推進世界多極化進程,建立國際新秩序。
(3)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我國積極推動與主要大國、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關系健康發展,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準則,是我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2.我國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政治意義。
(1)有利于維護我國國家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
(2)有利于為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3)有利于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4)有利于不斷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
針對訓練
1.下列能同時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和主權國家的權利的選項是( )
①海地發生強烈地震后,包括中國在內的40多個國際醫療隊投入救援行動
②中國呼吁朝韓雙方冷靜對待沖突,重啟六方會談,恢復東亞地區的和平
③針對釣魚島沖突,我國政府向日方表明:原則不可退讓,神圣領土決不放棄
④坎昆氣候峰會,中國堅持自主自愿減排“不動搖”,并團結發展中國家開展維權斗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選D。①②體現的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沒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即獨立自主,故排除①②。③④符合題意,應選D。
2.19億人口,6億美元經濟規模,7000多個產品零關稅……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于2010年1月正式建成。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對雙方都具有戰略意義,中國和東盟在資源稟賦和產業結構上有很強的互補性,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不僅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實現雙贏;而且對推動整個東亞區域合作,乃至對世界經濟的發展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試從國家利益的角度,闡述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原因。
【答案】
(1)國家利益是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相關各國從維護本國國家利益出發作出的決定。
(2)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對雙方都具有戰略性意義。
高考展示
例1:(2011?安徽?5)2010年12月,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一致商定,吸收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目前,“金磚國家”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4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這表明
A.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形成了新格局
B.合作代替競爭成為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
C.“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D.“金磚國家”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
【解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的知識,考查學生對試題信息的分析解讀能力!敖鸫u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說明“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C符合題意,故選C。
例2:(2011?浙江?32)在中國和挪威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接近尾聲時,挪威政府默許諾貝爾委員會把“和平獎”給了中國一個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服刑人員,兩國貿易談判很快中斷,中挪關系陷入低谷,這表明
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②競爭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兩種基本形式
③尊重其他國家的正當國家利益十分重要
④中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發生了變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國際社會的相關知識分析和解讀中挪關系問題的能力。中挪兩國貿易談判中斷,關系陷入低谷,是由于挪威政府默許諾貝爾委員會把“和平獎”給了中國一個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服刑人員所致,體現了尊重其他國家的正當利益十分重要、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我國勇于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獨立自主作為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并未發生變化。故選C。
例3:(2011?廣東?36)“十二五”時期是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
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的相關知識,簡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有利和不利國際形勢。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時代主題、多極化發展和國際秩序等知識,考查學生運用《政治生活》相關知識辯證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答題的知識范圍非常明確,即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的相關知識,答題的指向非常清楚,即簡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有利和不利國際形勢,結合當今時代的主題相關知識,從有利形勢和不利形勢兩個方面逐一分析即可。對有利形勢和不利形勢的分析,既包括和平方面,又包括發展方面;既包括政治形勢,又包括經濟形勢,分析不全面易失分。得分關鍵在于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的全面分析。
答案:(1)有利形勢: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形勢總體穩定,有利于我國的和平發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8795.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政治熱點求索真理的歷程探究復習
2012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導學案
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二輪總復習教案
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