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政治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考點解讀復習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專題五 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探索
1.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計劃經濟體制建立的背景、基本特點和作用。(了解)
(1)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的背景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經濟結構簡單、物質基礎薄弱。在此情況下,發展工業需要集中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客觀上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當時只有蘇聯積累了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我國參照蘇聯的模式,在“一五”計劃期間,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2)計劃經濟體制的基本特點:國家運用指令性計劃,直接掌握、控制人財物資源;權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在計劃規定的范圍內進行。
(3)計劃經濟體制的作用:
“一五”計劃期間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成就的取得,離不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這一體制的作用主要有:
第一,集中了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保證了重點建設項目的順利完成,是我國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實現了國家的經濟獨立,進而鞏固了國家政治獨立。
第二,抑制了多年了一直困擾我國的惡性通貨膨脹,穩定物價,增加了財政收入。
第三,在生產力發展水平低的情況下,國家通過對國民收入分配的直接控制,保證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實現了社會公平。
2.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和影響。(了解)
(1)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由于追求“一大、二公、三純”,致使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過于單一,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不利于方便群眾生活。
(2)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政企不分,忽視商品生產和市場的作用。政府對企業管得過多、統得過死,不利于激發企業的活力,而且造成國民經濟的條塊分割,不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流動,不利于社會化生產的發展。
(3)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分配中的平均主義嚴重,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積極性的發揮。
3.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認識過程。(了解)
(1)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
①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農業快速發展。
②面對經濟發展迫切需要發揮市場作用的事實,我們黨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這一提法雖仍堅持計劃經濟體制的總體框架不變,但它打破了我國過去計劃一統天下的局面,為市場調節作用的發揮打開了缺口。
(2)實行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①黨的十二大以后,商品經濟在我國發展起來。
②在此背景下,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是由計劃的商品經濟的論斷,突破了把商品經濟和計劃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
③十二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的改革的重點由農村轉向城市。
④黨的十三大上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和經濟運行模式,要求實現計劃和市場的有機統一。表明我們黨已經認識到計劃和市場的作用都是覆蓋全社會的,不再把市場調節置于從屬和次要地位。
(3)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①黨的十三大以后,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化,我們突破了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
②黨的十四大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改革的目標,標志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徹底突破了計劃體制的框架。
4.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重要創新及其意義。(說明)
(1)重要創新的內容: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2)重要創新的意義: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創立,明確指出了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說,消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作社會基本制度范疇思想束縛,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模式的選擇奠定了理論基礎,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
5.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了解)
(1)1993年召開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作了如下規定:
①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②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③轉換政府管理經濟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
④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⑤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2)上述框架中,市場主體、市場體系和宏觀調控體系是三個最為重要的環節。黨的十四大以后,我國圍繞這三大環節,加快改革,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起來。
①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性工程。
②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環節。
③建立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建立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是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
6.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要性。(理解)
(1)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需要。
(2)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這一體制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
(3)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可以為解決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提供體制保證。
(4)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擴大開放,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7.當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任務。(理解)
(1)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各類市場主體的發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提供制度保障。
(2)健全就業、收入和社會保障制度,擴大就業,規范分配,實現社會和諧,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提供良好的環境。
(3)建立完善的現代市場體系,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運行基礎。
(4)完善宏觀調控體系、行政管理體制和經濟法律制度,增強政府宏觀調控經濟的有效性。
(5)建立有利于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形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實現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可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擴大市場范圍,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81074.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二輪總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熱點求索真理的歷程探究復習
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2012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導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