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總復習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j.Co M
第4課時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
“十二五”主基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要確?茖W發展取得新的顯著進步,確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基本要求是:
——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統籌城鄉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
知識鏈接
1.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保護耕地,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3)通過科技進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加大對產能過剩的行業進行調整,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低碳產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業;政府引導產業有序轉移。
2.提高我國城鎮化水平的現實意義! 
①有利于提高我國居民消費率,促進經濟增長。②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消化過剩產能,提供新的投資增長點。③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④有利于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改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針對訓練
1.由于缺乏掌握核心技術的人才,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才,缺乏造就世界知名品牌的人才,使得我國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還只能處于國際分工的較低層次,只能以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換取微薄的利潤,只能靠拼資源、拼環境為代價成為低端產品的“世界工廠”。要改變這種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需要( )
①國家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建設人才強國
②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引進國外高層次人才
③國家創新科技體制機制
④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選C。題干的核心表明了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缺乏創新、缺乏人才這一信息,①③符合要求;引進國外高層次人才不屬于“走出去”戰略的內容,②說法錯誤;④與題干無關。
2.2011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國家“十一五”期間能源消耗增速與GDP增速情況(單位:%)

注:我國單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5.1倍、美國的3.7倍,經濟增長65%靠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的投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十一五”期間經濟保持快速增長,能源消耗增長速度逐步下降。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能源消耗依然過高,經濟增長主要靠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的投入。這表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沒有得到根本轉變。
材料二 2011年,某企業依靠政府財政的大力支持,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掌握了產品的核心生產技術;同時,積極學習國外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建立了嚴格的監督考核機制,加強了內部管理。這些措施使該企業單位能耗大幅度下降,實現了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2)結合材料二,說明應當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答案】
(2)①國家要加強宏觀調控,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推動企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②企業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使企業的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③企業要依靠科學管理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④企業要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積極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高考展示
例1:(2011?全國新課標卷?15)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已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打電話、看電視等!笆濉币巹澗V要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納入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實施產業創新發展工程,我國之所以重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因為
A.它利潤高,發展快 B.它是基礎性產業
C.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D.它是提高生產效率的有效手段
【解析】本題強調信息技術這一重要的科技力量被列為我國產業創新發展工程的原因。A、C兩項均不是其真正原因;B項表述錯誤,農業才是基礎性產業;D項正確表達了信息技術這一科技力量能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也正是我國重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原因,故選D。
答案:D
例2:(2011?北京?33)進行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狀況從B點向A點變化的經濟手段是
A.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B.提高商業銀行的貸款基準利率
C.降低金融機構的法定準備金率
D.對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品實施限價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國家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的理解。A、B、C均屬于經濟手段,但A項個人所得稅的作用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與題意表達的控制通貨膨脹不相符;C項表述的意思與控制通貨膨脹不符,應提高金融機構的法定準備金率;D項不屬于經濟手段。故選B。
答案:B
例3:(2011?廣東?36)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社科院人口專家認為,中國正面臨一個勞動力從過剩到短缺的轉折點—— “劉易斯拐點”,勞動力的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在2010年至2015年處于峰值,隨后將不斷下降,中國經濟享受人口紅利的時代即將過去。[
材料二 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目前面臨著生產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為繼,原有競爭優勢日趨弱化的挑戰。如果不能實質性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經濟學家所說的“中等收入陷阱”,即當一國或地區收入達到中等水平時,各類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勞動密集型生產的比較優勢減少,經濟增長因缺乏新的動力而速度下降或長期停滯。
(1)結合材料一,分析“劉易斯拐點”可能對我國勞動力市場產生的影響。
(2)結合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的相關知識,請你為廣東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議。
【解析】第(1)問運用日益凸顯的用工短缺現象為背景材料,考查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局面產生的影響,出題角度較新。對勞動力市場出現的“劉易斯拐點”的含義如果不能真正理解、思考由此產生的影響時不能從勞動者自身和企業兩個角度全面作答可能會導致失分。第(2)問考查企業的生產經營以及政府宏觀調控的知識。解答本問先要通過閱讀材料理解造成廣東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不認真審讀材料,不理解哪些原因使廣東省某些企業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將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作答。但只要認真捕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找出有可能身陷“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再有針對性地從企業自身和政府宏觀調控兩個角度提出解決措施,本題便不難得分。
答案:(1)勞動力轉向買方市場,工資水平上升;企業用工成本加大, 勞動力低成本的比較優勢逐漸喪失。[
(2)轉變經營戰略,通過自主創新、提高員工素質等提高企業競爭力;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從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向技術密集型生產方式轉變;政府出臺優惠措施,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現從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的發展方式轉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81414.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政治熱點求索真理的歷程探究復習
2012屆高考政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二輪總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導學案
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2012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復習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