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啟用前樂山市高中201屆第次調查研究考試 文科綜合共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歷史試卷分為第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4頁,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在規定位置粘貼考試用條形碼。答卷時,考生務必將答案涂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 共48分)1.蘇軾2.馬A.B.C. D.3.班A.豪黨之徒兼并土地 B.社會風氣過度奢靡C.徭役負擔過于繁重 D.權力介入經濟過程證據(或史料)是歷史思維的起點,準確性與具體性是歷史研究的基礎。回答45題。4.某史學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5.法A.北朝時期均田制的出現 B.隋唐科舉制的建立C.徽漢合流和京劇的形成 D.晚清新思潮的萌發 6.日本A.受制B.受C.D.7.詩歌作為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右下圖所示內容反映了A.民族工業的發展已陷入困境B.知識分子對現實的強烈關注C.作者反對采用機器生產方式D.中國自然經濟已經徹底瓦解8.下組圖呈現的是北京市民曾經使用過的票證。這些票證的說明我國當時①實行計劃供應體制、谌粘I钣闷范倘雹圪忎N矛盾非常突出、艹青l差別逐步擴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圖表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對外貿易的狀況。該狀況出現的原因不包括A.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走向公開對峙B.新中國堅持平等互利的對外貿易原則C.新D.中10.據記載,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經常會聘請職業答辯家撰稿,被告往往攜帶家眷,上演一場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11.A.推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B. 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C.在歐洲實施馬歇爾計劃 D.扶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12.楊寧一教授在其著作《20世紀的文明演進》中寫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通過20世紀上半期的震蕩,人們開始認識到維護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穩定的重要性,由此誕生了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等一系列國際組織,整體世界開始!M入80年代以后,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整體世界的發展更加迅猛,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逼渲形闹刑幙赡艹霈F的文字是A.近代化 全球化 B. 制度化 近代化 C.一體化 自由化 D.制度化 全球化 第卷(非選擇題 共52分)1.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2.本卷共題,共52分。13.(24分)民主政治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郑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共同點。(6分) ——王(2)材料二是什么?(2分)作者在?(2分)結合所學知品的原因。(6分) ——《中第4(3)根據主要表現。(4分)(4)綜上近代中國與西方民主政治情況,歸納制約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因素。(4分)14.(28分)城市浙之最,是著名鹽業市鎮,正德年間《姑蘇志》載該府市鎮達73個之多,以蘇州府吳江縣盛澤鎮為例,東南至新杭市5里,東至王江涇鎮6里,北至平望鎮15里,西至震澤鎮30里,至南潯鎮50里。 ——摘編(吉林大學出版社,版)人口。1709年英國議會通過第一個圈地法案,英國貴族從此憑借國會立法,利用合法手段大肆圈地。在17141820年間,在共圈地600萬英畝以 ——劉作(2)材料二變化?(2分)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這一變化對英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6分)圖表2 1950—2010年中國城市化進程示意圖 ——據《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0》(3)根據材料三,概括指出新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特點。(4分)選取表2A—B、BC、D—E中任意一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變化的主要原因。(4分)——摘編自《經濟縱橫》第1期《我國城鎮化發展趨勢及 ——中共十八屆(4)根略。(4分)Ⅱ卷(材料題部分 共52分)13.(24分)(1)共同點:①以古希臘羅馬民主文化(和近代啟蒙思想)為淵源,(2分)②以代議制民主為基本形式,(2分)③奉行分權制衡的基本原則。(2分)(2)憲政體系制定聯邦憲法;民主共和政體。(2分)依據實行三權分立,防止復辟專制。(2分)主要原因:①中國的資本主義基礎較美國薄弱;(2分)②中國的封建主義勢力較美國強大;(2分)③中國受啟蒙思想的影響較美國有限。(2分)(3)表現:①借鑒美國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的共和政體,建立南京臨時政府。(2分)②頒布《臨時約法》,依據國情,實行責任內閣制。(2分)(4)因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國內政治力量對比;國家歷史文化傳統;國民思想文化素養;所處國際政治環境。(任4點4分)14.(28分)(1)原因:江南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2分) 特點:專業性強;分布密集。(2分) 影響:發揮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加強了地區間的經濟聯系(“推動了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2分)推動了早期的資本主義成長。 (2分)(2)變化:英國農業實現了規;洜I,農村資本主義改造完成。(2分) 影響:為英國工業革命準備了條件;加速了英國近代城市化進程;促進了英國民主政治的發展(推動了英國的代議制改革)。(6分)(3)特點: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速度較慢,水平較低,曲折發展;(2分)80年代以后,速度加快,水平提高,持續發展。(2分)主要原因:(任選一段回答)A—B段:一五計劃的執行,社B—C段。(4分)DE段:改革開放的政策,鄉鎮企業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經濟體制的轉型。(4分)(4)方向:模式由速度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形態以城市群和都市圈為推進主體。(2分)策略:關注城市化的質量,完善公共服務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推動農民工的市民化進程;制定科學的產業促進政策;完善土地流轉政策;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作用,消除不利于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要堅持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同步發展;要推動城鎮化向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的方向發展等。(采意給分,任2點2分)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四川省樂山市屆高三第一次調查研究考試文綜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860120.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