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華陽中學屆高三期中打靶訓練歷史試題一、選擇題:(60分)1.歷史學家余英時在研究中國近代歷史的過程中提出了“轉石效應”——改革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一經發動,便如危崖轉石,非達于平地不止,經濟體制改革初見成效之后,浪潮就會沖擊到法律和政治領域。依據上述觀點,在中國近代史上引發“轉石效應”的歷史事件是A洋務運動B.辛亥革命C.戊戌變法D.新文化運動21912年9月,上海《申報》載文稱:“西裝東裝,漢裝滿裝,應有盡有,龐雜至不可名狀!睂Υ死斫庾钋‘數氖茿服裝種類繁多,追求時尚成主流 B.東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飾難以共存C尊孔復古盛行,服飾改革艱難 D社會發生巨變,服飾呈現多樣化3某西方學者評論說:“他們雖然有社會變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過無產者的起義來實現社會變革。……實際上,他們幾乎沒考慮過自己精心制作的藍圖如何才能付諸實踐!痹搶W者評論的是A科學社會主義B.新三民主義C.啟蒙運動D.空想社會主義伏爾泰和孔子是東西方著名的思想家。伏爾泰在孔子的石像下寫下:“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現者,從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僅以圣賢而從未以先知的口吻講話,但大家認為他是圣賢,甚至在全世界也是如此!背霈F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孔子思想中具有尊重理性、道德,排斥迷信、暴力的因素B孔子思想具有民主性C儒家所宣揚的“仁政德治”與“開明君主制”有共同之處D孔子思想的某些內容符合啟蒙思想家的反封建需要5.錢穆在評論中國古代某制度時說,它“可以培植全國人民對政治之興味…可以團結全國各地域于一個中央之統治”。這一制度是A郡縣制 B.察舉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6史料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間接的史料。凡是未經中間人手修改或轉寫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經中間人修改或轉寫的是間接史料。要研究赤壁之戰,應收集的間接史料是A B. C. D.7.某外國學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時,引李白詩句“邯鄲四十萬,同日陷長平”。證唐代邯鄲人口殷盛。有學者則指出李白用的是戰國時秦趙長平之戰,秦人勝,坑殺趙兵四十萬的典故。下列說法中最為合理的是A李白是唐代著名詩人,意見具有權威性B.外國學者以詩證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C李白以激情與浪漫著稱,其詩不足為信D.歷史研究可以以詩證史,但必須詳加考辨8.(宋)陳元靚在《歲時廣記》中記載:“同州以二月二日與八日為市,四方村民畢集,應蠶桑所用,以至車蟾、櫞木、果樹、器用雜物皆至,其值千緡至萬緡者!睂Υ瞬牧侠斫獠徽_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種類繁多B.定期的集市在鄉村出現C商品貿易以服務農耕為主D.市的時間和空間限制被打破 9悉尼?胡克《歷史中的英雄》:“假如我們給英雄下這樣一個定義:英雄就是具有事變創造性并且能夠重新決定歷史進程的某些人,那么,緊跟著下一步的推論應該是:一個民主的社會對于英雄人物必須永遠加以提防……因為天才和能力時常會被濫用!惫糯ED提防英雄人物的關鍵措施是A設立公民大會B.成立五百人議事會C實行陶片放逐法D.輪流執政,抽簽選舉 10“法律條文沒有作出規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隸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據某某法律,我認為此奴隸應歸我所有。法官確認后才能受理!边@一描述主要說明羅馬法 A重視法律程序B.保留習慣舊俗C.強調法官至上D.體現人人平等11“喜結秦晉之好”之說來之于中國古代秦晉兩國世為婚姻,這兩國聯姻可能發生在下列哪一時期?A.春秋時期B.戰國時期C.秦漢時期D.兩晉時期2.下面是某電視專題片中出現的三組鏡頭,分別反映了不同朝代為解決洪水災害,中央政府的運作情況 ①蜀郡洪水為患,丞相與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給皇帝裁決 ②渝州發生洪災,中書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門下省審核后,交尚書省,尚書省交工部、戶部辦理 ③徐州府爆發洪災,閣臣據皇帝旨意寫成詔書,直送工部、戶部執行賑災。據所學知識判斷,上述歷史場景最早出現的朝代分別是A秦、唐、元 B.漢、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131916年,一位學者說:“晚清思想文化史的進程展示了一種特殊的現象:先進思想家從西方引進,并以微弱的資產階級經濟關系和職能集團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現代化觀念與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樣漂浮在廣闊的鄉土文化帶的上空!边@則材料實質A批判近代洋務派的中體西用 B.反對宣傳西方啟蒙思想家的理念C指出宣傳西方啟蒙思想的缺陷 D.提倡馬克思主義14“一切傳統均不再神圣。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唯物主義、實驗主義……以及最新的布爾什維克主義,均找到支持者!鄙鲜銮榫俺霈F于A戊戌變法時期B.辛亥革命時期C.清末新政時期D.北洋軍閥統治時期151919年梁漱溟指出,對五四運動中火燒趙家樓的學生第一要提起公訴,不公訴不足以維持民國初年剛建立的法治;第二要當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維護學生的愛國熱情。下列哪項與其觀點一致A要在法律框架內理性表達愛國情感B.要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C要維護北洋政府的專制統治D.要用法律阻止學生開展愛國運動16抗日戰爭時期,延安“吸引了一個美國軍事觀察團、一些美國國務院外交官和一個美國總統特使前來訪問,另外還有大批外國記者前來采訪!逼渲饕蚴茿中共領袖人物的個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張得到普遍認同C中共堅持抗戰贏得了國際友人的廣泛同情 D.中共領導的抗日力量在抗戰中的地位日顯重要17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蔣方震說,歐洲近代史之曙光,發自兩大潮流:其一,希臘思想復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復活。這“兩大潮流”共同的作用是A“因信稱義”主張被廣泛接受B.打破了教會的精神枷鎖C為“理性王國”描繪了理想藍圖D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動員18《神曲》《紅樓夢》《物種起源》《老人與!匪牟繒1986年均被法國的《讀書》雜志推薦為理想藏書。下列與這四部書相對應的表述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詩歌 劇本 散文 小說 B.彼特拉克 曹雪芹 達爾文 海明威C倡導人文主義 反對封建禮教 闡述自然選擇 體現現代主義D抨擊世俗王權 敘述愛情悲劇 挑戰教會神學 歌頌民主自由19馬丁?路德宣稱:“世俗權力是受上帝的委托來懲治奸邪、保護善良的。我們應當讓世俗政權在整個的基督教世界中執行它的職務,不要加以任何阻礙。無論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傳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權力都有權來管他!睂Υ死斫庾钊娴氖茿世俗政權主持宗教儀式 B教會有權解釋《圣經》C消除了教皇與世俗的隔閡 D.國家政權應該高于教會20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歐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時,對其中一次革命活動以“‘進口’的國王”為題加以論述。這一歷史事件最可能是A英國“光榮革命” B美國獨立戰爭C英國1832年議會改革 D德意志帝國的統一21伏爾泰和孔子是東西方著名的思想家。伏爾泰在孔子的石像下寫下:“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現者,從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僅以圣賢而從未以先知的口吻講話,但大家認為他是圣賢,甚至在全世界也是如此!背霈F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孔子思想中具有尊重理性、道德,排斥迷信、暴力的因素B孔子思想具有民主性C儒家所宣揚的“仁政德治”與“開明君主制”有共同之處D孔子思想的某些內容符合啟蒙思想家的反封建需要22“詔遷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于是代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蔽闹刑岬降脑t書出自A東周平王B.東漢光武帝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中國古代手工業成就輝煌,勞動者創新發明了眾多生產工具。右圖所示的冶鐵技術最早出現在戰國 B.西漢 C.東漢 D.唐朝21880年7月法國政府規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違反新聞法行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北簧饷庹呒扔邪屠韫鐟鹗,也有君主派人士。這表明:在當時的法國政府力圖借助工人階級確立共和制 B.國民議會中有多數議員希望恢復君主制C政府欲通過緩和社會矛盾鞏固共和制 D.憲法規定議會有立法、締結條約和特赦權力年度男(%)女(%)總就學率(%)187339.915.128.1188367.233.651.0189374.840.658.7190396.689.693.22閱讀日本明治時期義務教育就學率(部分)表,對該表的分析結論,正確的是①明治時期,日本教育發展迅速②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化”政策,促進了義務教育的發展③明治時期,女童就學率迅速增長,體現了日本社會男女平等④日本利用從中國勒索的巨額賠款發展自身教育,是其義務教育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6.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第十五條規定:“聯邦議會的主席職位及其事務的領導權屬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國宰相! 此規定表A.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 B宰相只對國家元首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C國家權力中心為議會 D國家行政權屬于宰相27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布什和民主黨候選人戈爾在決定命運的幾百張選票上發生爭議,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聯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錘定音,解決了長達36天的總統難產危機。這段材料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 B.表明司法權實際上高于行政權C顯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權 D.說明總統人選與選民意愿無關28 D.美國貝爾 第二次科技革命29.以下是19世紀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裝備數據對比,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英國步槍射程100米、射速1-2發/分鐘射程200米、射速3-4發/分鐘火炮泥模制造、炮管雜質多、氣孔氣泡多、鐵模制造、鏜床切削、膛壁光滑、火藥硝量過高、雜質過高、顆粒粗糙標準火藥配方(硝78%、硫8%、碳14%)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差距 B.儒家文明與基督山東省聊城市華陽中學屆高三期中打靶訓練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864349.html
相關閱讀: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