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第一中學屆高三新課程第一次摸底測試 文科綜合能力試題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并請認真填涂準考證號。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第Ⅰ卷 (選擇題,共140分)本卷共3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4.是中國傳統的龍年,魯迅先生曾說,中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從漢字“龍”的四種節體的演變過程中(圖7)。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B.漢字“龍”的演變由甲骨文→隸書→小篆→楷書C.與書法相伴而生D.演變的總趨勢是由繁到簡25.虎符是古代的兵符,是帝王或將師授予下屬調動軍隊的憑證,從春秋戰國一直沿用到魏晉南北朝能夠體現后世統治者替代虎符作用的機構是( )A.秦朝設立太尉B.宋代設禁軍統領C.宋代設樞密院D.清代設軍機處26.元代的科學制度也基本上用“經義”“經疑”為題述文,科舉分為鄉試、會試及殿試,元代科舉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應考,多試只考兩場,要求相對簡單,左榜供漢人、南人《淮河以南的南宋境內的人民》應考,鄉試時考三場,要求相對嚴格,鄉試,會試考中名單都按種族分配,這表明( )A.元朝主要以科舉作為協調蒙漢關系的主要手段B.元朝時期科舉制度得到了發展和完善C.元朝統一后重視全面推行漢化政策D.其做法在于協調北方少數民族和南方以漢族為代表的民族之間的關系27.《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諺語:“一品官,二品賈。”二刻拍案驚奇中記載:“徽州風俗以商賈第一等生業,科第反在次者!边@兩則材料反映的是( )A.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B.宋朝商品經濟發展C.徽商有超前的經商理念D.商人經濟地位不斷提高28.中英《南京條約》的第一條為“酮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永存平和,所屬華英人民政府彼此友睦,各住他國者,必受該國保佑身家安全”(1840年2月,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在對華條約草案中第一條也曾有“享人身,財產之完全的保障與維護”的規定),對此條款分析準確的一項是( )A.是為其侵略中國所作的托詞B.體現了英國對人身權和財產權的高度重視C.是國際條約文本格式的體現D.表明英國想與中國保持長久的和平關系29.1880年,招貼畫在英國街頭幾乎隨處可見。當時的倫敦就有150名張貼工,他們每周要貼大約九萬張海報,巴黎的街道與墻壁幾乎成為了海報藝術畫廊,各式各樣的商品廣告在填補城市的每個空白處,從戲劇,歌舞表演到自行車、香水、煙草以及餅干。1881年,巴黎市政府頒布了一條法令,規定海報必須在指定的區域內張貼,而且上面必須有政府公章表明已交“張貼費”這說明( )A.英國和法國是世界上廣告業發展最快的國家B.經濟發展推動藝術形式和藝術流派的發展C.政府干預經濟,通過立法規范廣告業發展D.19世紀末,歐洲藝術流派發展全面平民化30.圖8反映了日本經濟的某一主面的發展狀況,下列對該圖的解讀正確的是( )A.工業化初期階段沒有環境污染問題B.環境污染與工業化程度成正比C.工業化不一定加重環境污染D.GDP越大,環境污染越小31.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國三萬萬的農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農民因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災流行,戰爭和土匪的擾亂,軍閥的額外征稅和剝削、外國商品的壓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趨窮困和痛苦”這主要表明此時的中國共產黨( )A.決定開展土地革命,以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B.認識到農民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重大作用C.對農民痛苦的深切同情D.決定走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32.1921年美國制定了《緊急關稅法》把肉類和主要農產品的關稅提得很高。使國外農產品進入美國幾乎成為不可能。1922年9月,美國國會又頒布了《福德尼麥坎伯關稅法》。該法不僅再次提高農產品的稅率。還恢復對鋼鐵的關稅,提高紡織品的進口稅等。并且還擴大了關稅委員會的權力1930年通過了美國歷史上最高的關稅法即《斯穆特一霍利關稅法》該法律大幅度提高了887種商品的關稅。這些關稅法律( )A.是美國對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的實際運用B.是美國經濟落后的具體表現C.是1929年經濟大危機爆發并擴大的重要原因D.是胡佛總統執政時期的經濟行為33.“神馬都是浮云”“hold住”“傷不起”等網絡熱詞作為一種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中,真實地折射出大眾的社會心理,同時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其反映的實質是( )A.人類面面臨文化消費的多重選擇B.人類在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C.大眾傳媒的商業性影響越來越大D.大眾文化對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34.圖9是莫秦繪制的世界近代美術名畫《日出?印度》,下列說法符合作者創作風格的是( )A.我不愛理性的繪畫B.參用中國傳統繪畫的潑墨寫意技法C.“光是畫中的主角”D.彰顯工業化背景下鄉村的寧靜生活35.錢鐘書指出:“史家追敘真人真事,每須遙體人情,懸想事勢,設身局中,潛心腔內,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幾人情合理!边@里他強調的是,歷史學家( )A.研究歷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論B.在研究歷史時不能有自己的觀點C.應親自參與歷史實踐,感觸歷史D.進行歷史想象時要尊重歷史原貌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160分)40.(25分)1904年?陳獨秀在安慶創辦《安徽俗話報》,以救亡圖存、開通民智為崇旨,抨擊時弊,介紹新知識,傳播新思想,藉以喚醒民眾,請閱讀該報發表的《嘆五更——傷國事也》節選材料,回答問題。一更里,室闌房,前思后想。思想起,國家事,好不羞愧、我中國,受洋人,許多欺侮,既割地,又賠款,凌辱難堪,可憐我,百姓們。不知愛國,總是說,國家強,與我無干,要曉得,國若危,家何能保?……二更里,把心事 ,告訴諸郡,外洋人,他強盛,也有原因……無論郡,貧與富、識字通文,和別國,打起戰,人人拼命,槍與炮,車與船,無樣不精……三更里,悶沉沉,越思越恨,我中國,窮與弱,不為無因,讀書的,只知道,文章詩賦……提起了,國家事,抽身就走,又有些,假理學,一派斯文,一說道,國家危,總言天意,凡百事,總說是,運氣為憑,種田的,更無知,蛙居井底,耳不聞,目不見,終歲辛勤,只知道,占陰晴,祈年望歲,守陳法,不改變,地利難盡,手藝人,都沒有,巧妙器具。只知道,偷工料,全不求精,生意人,較輻錸,希圖維利,全不知,顧國體,依靠洋人,做官的,好錢財,待民暴虐。奉朝旨,催文法,毫不遵行。四更里……五更里,天待明,雞聲報曉。……從此后,洋人日盛。你看那,印度滅,受苦至今,上等事,皆無分,被英壓制。外國人,滅人國,種且無存,中國人。只顧憐,眼前能過,不曉得,種將滅,無處逃生。從今后,抖精神,大家振作,富出錢,貧出力,事事認真。……我中國,能改變,怎不如人。興學堂,講工藝,農商礦產,保利權,爭國體。不讓毫分,外洋人,雖強焊、并非神怪,怎見得,我中國,不可相爭,乘此時,還未亂,趕緊設法。再遲遲,恐怕被,外國瓜分,男為奴,女為妾,永無生路,到那時,想悔過,恐怕不能,我女子,本無才。來談國事,無非是,愛國切,一片婆心,作一段,嘆五更,喚人治夢,惟愿的,我中國,永升太平。請回答:(1)概括該文發表時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想狀況。(6分)(2)作者一更、二更、三更里所嘆的中國貧弱和“外洋人”強盛的原因分別是什么?其所嘆是否全面并說明理由。(9分)(3)“五更里”作者提出了哪些教國方案?(4分)(4)《嘆五更——傷國事也》集中表現了當時中國人怎樣的心態?請簡述該報的創辦者為實現“我中國,永升太平”的理想進行過什么努力?(6分)41.(15分)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海洋,建設海洋強國成為立國的根本大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東漢楊孚《異物志》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墩外大舟,錮以鐵葉,值之我拔”。三國時期萬震《南州異物志》記錄了從馬來半島到中國的航程,其載“東北行,極大崎頭,出漲海,中淺而多磁石”。這兩條史料的記述十分一致,其中所言“崎頭”是我國古人對礁嶼和淺灘的稱呼,而“漲海”即我國古代對南海最早的稱謂!皾q海崎頭”指南海諸島的礁灘。宋代將南海諸島列入“瓊管”范圍,即“千里長沙”、“萬里石塘”屬于當時廣南西路瓊州的管轄范圍,這標志著南海諸島納入中國版圖已現端倪。至明清兩代,中央政府繼續將南海諸島明確列入中國版圖并置于廣東省瓊州府萬州轄下,行使了有效管轄。二戰期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占領了中國大部分地區,《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國際文件明確規定把被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島。1946年12月,當時的中國政府指派高級官員趕南沙群島接收,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派兵勝守。材料二:中國近代的有識之士逐步認識到“興幫[邦]張海權”的道理,孫中山說:“中國海權一日不興,則國基一日不寧,”“爭太平洋之海權,即爭太平洋之門戶權。人方以我為爭(意為:別國以我國為爭奪瓜分的對象),豈置之不知不問。”孫中山面對舊中國的形勢,從民族存亡和民生的角度關注海洋,在《實業計劃自序》中說:海權“操之在我則存,操之在人則亡。”摘編自楊金森范中義《中國海防史》(下卷)材料三:有的學者從中國面臨20世紀80年代世界第二次重大產業梯度轉移出發,提出只有采取率先加快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的戰略,才能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耙驗閮鹊責o論從區云南昆明一中屆高三新課程第一次摸底測試文綜歷史試題(解析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928795.html
相關閱讀: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