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金山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第Ⅰ卷 選擇題 (共140分)12.周代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配七鼎,大夫用五鼎,士則用三鼎或一鼎。這一規定主要體現的是A.宗法觀念 B.等級觀念 C.專制思想 D.分權思想13.宋人詩云:“東家打麥聲彭魄,西家繅絲雪能白!瓥|家麥飯香撲撲,西家賣絲糴新谷!痹娭蟹从沉怂未鶤.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業僅在鄉村發展C.開始出現獨立的手工業家庭 D.手工業者脫離農業生產14.利瑪竇在《中國札記》中說,雖然我們已經說過中國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貴族政體……如果沒有與大臣磋商或考慮他們的意見,皇帝本人對國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決定……所有這類文件都必須先由大臣審閱然后呈交給皇帝。利瑪竇認為中國明朝時A.君主制不是中國政府的主要形式 B.君主與內閣大臣擁有同等的決策權C.內閣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君權 D.內閣掌握著明朝的行政大權15.明末清初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經世致用,反對君主專制,這主要是基于他們 A.對先秦諸子學說的闡釋 B.對宋明理學的批判與繼承 C.受西方啟蒙思想的啟發 D.對現實政治與社會的叛逆16.某同學在圖書館查閱資料時,發現了中國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職業結構表:自耕農和地主佃農工場主商人占總人口比例24%36%30%10%據此推斷,這種職業結構最可能出現在A.唐代關中地區 B.宋代太湖地區C.明代蘇杭地區 D.清末廣州地區17.《十二銅表法》規定:“夜間行竊,如當場被殺,應視將其殺死為合法!边@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羅馬法維護私有財產權 B.羅馬法強調“輕罪重罰” C.羅馬法重視道德修養 D.羅馬法蔑視人權18.歐洲啟蒙思想家大多認為:國家是“必不可少的惡”,是人們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強制工具。為此,他們主張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滅私有制,實現社會平等C.建立有效機制,實現權力制衡 D.取消國家機構,實現公民自治19.英國工業革命中,棉紡織業率先采用機器生產的主要原因是 A.紡織業生產技術簡單.易于采用機器生產 B.市場對棉織品的需求增勢強勁.推動了技術革新 C.棉紡織業歷史悠久,生產規模龐大D.英國從殖民地獲得大量財富,生產所需資金充足20.下表為1870~1900年世界鐵路發展狀況(單位:千米) 年份世界總里程歐洲美國1870210 000105 00085 2771880373 000169 000144 000224 000269 000284 000320 133表中信息反映的情況不包括A.30年間美國鐵路發展超過歐洲總和 B.1870年歐洲資本主義經濟處于領先地位C.鐵路的發展擴大了歐美之間經濟聯系 D.歐洲地區內及美國國內貿易不斷擴大21.他們注重人的本能,抒發強烈的個人情感,打開了一個滿懷熱情,追求理想的世界,他們創造的人物感情熱烈,渴望超越現實,他們創作的詩歌常有大膽的幻想,異常情節和人物形象,具有神化情節和異域情調。它是屬于A.現代主義 B.浪漫主義 C.現實主義 D.古典主義22.“1930年冬季成為農民的恐怖冬天,抄家、流放和處決成為尋常的事。”“恐怖冬天”的來臨是因為蘇聯(俄)實行了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社會主義工業化 D.農業集體化23.歷史學家馬克.布洛赫在《為歷史學辯護》中說:“各時代的統一性是如此緊密,古今之間的關系式雙向的。對現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對歷史的無知;而對現實一無所知的人,要了解歷史也必定是徒勞無功的!辈悸搴赵诖藦娬{的是 A.鑒往知來 B.以古諷今 C.厚今薄古 D.貫通古今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160分)38.(28分)婦女在社會中的地位如何,是觀察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希臘婦女雖然是人,但不是完整意義上的人。雖然可以擁有財產,但不能完全支配財產,也不能享有全部的公民權利,法律把她們當作撫養子女者看待!、顏海英《古希臘婦女的社會地位及演變》婦主中饋(家中飲食等事),惟事酒食衣服之禮耳,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干蠱(主事)。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丈夫),助其不足,必無牝雞(母雞)晨鳴,以致禍也。 ——顏之推《顏氏家訓》材料二:(工業革命)為婦女工作開辟了一個新時代。但婦女的待遇很差,而且,往往只能從事又苦又累薪水又少的工作。隨著工業革命的進展,婦女為就業而受教育的機會增加了,越來越多的婦女掌握了各種職業所必須的才能。婦女參政的愿望也日益強烈,歐洲許多國家的婦女要求享有選舉權,女權運動應運而生!吨袊蟀倏?女權運動》材料三:中國婦女解放大事記時間舉措1949年新中國第一份全國性婦女刊物《新中國婦女》創刊1950年新中國第一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布,規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1986年衛生部、勞動人事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聯合下發的《女職工保健工作暫行規定》,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次為女職工“五期”保健制定明確規定1992年全國七屆人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請回答:(1)據材料一,古代希臘與古代中國婦女的社會地位有何相同之處?分析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6分)(2)工業革命為什么能為“婦女工作開辟了一個新時代”?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明工業革命是怎樣逐步促進婦女解放的?(10分)(3)據材料三,概括說明新中國成立以來,為提高婦女社會地位,我國政府進行了哪些方面的努力?(6分)(4)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哪些因素促進了近代以來婦女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6分)39.(24分)1500年前后,近代社會的曙光已出現,世界逐步走向一體。但隨著工業化的進程,環境保護日益成為人類社會的重大課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發現”的美洲徹底破除了傳統觀念的束縛,使得人類活動的舞臺由大陸轉向海洋,這是人類文明發展取向的創造性突破,標志著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世界的最早起步。 ——《世界通史教程教學參考》材料二:1750年英國人口有1050萬,1850年為2750萬,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國總人口的50.2%,首次超過鄉村人口。在19世紀上半期的倫敦,人滿為患,遷移到城市里的窮人,大多只能靠乞討為生。許多工人只能住在沒有照明和排水設施的地下室,使得傳染病很容易擴散。與此相反,英國富人享有市內住宅和鄉間宅第,擁有藝術收藏品,能參加被廣泛宣揚的娛樂活動和去外國旅行,他們的生活方式幾乎是社會底層的群眾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現代史》 材料三: 下圖顯示了工業化以來世界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之間的關系。注:從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末,是工業化初期階段;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是工業化起飛階段;從20世紀中期到20世紀末,是以高技術產業為主的后工業化階段;20世紀末至今,是信息化階段。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歷史評價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2分)?這一歷史事件對世界有什么重要意義?(6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英國人口變化的特點及影響(4分),并概括英國在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問題(4分)。(3)根據材料三,說明工業化以來環境質量變化的趨勢(4分),并分析造成這一變化趨勢的原因(4分)。汕頭市金山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部分?答案選擇題: 12-15:BACB 16-20:CACBC 21-23:BDD非選擇題:38.答案要點:(共28分)(1)地位:沒有政治權利,社會地位低下。(2分)原因:農耕時代,男子在社會生產中處于主導地位(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對低下),婦女處于從屬地位。重男輕女思想。(4分)(2)原因:機器生產的出現和推廣逐步解決了男女工人的體力差異問題。工廠出現,女性利于管理。(4分)“解放”:使婦女從走出家庭,獲得工作權;到獲得受教育權;再到逐步獲得政治權利,社會地位不斷提高。(6分)(3)利用輿論陣地,進行宣傳和引導;依法保障婦女的各項平等權利;注重女性保健。(6分)(4)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各國政府的努力;人們思想的不斷解放(或啟蒙思想的傳播);婦女自身的努力與斗爭等。(6分,答出其中三個方面即可)39.答案要點:(共24分)(1)新航路開辟。(2分) 影響:全球逐漸形成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經濟體系;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密切了世界各大文明之間的聯系,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6分)(2)特點:人口增加迅速,城市人口比例上升。(2分)影響:為工業化提供了勞動力。(2分)社會問題:貧困現象嚴重;貧富懸殊;公共設施不完善;下層民眾生活條件差等。(兩點即可,4分)(3)趨勢:從工業化初期到工業化起飛階段,環境質量越來越差;從后工業化階段到信息化階段,環境質量逐步提升。(4分)原因:兩次工業革命對煤、石油等能源的無限制開采造成環境污染嚴重;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環境質量逐步提升。(4分)環境質量工業化初期階段工業化起飛階段后工業化階段信息化階段經濟發展階段環境質量廣東省汕頭市金山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934257.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