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五校協作體高三期中考試歷史試題第Ⅰ卷(客觀卷)(本卷共32個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共48分)1、《史記?十二諸侯表》記載:東周時,“(諸侯)興師不請天子,然挾王室之義,以討伐,為會盟主!贝擞涊d實質上反映了A、西周以來維護統治的分封制已經崩潰B、周天子已經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C、諸侯盟主實際上已是全國的最高統治者D、爭做盟主是東周時各國戰爭的主要目標2、“此時中樞部門的分立,主要由其處理的政務范圍不同所決定,而不取決于或出令、審覆、執行的程度環節分工。……基本上按照所處理政務的范圍——民政、軍政、財政,以依事系任為原則進行事權分割!鄙鲜霾牧现械摹按藭r”是指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3、羅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記載:“沒有東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貴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應,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主人,服從命運的安排,對逃亡的奴隸和隸農必須嚴加懲治!辈牧喜荒苷f明有學者認為,“在其他民族還苦于找不到一個對付王權或皇權的獨裁和專制的時候,英國就已經利用了彈劾這個工具……保護著貴族進而也保護了千千萬萬普通人的權利和自由”。在英國,擁有彈劾權的機構是A、國王B、首相C、議會D、內閣12、下表反映了中國近現代史四個不同時期階段特征的主題詞,其中1921~1935年處應填寫A、五四風雷,抗日烽火 B、開天辟地,漸趨成熟C、國共對峙,走向抗戰 D、星星之火,力挽狂瀾13、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在給山東戰區的一份電報中指出:“敵軍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機……。讓敵占領萊蕪、沂水、莒縣,陷入極大困境,然后殲擊,并不為遲。”這是為了A、消滅國民黨的主力 B、粉碎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C、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 D、奠定解放長江以南的基礎14、布羅代爾在《文明史綱》中提到:六國的歐洲無疑是不完整的。西部還有重要的空白,向東則遇到“鐵幕”這一障礙,它(指鐵幕)東面實際上正在形成另一個共同市場。“另一個共同市場”建立的目的是A、與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相對抗 B、利用經濟手段控制西歐,對抗蘇聯C、促進歐洲各國的合作和發展 D、建立以美國為中心的自由貿易區15、中國歷代封建王朝基本上推行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它貫穿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始終。主要原因是①它有利于維護封建專制主義國家的經濟基礎②它有利于穩定民心,維護政治穩定③它有利于鞏固君主地位,促進社會開放 ④它有利于新的經濟因素和生產方式的產生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6、班固《漢書》:“(張)安世尊為公侯,食邑萬戶,然身衣弋綈(黑色),夫人白紡績,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內治產業,累織纖微,是以能殖其貨,富于大將軍(霍)光!痹摬牧戏从吵鑫鳚hA、私人紡織作坊頗具規模 B、民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C、官營紡織作坊非常發達 D、政府鼓勵民間手工業的發展它是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23、辛亥革命前,南通的大達內河輪船公司、煙臺的政記輪船公司、上海的宇紹輪船公司等也是著名的民族航運企業。這些企業 A、都得益于中日甲午戰爭 B、培育了新的政治力量C、均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扶持 D、是中國早期民族企業24、1926年,斯大林在《關于蘇聯經濟狀況和黨的政策》報告中說:現在我們已進入新經濟政策的第二個時期!绻患皶r供給農業機器、拖拉機和工業品等,農業本身就不能有進展。因此,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要依靠而且已經依靠工業的直接擴展了。此番講話意在A、繼續執行列寧新經濟政策 B、實現農業的機械化C、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 D、建立計劃經濟體制25、20世紀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個公司,但在……今天,只要掌握某公司3%—5%的股票,就能獲得對該公司的控制權。對于上述現象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股票呈現出分散化的趨勢 B、反映了資本社會化趨勢C、企業的決定權開始掌握在工人的手中D、資本家已無法擁有企業全部的所有權26、“鑒于30年代經濟大危機引發的社會動蕩和政府信用危機,二戰后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推行了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的福利政策。”這說明西方國家推行社會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本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B、保證社會秩序的穩定C、遏制經濟危機的再次發生 D、展示資本主義的優越27、公社的山羊長的壯,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個大噴嚏,轟隆一聲比雷響,大象嚇得直哆嗦,撲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還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簡直就是屎殼郎”。這首歌謠體現哪個時期的特色?(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密折是臣下秘密直接達于皇帝的奏章。雍正元年,雍正賦予全體封疆大吏密折權,下令各省總督巡撫密上奏折,一折只言一事,無論大小時務,皆許據實敷陳。后來雍正又給提督、總兵官、布政使、按察使及學政全體官員密折權,甚至特許一些“品級卑微”、“無奏對之分”、如道府同知副將之類的小臣徑上密折之權。密折可隨時隨事奏聞,“一切地方之利弊,通省吏治之勤惰,上司孰公孰私,屬員某優某劣,營伍是否整飭,百姓之生計若何,風俗之淳澆奚似,即鄰近遠省以及都門內外,凡有駭人聽聞之事,不必待真知灼見,悉可以風聞入告也!辈牧隙河赫茝V密折制度,使處理國家大小事務的權力全部集中到他自己手中,封疆大吏及內閣職權同時削弱。密折制度改變了過去皇帝僅靠少數官僚或機構獲取政治情報的傳統,廣泛增加了耳目和資訊渠道,密折人因此也不敢謊報政情,這便為其洞悉下情、決斷決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密折制度也成為雍正推行革新大政的有力工具。諸如“耗羨歸公”、“攤丁入地”、“改土歸流”等被雍正稱為“機密緊要之事”,通過“無不立達”的密折和朱批諭旨,往復討論,迅速決定,雷厲風行地予以推行、指導和監督其實施。(1)根據材料一,概括密折制度的特點。(8分)(2)根據材料一、二分析密折制度的作用。(7分)(15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材料一康有為在《長興學記》中說他創辦學堂的目的是“夫勉強為學,務在逆乎常緯”。所謂“逆乎常緯”… …他開設的學科除了義理、考據、詞章之外,還增設“經世之學”。 … …后來梁啟超在《康有為傳》中說:“其為教也,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體育亦特重焉!薄 …康有為“每論一學,論一事,必上下古今,以究其沿革得失,又以歐美以比較證明之”。材料二 … …默驗時局,以培養人才為當務之急。… …啟超竊惟西國學校,種類非一,條理極繁,而惟政治學院一門,于中國為最可行,而于今日最有用。其為學也,以公理公法為經,以希臘羅馬古史為緯,以近政近世為用!簡⒊渡夏掀埳袝鴷罚1)根據材料一,概括康有為的教育理念。(8分)(2)依據材料一二,指出康梁二人辦學的共同點并分析其原因何在。(7分)1)根據材料所述歸納拿破侖失敗的原因。(8分)(2)材料中對拿破侖失敗原因的分析哪些是不對的?請說明原因。(7分)高三歷史試卷第1頁(共8頁)高三歷史試卷第2頁(共8頁)高三歷史試卷第3頁(共8頁)高三歷史試卷第4頁(共8頁)高三歷史試卷第5頁(共8頁)高三歷史試卷第6頁(共8頁)高三歷史試卷第7頁(共8頁)高三歷史試卷第8頁(共8頁)遼寧省五校協作體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969627.html
相關閱讀: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十二校”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