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一高—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二歷史試題第Ⅰ卷一、選擇題(40道小題,每題1.5分,共60分)《漢書?藝文志》在評價戰國時期的某一學派時說:“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執本,清虛以的是A、 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2、文王(商朝末年周國統治者)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時的諸侯)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異則事異’!边@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學說 B.韓非的變法革新主張C.墨子的“兼愛”思想 D.荀子的“王道”觀點3、齊景公向孔子請教如何為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肮吲d地說:“對呀,要不這樣,即使有很多糧食,我還能吃得著嗎?”這說明孔子提倡A.仁者愛人,理解和體貼他人 B.克己復禮,人們應貴賤有序C.政在愛民,國軍要嚴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際關系要和諧4、有一說法是:“董仲舒新儒學的基礎是‘天人感應’學說!倍偈嫦铝醒哉撝,哪一說法比較準確地表達了這一觀點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 D.“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5、董仲舒曾說:“是故王者上謹于承天意,以順命也;下務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別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舉矣。”下列對這段話的理解,正確的是A主張君權神授,民眾應絕對服從 B感嘆人性本惡,呼喚王道C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主張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6、《史記?太史公自序》說:“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碧饭J為儒學的社會價值在于A.體現民本思想 B.迎合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C.有助于維護封建等級秩序 D.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7、理學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說。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惡標準 B.圣人獨有的是非道德標準C.通過學習獲得的良好知識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規律8、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說:“蓋使朝廷之上,閭閻之細(民間百姓),漸摩濡染,莫不有詩書寬大之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學校!迸c這一論斷的精神實質較為接近的是A.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B.民為根本C.天下為公 D.民貴君輕9、明清之際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與宋明理學家在無私無畏、襟懷磊落等精神上一脈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異,最大差別是前者認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為無道之君C.提倡法治和眾治 D.抨擊君主專制張岱年、方克立主編的《中國文化概論》寫道:“明清時期的早期啟蒙思想家們先天足,具有一種時代性的缺陷,黃宗羲、唐甄們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而只有用擴大相權、限制君權、提倡學校議政等辦法來修補封建制度!弊髡哒J為他們不出新的社會方案的根源是A.資本主義萌芽十分微弱 B.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和影響凡君之所畢世也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鄙鲜鏊枷攵糀.主張“賢明”君主政治B.是小農經濟發展的產物C.帶有民主啟蒙的色彩D.沖擊儒學正統地位A.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B.將女人比作禍水很愚蠢C.青年人從來不盲從盲信 D.人的自然天性無法阻擋14、英國哲學家羅素指出:16世紀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靈追求自由的運動。下列材料能夠佐證羅素這一認識的是A.“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牧師”B.“當錢幣在錢柜中叮當作響,增加的只是貪婪和利已之心!盋.“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無分別地把得救的指望賜給所有人!盌.“教皇沒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權力”的“福音體驗”:“我夜以繼日地思索‘上帝公義’的問題,直到我看出它與‘義人必因信得生’的關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義’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憐憫使我們因信稱義。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樂園的門大開,讓我進入。圣經的一切話語有了新意義。”馬丁路德“福音體驗”的重大意義在于A.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B.是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C.使人們獲得精神自由和靈魂得救的自主權D.使宗教神權、專制王權和貴族特權遭到沉重打擊教皇沒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權力”16、“在盧梭民約論前約數十年,有此議論,不能不視為人類文化史最高出品。專著故自負,(顧) 亭林亦復推重。乾隆間,此書列入禁書;光緒之季,吾曾私自傳印,以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睂α簡⒊枋龅倪@本書理解錯誤的是A.此書是指顧炎武的《日知錄》 B.其議論的核心在于限制君權C.其觀點與西方啟蒙思想有些相似 D.其對近代民主思潮的興起有一定影響對西方科技.未能推進中國社會變革..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對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對這句話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貼切是A儒家關注人事人倫而敬遠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講求民主民權C儒家重視自然科學和自然規律 D儒家思想始終排斥佛教道教思想柳詒征《中國文化史》載:“(宋代)士大夫家以藏書名者,所在多有!渥罡徽撸劣馐f卷,蓋超過于宋之館閣矣!痹斐缮鲜霈F象的主要原因是印刷術的發展 B.科舉制度完善?C.造紙術有突破 ?D.圖書成為商品26、中國畫是歷史悠久的民族藝術。下列表述錯誤的是A.圖一是東晉顧愷之作品,體現了“以形寫神的風格B.圖二體現唐代閻立本兼收井蓄,吸取外來美術的風格C.圖三描繪了北宋商品經濟繁榮的景象,具有寫實風格D.圖四表現了元代畫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的藝術特征伏爾泰認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從永恒的規律,而有一個小動物,五尺來高,卻可以不把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為所欲為,那就太奇怪了!狈鼱柼┧f的“永恒定律”是指A.伏爾泰提倡的自然權利說 B.愛因斯坦的相對論C.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D.達爾文的進化論“把能量的變化看成是跳躍式的進行,成功地解釋了經典理論無法解釋的某些現象,打破了經典物理學中一切過程都是連續變化的觀念。”這一理論的誕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問題引起的? A.研究熱輻射 B.揭示時空本質屬性 C.解釋光電效應 D.預測未知行星方位“科學理論的發展往往并不意味著新理論摧毀舊理論,而是限制和縮小舊理論的作用范圍,把舊理論作為新理論的某種特例包含在其中!毕铝凶钅苷f明此觀點的是A.神創論與進化論 B.經典力學與相對論C.經典力學與量子論 D.相對論與量子論科學家達爾文在研究中發現,“在淺色的樺樹林里,淺色種類的蛾通常是深色種類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樹林,深色種類的蛾通常為淺色種類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A.生物現存的物種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B.生物個體之間存在本種類內部的競爭C.生物的進化經歷了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D.不同物種的變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閱讀以下當時人對某一著述的評論:評論一:“百年喜讀樽前兆,萬里驚看海外文”;評論二:“其書羅列甚遠之國,指掌形勢可謂奇書”;評論三:“欲制夷患,比籌夷情,尤為有用之書”。據上述評論推斷此書最有可能是?《海國圖志》 B.《資政新篇》 C.《天演論》 D.《變法通議》19世紀末,嚴復翻譯《天演論》,將進化論引入中國,在當時的知識界廣為流傳,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沖擊波。這是由于進化論的思想是適應了哪些社會思潮?①中體西用 ②維新變法 ③救亡圖存 ④民主與科學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34、《西方文明對中國的沖擊及中國文明的嬗變》一文說:“如果我們將中國傳統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洋務運動只不過剪斷了一些枝葉,辛亥革命則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但是樹斷了,樹墩還在,一般的樹只要樹墩還在,還是可以萌發”。為了不讓這棵大樹“樹墩”繼續“萌發”,有識之士掀起了?A. 維新變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在新文化潮流的沖擊下,……有的女生已經開始覺悟,抵制學校開設的‘烈女傳’……(他們)以實際行動反抗舊禮教,爭取女性婚姻自由!边@種現象的出現說明新文化運動A.動搖了傳統禮教思想統治地位 B.促進了科學文化的普及和繁榮C.樹立了積極、進取的科學精神 D.出現了比較偏激的社會思潮中國近代思想主要經歷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維新變法”、“民主共和”、“民主與科學”及“馬克思主義”的演進過程。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題是發展資本主義 B.反對專制統治 C.反抗外來侵略 D.救亡圖存材料三 (右圖)圖畫中間是一個火鍋,火鍋里面寫滿了很多漢字,比如佛,功夫,解構,禮,后現代,老舍,莎士比亞,愛因斯坦,道,仁,京劇等許多代表中國和外國文化的東西。材料四 從更為一般的意義上講,啟蒙運動提出了一整套有關人類事務的原則:人類是善良的,至少是可以完善提高的,他們可以通過教育變得更加完善,人的理性是獲得真理的鑰匙,而依賴盲目信仰或者拒絕容忍多樣性的宗教是錯誤的。──《全球文明史》中華書局材料伏爾泰對孔子推崇至極。他看到,儒學用自身道德倫理來協調人間事物,不宣傳神怪,這比歐洲由“上帝”來支配要進步得多;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信條就是“博愛”的本義,這就和“自由”與“平等”的信條息息相通了。(3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三中的“仁”和“莎士比亞”如算作同一味調料的標準是什么?(2分)據材料二,概括這一標準產生的條件。(4河南省洛陽市汝陽一高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980481.html
相關閱讀:貴州省六校聯盟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
廣西武鳴高中2014屆高三歷史第二次模擬調研檢測試題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
2015綿陽二診歷史(僅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