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七單元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知識梳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模式;蘇聯社會主義改革與挫折:從赫魯曉夫改革到戈爾巴喬夫改革

背景:


直接目的:

主要內容: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評價:

原因:


開始:

主要內容:


新經濟政策

實質:

作用和影響:


形成基礎:

形成原因:

表現:

斯大林模式

評價:

背景:

內容:
赫魯曉夫改革
評價:

失敗原因:
二戰后蘇聯
的經濟改革
背景:

內容:
戈爾巴喬夫改革

結果:

教訓:

【典型題分析】
1.(09海南歷史)根據材料與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們必須考慮積累的界限問題,投資的最大界限問題。在我們這里弦繃得大緊了把它繃得大緊,使商品荒更加尖銳化,已經不行了……不從供求平衡角度作詳盡的分析,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點,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個深刻的內在的錯誤……為了使國家工業化得到實現……不僅應當保證表現對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應的貨幣,而且應當保證這種建筑材料相應的供應……(無論如何)也不能用“未的磚頭”建造“現實的”工廠。 ——摘編自布哈林《一個經濟學家的札記》(1928年9月)
材料二 如果撇開內部和外部的環境抽象地講,我們當然可以用比較緩慢的速度進行工作。但是問題在于:第一、不能撇開內部和外部環境;第二、如果從我們周圍的環境出發。那就不能不承認,正是這個環境促使我們迅速發展我國的工業……我們是在一個技術非常落后的國家內取得了政權的……假如我們的工業和技術像德國那樣發達,假如我國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像德國那樣大,那么高速度發展工業的問題在我們這里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迫切了……假如我們不是唯一的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而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之一,假如不僅在我國,而且在其他比較先進的國家……也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那么高速度發展工業的問題就不會這樣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論國家工業化和聯共(布)黨內的右傾》(1928年11月)
材料三 重工業是我國建設的重點。越須優先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這是已經定了的。但是決不可以因此忽視生活資料尤其是糧食的生產。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養活工人,還談什么發展重工業?所以,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必須處理好。
——摘自毛澤東《論十大關系》(1956年)
(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強調高速度發展工業的原因并說明斯大林與布哈林在工業化問題上側重點的不同。(6分)

(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歷史經驗。(6分)


2.(10年江蘇卷)23.(11分)宣傳海報是一種特殊的政治藝術品。下面是蘇聯20世紀前期的一組海報。

請回答:(1)圖①為新經濟政策時期的海報,指出圖①和圖②所含信息之間的聯系。比較這一時期的工業政策與以后斯大林工業化政策有何不同?試從理論和實踐的視角評價新經濟政策。(7分)


(2)對圖像研究者說,繪畫作品并不簡單地只是用于觀賞,而是用“解讀”。圖③為工業化時期的宣傳海報,判斷其所含信息是否準確,并說明理由。與其他圖像史料相比,宣傳海報有什么特點?(4分)


1.(1)原因:鞏固和保衛蘇維埃政權。(2分)
不同:布哈林強調按經濟規律發展工業,主張放慢發展速度;斯大林強調從當時的國內外實際情況出發,主張加速發展工業。(4分)
(2)從國內條和國際環境實際出發,調整和處理好農、輕、重關系,統籌兼顧,不斷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6分)
2.(11分)(1)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為實現工業化奠定基礎。 不同:改變部分企業的國有性質,實行租讓制;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國家占有絕大部分生產資料),高度集中管理。評價:發展馬克思主義學說,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恢復經濟,鞏固工農聯盟(穩定政治局勢)。(2)不準確。忽視輕工業發展,輕、重工業比例失調。特點:宣傳海報多與重要事有關;有明顯的傾向性。

第20 二戰后蘇聯的經濟改革
【知識梳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4911.html

相關閱讀: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