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要求: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史實,認識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
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
復習內容:五四風雷、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國共第一次合作與北伐戰爭
復習重點:五四風雷、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
復習難點:五四運動的意義、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的原因
自主學習
一、五四風雷
1、五四運動的原因背景
1.國際
2.國內
3.導火線
2、五四運動的過程
階段時間中心主力斗爭形式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3、五四運動的結果和意義
結果:初步勝利(表現)
意義:①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_________的革命運動。
②促進了_________的傳播。
③是_________革命的開端。
思考:21世紀的青年學生要如何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條
①_________廣泛傳播并日益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
②_________、陳獨秀等人的積極活動。
③_________的幫助。
2、一大
①召開:1921年7月23日,在_________秘密舉行,后又轉到浙江嘉興_________。
②內容:確定黨的名稱為“_________”;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黨的中心工作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成立中央局,選舉_________為書記。
③意義: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三、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
1、國共合作
①條:中國共產黨在開展工人運動中認識到,要戰勝強大的敵人必須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共產黨三大通過了與中國國民黨合作的決定。
②實現:1924年,_________在廣州召開有共產黨參加的國民黨一大。
③意義:反帝反封建的工農運動蓬勃開展,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高超的到。
2、北伐戰爭(國民革命高潮)
①目的:消滅帝國主義支持的_________、孫傳芳、_________等北洋軍閥。
②進程:北伐軍殲滅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1927年,國民政府由廣州遷往_________。
3、國民革命失敗
①原因:_________干涉,尋找新的代理人;國民黨右派_________、汪精衛制造分裂,叛變革命;陳獨秀煩了_________機會主義錯誤。
②標志: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
合作探究
1.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影響
下列材料:
材料1 “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材料2 “民眾雪恥心堅,全市罷工;本店金錢主義,獨自開張”
材料3 “學生罷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學生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陸去”。
——《上海學聯告同胞書》 1919年6月12日
請回答:
(1)材料1中口號是在哪一事中提出的?它的導火線是什么?根據這些口號,你認為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2)結合材料3,概括材料2中 “全市罷工”的結果?它說明了什么問題?
(3)概述該運動的歷史意義?
2.中共誕生與民主革命綱領
材料:
材料1 我們黨的綱領如下:A.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由勞動軍隊重建國家,直至消滅階級差別;B.采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達階級斗爭的目的——消滅階級;C.廢除資本主義制度,沒收一切生產資料。 ——《中共“一大”當綱》
材料2 中國共產黨為工人和貧民的目前利益計,引導工人們幫助民主主義的革命運動…..中國共產黨…..在這個聯合展現里奮斗的目標是:
㈠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
㈡推翻國際帝國主義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
㈢統一中國本部為真正共和國。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綱領》
回答:(1)從革命目標看,材料1和材料2有何不同?
(2)材料2的內容是否表示中共放棄了“一大”制定的奮斗目標?證據是什么?
(3)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綱領的依據是什么?
3.國共合作的原因及影響
思考: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與國民黨進行合作?有何影響?
4.比較新舊民主主義革命
名稱領導階級指導思想革命前途革命范疇革命任務革命性質社會性質
舊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
知識檢測:
1.某電視劇劇組拍攝《中國崛起》時有一組“中國20世紀第二個十年間大事回放”場景,我們可斷定入選的是
A.中華民國成立、五四運動 B.武昌起義、中共誕生
C.五四運動、長征勝利 D.中國同盟會成立、中華民國成立
2.之所以說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開端,主要是因為
A.它發生在十月革命后 B.它的發生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
C.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 D.它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3.下列關于五四運動的總體評價,代表中國共產黨觀點的是
A.五四運動是中國的“藝復興”
B.五四運動破壞了中國傳統化
C.五四運動是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轉折點
D.五四運動是中國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4.最近,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為增補共產國際代表尼科爾斯基的照片費盡周折。假設尋找時發現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證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1921年10月開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簽發的蘇聯護照
C.1921年7月初和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5年向共產國際匯報五卅運動情況的俄原稿
5.《東方雜志》某年2月發表說:一年以,社會主義的思潮在中國可以算得起風起云涌了。報雜志的上面,東也是研究馬克斯(思)主義,西也是討論布爾希(什)維克主義;這里是闡明社會主義的理論,那里是敘述勞動運動的歷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會主義在今日的中國,仿佛有‘雄雞一鳴天下曉’的情景!敝兴f的“一年”是指
A.1915年 B.L917年 C.1920年 D.1924年
6.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這里的“新”最主要體現在
A.以反封建斗爭為目標 B.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方式
C.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遠大目標D.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國的主張
7.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根據國情對中國革命所進行的可貴探索表現在
A.宣布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 B.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奮斗目標
C.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 D.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思想
8.最近,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蔣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記,吸引了各國學者的關注。蔣介石在日記里可能涉及的事是
A.參加北伐戰爭 B.拒絕張楊兵諫
C.組織徐州會戰 D.組織對紅軍第五次圍剿
9.1927年大革命失敗了,其“失敗”是指
A.右傾機會主義在中共內部占了上風B.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 D.工農運動轉入低潮
10.國民大革命成為中國革命繼續前進的新的起點,其因素包括 ①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②大革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③人民群眾普遍受到了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洗禮 ④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影響擴大 ⑤中共結束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知識拓展:
1.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哪里
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所以近代革命的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這種革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范疇。民主革命之所以區別為舊式和新式兩個階段,根本原因在于領導階級的改變。無產階級是否擔負起革命的領導責任,這是區分新、舊民主革命的根本所在。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主要表現在:
(1)領導階級:無產階級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在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發揮主力軍的作用,并登上歷史舞臺。此后,無產階級通過自己的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這是以前中國革命中所沒有的。
(2)指導思想: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更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這與此前指導中國革命的資產階級思想理論相比,是最革命、最科學的。
(3)革命的前途:此前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要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社會,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是要把中國建設成新民主主義國家,并建立社會主義社會。
(4)所屬的世界革命范疇:舊民主主義革命屬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義革命發生于十月革命之后,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2.國民大革命:
由國共兩黨合作領導的各個革命階層聯合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起點1924年國共合作的實現,終點1927年“七一五”政變。階段特征:兩大矛盾的匯流集中體現為中國人民與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的矛盾;中國人民的抗爭是在國共兩黨的共同領導下進行;主要以新三民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成為指導抗爭的兩大指導思想;中國社會各革命階級和階層組成統一戰線,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中國人民的抗爭基本摧毀了北洋軍閥的勢力,但最終歸于失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4917.html
相關閱讀: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