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古代手工業的進步
【考綱標解讀】
1.考綱:古代手工業的發展
2.標:列舉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征。
【考點概括梳理】
一、素稱發達的官營手工業
1.歷程
(1)夏、商、西周時期以__________為代表的手工業,由官府壟斷。
(2)春秋戰國時期,官營手工業繼續發展。
(3)西________后,煮鹽、治鐵、鑄錢等收歸官辦。
2.特點
(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生產;(3)憑借國家權力征調優秀工匠,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部門及發展概況
(1)冶銅業:①原始社會晚期已掌握冶銅技術;②商周時代,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銅禮器等精美銅器。
(2)冶鐵業:①________時,已有鐵器;②兩漢:高爐煉鐵和炒鋼技術;東漢杜詩發明水力鼓風冶鐵工具——________;③南北朝:____________;④16世紀以前一直領先世界。
(3)制瓷業:①________:已燒制出原始瓷器;②東漢:燒出成熟的________;③北朝:燒出成熟的________;④唐朝:形成________________兩大制瓷體系;代表瓷器有唐三彩、秘色瓷等。⑤宋朝:制瓷技術大放異彩,瓷窯遍布全國各地,出現____________。⑥明清:種類豐富,有____________、彩瓷、琺瑯彩;著名瓷都____________。
(4)絲織業: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②_____________,已經養蠶,有了絲織品;③商朝:已有織機,能織多種絲織品;④西周:生產斜紋提花織物;⑤西漢:長安的東西織室工人多(代表作:馬王堆出土的___________);⑥唐朝:以輕盈精湛著稱,還吸收外風格;⑦宋朝:品種繁多,織錦吸收花鳥畫中的寫實風格;⑧明清:絲織品(尤其是細密精致的____)超過前代;在蘇州、杭州設織造局;
二、艱難經營的民間手工業
1.分類:
(1)家庭手工業:以____________為代表,產品主要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民營手工業:產品主要供____________
2.曲折發展的歷程
(1)經歷春秋戰國和秦漢的發展后,魏晉南北朝時遭受摧殘;
(2)隋唐時得以恢復和發展;
(3)兩宋以后,在曲折中艱難發展,城鄉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營手工業;
(4)元朝:____________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
(5)_________以后,民營手工業甚至超過官營手工業,占據全社會手工業生產的主導地位。
3.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緩慢發展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發展
(2)出現:明朝中后期,江南的一些手工業部門
(3)清朝時期緩慢發展。
三、中國古代手工業享譽世界
1._________開始,中國絲綢遠銷亞洲、歐洲,“絲國”“絲綢之路”;
2._________起,中國瓷器大連輸出國外,遠達歐洲、非洲;
四、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點難點突破】
中國古代手工業素稱發達,長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這既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也是中華明著稱于世的重要標志。它不但豐富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產和生活,而且也對整個人類明的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請回答:
(1)中國古代手工業經營形態主要有哪幾種?
(2)中國古代領先于世界的手工業部門主要有哪些?舉出其代表性成就。
(3)簡要分析古代手工業的特征。
【考點強化訓練】
一、
1.近年某地發現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銅方鼎,方鼎內壁刻有小篆。對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測正確的是
A.據玉面人的年代推算,應為母系氏族時期 B.青銅器是商朝標志性器物,故應在商朝
C.商朝時期出現青銅銘,估計在西周時期 D.根據字判斷,墓主最早應是秦朝人
2.以下為商代出土的青銅器
戈 母已簋(食器) 角(酒器) 耜 犁
上圖所包含的信息有 ①商代青銅鑄造業發達 ②青銅器具涉及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 ③人類進入鐵器時代 ④青銅農具廣泛應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下圖所示之劍出土于甘肅靈臺,劍柄用青銅鑄成,劍身鐵質,是我國現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鐵制品之一。該劍最早可能鑄造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戰國
4.在一座古墓中發現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潔白如雪的白瓷,聞名中外的粉彩和琺瑯彩。這座墓葬的時間應不早于
A.魏晉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5.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號”的打撈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脊殴ぷ髡咭呀洀哪虾R惶柹险沓龃罅空滟F的物。下圖是從“南海一號”打撈起的各種瓷器,其中不可能有①青瓷②白瓷③琺瑯彩④青花瓷
A.②③ B.①④ C. ③④ D.①②
6.明代燒制了大量帶有阿拉伯和梵裝飾圖案的瓷器,清代專門燒制西餐用具和魚缸,這主要是因為
A.很多人開始喜歡外國化和西方的生活方式 B.適應國外客戶的需要
C.外化影響的結果 D.王室和貴族的奢侈生活的需要
7.“凡花機通身度長一丈六尺,隆起花樓,中托衢盤,下垂衢腳!峄ㄐP坐花樓架木上。機末以的杠卷絲,中用疊肋木兩枝,直穿二木,約四尺長,其尖插于筘兩頭!辈牧纤枋龅纳a工具出現于
A.西漢 B.兩宋 C.元朝 D.明朝
二、
8.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圣王之處士也,使就閑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
——《國語•齊語》
材料二 五畝之宅,樹墻下以桑,匹婦蠶之,則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盡心上》
材料三 蘇州東城比戶習,“專其業者不啻萬家”,大多“雇人工織”,按計酬。
──清《長洲縣志》
請回答:
(1)以上三則材料分別反映了我國古代手工業中哪三種主要經營形態?
(2)材料一所反映的手工業經營形態中,主要特點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出的經營形態的最主要特點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出手工業部門出現了什么新的變化?
【高考真題再現】
1.(2009年江蘇4題)沈括《夢溪筆談》載:“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边@項技術最早出現于
A.春秋時期 B.西漢 C.南北朝 D.北宋
2.(2009年廣東3題)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寧織造局的生產。根據當時的制度,該局生產
A.全部投放市場,收入歸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場
C. 部分用于納稅,部分投放市場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場
3.(2009海南單科7題)明代中期以后,私營手工業在許多行業取代以前占主導地位的官營手工業。這主要是因為
A.官營作坊產品有限 B.私營作坊工人增加
C.資本主義的萌芽 D.商業經濟的發展
參考答案
【考點概括梳理】
青銅鑄造 漢武帝 官府直接經營 集中的大作坊生產 生產不計成本 素稱發達 世界領先 西周晚期 水排 商朝 青瓷 白瓷 南青北白 五大瓷窯 青花瓷 景德鎮 距今四五千年 素紗單衣 緞 紡織業 交納貢賦 家庭消費 民間消費 黃道婆 明中葉 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 西漢 唐朝 歷史悠久,遠流長 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三種經營形態并存 手工業生產部門不斷增加 手工業生產技術不斷進步 手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勞動分工越越細 經濟重心南移與手工業生產布局成相應變化
【重點難點突破】
【解析】第(1)問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答案;第(2)問是基礎性知識,主要列舉出教材中的部門及代表性成就即可;第(3)問手工業的特征主要是由三代手工業發展的過程中總結出的,有一定的難度,概括時要注意全面一些。
【答案】(1)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三種經營形態
(2)冶銅業: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銅禮器等。冶鐵業:高爐煉鐵、炒鋼技術、灌鋼法。制瓷業:青瓷、白瓷、青花瓷。絲織業:素紗單衣、緞。
(3)特征:①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三種經營形態并存;②手工業生產部門不斷增加;③手工業生產技術不斷進步;④手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勞動分工越越細;⑤經濟重心南移與手工業生產布局成相應變化;⑥歷史悠久,遠流長。
【考點強化訓練】
1.【解析】本題解題的關鍵是要知道必須根據據今最近的歷史信息做出判斷,由所學知識可以知道小篆出現于秦朝是據今最近的歷史信息,由此得出答案是D項。
【答案】 D
2.【解析】組合式最好的解題方法是用排除法。商周時期是我國青銅器制造業的輝煌時期。圖示均為青銅器,所以③排除,由于青銅器比較昂貴,所以沒有廣泛應用與農業生產,因此排除④。
【答案】 A
3.【解析】通過物資料切入考題將是今后高考歷史試題的一個顯著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要注意教材中和教材外一些能夠說明教材史實和觀點的重要物圖片和資料。本題由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晚期,中國已能制造鐵質的劍,該物是這一事實的重要考古依據。
【答案】 C
4.【解析】本題是根據據今最近的歷史信息做出判斷的選擇題型,由所學知識和題干可以知道琺瑯彩出現于清朝,這是據今最近的歷史信息,由此得出答案是D項。
【答案】 D
5.【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各種類型瓷器出現時間的掌握。東漢時燒出了成熟的青瓷,北朝時燒出成熟的白瓷,元代才出現成熟的青花瓷,而琺瑯彩主要是在明清時期,題干給出的時間是宋代,故答案是C項。
【答案】 C
6.【解析】明清時期,中國的瓷器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大量銷往亞、非、歐各國,明代燒制了大量帶有阿拉伯和梵裝飾圖案的瓷器是為了適應國外客戶的需要,清代還根據歐洲人的訂單,專門燒制西餐用具和魚缸等。
【答案】 B
7.【解析】根據材料中“提花小廝坐花樓架木上”結合所學知識“明中葉以后,使用的花樓機,結構復雜而精密……”,可以判斷出材料描述的是明朝時的花樓機。
【答案】 D
8.【解析】第(1)問由三則材料和所學知識不難判斷出古代中國的三種手工業形態;第(2)問先根據材料一判斷出是指的官營手工業,然后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其特點;第(3)問由材料可知指的是家庭手工業,由此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最主要的特點是自給自足;第(4)問由“雇人工織”、“按計酬”可以判斷出是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答案】(1)官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和民營手工業;
(2)政府直接經營,進行集中的大作坊生產;
(3)自給自足;
(4)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高考真題再現】
1.【解析】此題考察我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代表性成就。材料描述的是把生鐵和熟鐵合煉成鋼的灌鋼法之一,即生鐵陷入法,這個技術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答案】 C
2.【解析】江寧織造局的生產由政府派人主持,應該屬于官營手工業。而官營手工業的特點是不投放市場,全部供皇室使用。
【答案】 C
3.【解析】官營手工業由政府直接經營管理,產品主要供宮廷和貴族需要,與市場聯系不密切。而私營手工業主要生產日用品用具,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私營手工業能夠滿足面城鄉市場迅速增長的的需要,其地位日益重要,在許多行業逐漸超過官營手工業。
【答案】 D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6687.html
相關閱讀: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