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一、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高一歷史年級學科必修Ⅱ教學案
專題二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一、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

【程標準】
1、簡述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和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
2、認識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教學要求】
1、簡述鴉片戰爭后以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為核心的中國傳統經濟結構的變動。
2、認識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3、簡述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基本史實。
【知識梳理】
一、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一)表現:1、鴉片戰爭前:(1)家庭手工業與小農生產相結合的自然經濟,在中國社會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2)鴉片戰爭前夕,自然經濟有了某種程度的分解,商品經濟有所發展。
2、鴉片戰爭以后: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解體的標志: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
3、19世紀60年代起(第二次鴉片戰爭后):自然經濟解體的速度進一步加快。
(二)解體的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
(三)解體的影響:自然經濟的解體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促進了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
二、洋務運動
1、背景:內憂外患。 2、本質目的:維護清朝統治。
3、代表人物:(1)中央:奕?;(2)地方:曾國藩、李鴻、左宗棠、張之洞。
4、主要內容:
活動旗號活動成就
創辦近代軍事工業“自強”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最早)
李鴻創辦的江南制造總局;(最大)
左宗棠創辦的福州船政局;滿洲貴族崇厚創辦的天津機器制造局;
創辦近代民用工業“求富”李鴻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煤礦;
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
籌劃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
創辦近代教育創辦京師同館等新式學堂;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等
5、失敗標志:清軍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宣告洋務運動的失敗。
6、積極作用:(1)洋務派引進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2)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在洋務派倡導下出現了,它們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
(一)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新標第一網
1、背景:(1)中國封建社會中孕育著的資本主義萌芽為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2)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加速了中國自然經濟的瓦解,為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勞動力和商品市場;
(3)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創辦的近代軍事和民用工業企業,也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產生和發展;
(4)外商企業的刺激。
2、產生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近代的含義是采用機器化生產方式)。
3、產生途徑:A、官僚、地主、商人、買辦、華僑投資近代工礦企業
B、部分手工工場采用機器生產,轉變為近代工礦企業。
4、產生地區: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
5、著名企業:A、1866年,方舉贊、孫英德在上海創辦的發昌機器廠。
B、1873年,陳啟在廣東南海創辦的繼昌隆繅絲廠。
6、主要特點: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以輕工業為主、分布不合理。
(二)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
1、原因
(1)甲午戰爭以后,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某些客觀條。
(2)在嚴重的民族危機刺激下,許多人紛紛呼吁“設廠自救”、“實業救國”。
(3)在內外交困的嚴峻形勢下,清政府鼓勵民間設廠
2、時間:從甲午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895-1913年)
3、著名企業:(1)張謇:南通,大生紗廠等(2)榮宗敬、榮德生:無錫,保興面粉廠
(3)周學熙:河北唐,啟新洋灰公司
4、影響:
(1)初步發展的民族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雖然很小,但有著重要的意義,
它的產生和發展給中國社會經濟帶了一股新氣息。
(2)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力量逐漸成長起,開始登上中國歷史和政治舞臺。
【合作探究】
中國早期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興起的社會條:
1、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雖然尚未形成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經濟,但它畢竟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賴以產生的重要社會條。
2、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加速了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從而為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市場和勞動力條。
3、外國資本主義創辦的在華企業,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起了帶頭、示范和準備技術力量的作用。
4、洋務運動中引進西方先進科技,對人才的培養以及民用企業中對私人資本的吸收,都對稍后產生的民族資本主義企業起了促進作用。
在以上各項條逐漸成熟,到19世紀70年代前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誕生了。
【鞏固練習】
一、選擇題
( C )1.如圖所示的家庭紡織業在鴉片戰爭后逐漸走向衰敗的主要原因是
A.自身的落后保守
B.國內市場需求的萎縮
C.外商品的沖擊
D.官辦企業的壓制
( B )2.1872年9月15日,《紐約時報》有一篇名為“清國留學生抵達舊金”的報道。與選派這批留學生直接相關的歷史事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維新變法 D.辛亥革命
( D )3.對鴉片戰爭前夕是中經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自然經濟有了某種程度的分解      B.商品經濟有所發展
C.小農經濟沒有多大的變化        D.民族工業開始興起
( B )4.19世紀30年代,一位華傳教士撰說:如果不透徹了解中國歷史,要解決其長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問題將是徒勞的;如果這個民族與世隔絕的“秘密”不被發掘出,那么,“將他們與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萬里長城就不能連根鏟除”。上述言論適應了當時西方國家
A.壟斷貿易的要求 B.商品輸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資本輸出的要求
( B )5.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
①有利于中國農產品的商品化 ②對中國的小農經濟起了瓦解作用
③影響中國貿易中心的轉移 ④使中國的社會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C )6.有學者認為,外國商品輸入造成中國自然經濟逐步瓦解……可以做為該觀點直接證據的是
A.19世紀末鎮江海關稱“從前如江北內地各州縣,均用洋布,近則用土布者漸多”
B.20世紀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擴所及,建筑盛則農田少,耕者織婦棄其本業而趨工場,必然之勢也!
C.1853年的《順德縣志》載:“女布(指土布)遍于縣市,自外洋以風火水牛運機成布,舶至賤售,女工幾停其半……”
D.1850年,美國駐廈門領事說:“這里對棉織品的需要,和在廣州上海一樣,長期受到限制……”

( B )7.關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對當時中國社會的影響,下列表述不確切的是
A.促進了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 B.延緩了中國社會半封建化的進程
C.推動了中國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 D.改變了中國社會階級力量的構成
( C )8.著名史學家陳旭麓在《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提出“洋務運動,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軌,但他們的主張卻歷史的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比魪难髣张伤鶆撧k的近代企業的角度分析,這里“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的本質含義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兩方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
B.有利于西學的傳播
C.瓦解了自然經濟,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D.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
二、解析題
閱讀:
洋布、洋紗、洋花邊、洋襪、洋巾入中國,而女紅失業;煤油、洋燭、洋電燈入中國,而東南數省之桕樹皆棄為不材;洋鐵、洋針、洋釘入中國,而業冶者多無事投閑……,華民生計,皆為所奪矣。
——鄭觀應《盛世危言》卷七
請回答:
(1)材料反映了一種什么現象?這種現象反映了怎樣的時代發展潮流?
材料反映了西方侵略者打開中國大門后,由機器生產的大量物美價廉的工業品嚴重的沖擊著中國原有的經濟模式。
這種現象反映出世界已經開始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機器生產必將代替手工作坊。
(2)材料中所述的現象給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帶了怎樣的影響?
西方國家的經濟侵略一方面從中國大量掠奪資金,原材料,勞動力,嚴重阻礙了中國自身民族工業的發展,同時,他們的惡意競爭,也使新生的弱小的中國民族工業失去良好的發展空間;
但是,西方侵略者的經濟侵略也破壞著中國的自然經濟和封建壁壘,自然經濟的破壞,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和商品市場,促進了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同時,給中國帶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式,這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
【史論共享】
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鴉片戰爭后,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標志著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自然經濟的破壞,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勢力的入侵逐漸使中國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附庸,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的破產又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市場。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促進了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期間部分手工工場開始采用機器生產,轉變為近代工礦企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2829.html

相關閱讀: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