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必修2第14課《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必修2第14課《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近代以來人們物質生活和社會變遷的史實。

2.探討影響近代以來人們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遷的因素。

【知識梳理】

1.動蕩中變化的近代社會生活

(1)原因:①鴉片戰爭后,西方殖民侵略的同時,西方文化滲透到國民生活中。②西方________的影響。③受維新派、革命派主張的影響。

(2)表現:①衣:“洋布”“洋裝”漸入中國百姓生活;中西合璧式服裝________、旗袍、學生裝等。②食:鴉片戰爭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開始出現西餐館,還有面包房、咖啡店,________成為有錢人的一種時尚。③。何鞣浇ㄖ綐釉谥袊鴤鹘y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員和商人也建起歐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④風俗:戊戌變法時的維新派,主張“斷發易服”、“廢止纏足”,并改革傳統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________”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國時期,政府頒布“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喪儀式由繁瑣愚昧改為________。⑤傳統的風俗習慣在農村沿襲下來。

2.新中國社會生活新風尚

(1)新中國成立后:①人民當家作主②20世紀50~70年代,勤儉節約、無私奉獻,是中國社會風尚的主流。③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總體比較低。

(2)改革開放以后:①衣:服裝顏色變為五彩繽紛,款式走向________。②食:到1987年,已基本解決了________問題;政府還提倡“________工程。③。鹤》繝顩r得到很大改善,樓房比比皆是,1995年,國家在城鎮啟動了“________工程”。④風俗:休閑方式多樣化,注重環保、講究衛生、賑濟災區的社會風尚逐步形成!

【基礎練習】

1.“黃金周”假日是人們休閑放松的一種方式,也拉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它透出的主要歷史信息是( )

A.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旅游業、餐飲業的快速發展

C.假日經濟是一種新經濟 D.是幾千年來家庭生活的重大變革

2.近代以來,人們的生活習俗發生變化最大的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濟南 D.武昌

3.最早促使中國近代社會風俗習慣變化的原因是( )

A.西方列強的入侵 B.清政府支持發展工商業

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 D.康有為、孫中山的個人作用

4.清末的一首打油詩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兩撇口邊開。平生第一傷心事,碧眼生盛學不來!痹撛姺从沉水敃r( )

A.服飾的西化 B.洋貨傾銷中國

C.社會上的崇洋現象 D.學習西方的迫切愿望

5.1934年《申報》載“現代中國的摩登姑娘,太太們,哪一個不是成了洋貨商店的好主顧,從頭發絲尖兒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除了她們固有的中華血統的皮肉之外,全都裝飾著舶來的服用品。連日常的食品,為了求精潔衛生的絕大理由,也積極的洋化起來,以期脫胎換骨,由黃皮膚黑眼珠漸漸地變成優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種”。該材料主要反映了當時( )

A.服飾的西化   B.洋貨傾銷中國

C.社會上的崇洋現象        D.學習西方的迫切愿望

【互動探究】

問題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本課講解了近現代中國社會生活哪幾大方面的變遷?

問題2:動蕩中變化的近代社會生活




市衣


習俗
農村
特點

問題3:新中國社會生活新風尚(改革開放前)

原因

表現衣


社會風尚
特點

問題4:改革開放以來

原因

表現衣


社會風尚
特點

問題5:合作探究:近代以來我國人民物質生活與習俗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效果檢測】

1.《申報》記載20世紀初中國文明婚禮的新現象:梳一東洋頭,披件西式衣,穿雙西式履……無儐相催請跪拜起立之煩。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

①近代工業文明的發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傳播 ③近代文化教育的發展 ④中國封建制度的結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1902年6月26日《大公報》所刊登的一則征婚廣告,引述如下:“近有南國志士某君來游學,此君尚未娶婦,意欲訪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為室,其主義如下:一要天足;二要曉中西學門徑;三聘娶儀節悉照文明通例,盡除中國舊有之陋俗!边@則征婚廣告是迄今為止見諸報端的第一則未公開姓名的征婚廣告,反映了此時中國人婚戀觀的變化。下列對這一變化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有( )

①中國近代化的發展 ②近代西方民主思潮的影響 ③近代中國政治運動的影響 ④人們思想的解放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在中國近代生活變遷中,“斷發”較“放足”后起而先成,其原因有( )

①受近代工業的影響 ②受反清革命思想的影響 ③“斷發”運動具有鮮明的政治色彩 ④男子的活動社會性更強 ⑤婦女所受的封建束縛更重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4.“送嫁妝”是我國很多地區的特色民俗,下表能夠說明( )

時期所送嫁妝
20世紀80年代被褥、“紅包袱”、三門柜、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小型黑白電視機
20世紀90年代被褥、“紅包袱”、高檔組合家具、影碟機、彩電、冰箱、摩托車

①保留了傳統特色 ②西式婚禮逐漸被人們接受 ③改革開放,人們收入增加 ④品種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現代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關于近代中國的剪辮子潮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剪辮子的潮流歸根結底是生產力、生產關系推動的結果

B.剪辮子問題生動地反映了在革命風潮的推動下社會風尚的劇烈震動

C.剪辮子潮流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剪辮子等生活方式的變化又會推動社會關系的變化

6.《從大腳到多變:中國百年間女人美麗標準的變遷》的文章,介紹了中國女人美麗標準的變化軌跡。其中1900~1909年為會說洋話的大腳女人,1910~1919年為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1920~1929年為有身段的女人。導致這種標準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文化傳入

B.社會政治的變革引起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

C.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D.留學教育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7.徐珂《清稗類鈔》記述:“先由男子陳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準,即延介紹人約期訂邀男女會晤,男女同意,婚約始定!边@反映晚清婚俗的變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約締定 B.婚姻尊重當事人的意愿

C.婚姻聽憑父母安排 D.婚姻儀式簡約文明

參考答案:

【基礎練習】

1.A 2.B 3.A 4.C 5.C

【效果檢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8190.html

相關閱讀: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
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