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四課第二次工業革命教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四課第二次工業革命案
重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與影響。
難點:理解壟斷組織出現的必然性和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課前自主學習
1.第二次工業革命創造了許多發明,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 、 、 、 。
2.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工業生產結構的變化, 工業取代 工業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部門。
3.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資本家放棄了傳統的 原則,推動 產生。
4. ,世界基本被資本主義列強瓜分完畢,以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為主導的 最終建立。
課堂合作探究
知識點一: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情景激疑
19世紀下半葉,在英、德、美等幾個工業發達的國家開始出現新一輪技術革新熱潮。在這次技術革新中最突出的成就是電的發明和應用。第二次工業革命因為有了電力這種高效、便捷的能源作為動力,達到了空前的廣度和深度,給人類文明帶來深刻的影響。這是18世紀的蒸汽動力望塵莫及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有哪些特點?
知識歸納
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條件
(1)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科學的繁榮,科學家不斷進行科學探究并把研究成果應用于工業生產。
(2)1870年以后,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發明、新技術層出不窮,使工業革命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即第二次工業革命。
2.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概況
(1)電的廣泛使用
①電的最早應用:19世紀三四十年代科學家已經知道電的存在,并發明了有線電報。但是,電力未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②發電機、電動機和發電廠的出現:
a.1866年,德意志人西門子研制成功發電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與此同時,電動機也制造出來。
b.不久,出現了集中供電的發電廠,輸變電技術也日益完善。
③電器產品(電燈、電車、電話和電影放映機等)紛紛涌現,人類由此進入了“電氣時代”。
(2)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
①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問世。不久,以柴油為燃料的內燃機也研制成功。內燃機很快被應用于工業生產。
②人們在用內燃機驅動火車和輪船的同時,還研制出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車和飛機。
(3)化工技術的發展
科學家們從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煉出多種化學物質,制成染料、化肥等多種化工合成材料,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4)鋼鐵工業的進步
①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鋼鐵工業等傳統工業的進步。由于煉鋼技術的改進,鋼產量大幅度提高。
②在制造業和建筑業中,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鋼材取代原來的木材和鐵。
【例1】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的原因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
A.工藝技術的提高 B.自然科學研究的重大進步
C.市場需求的擴大 D.資本家資金更加雄厚
【變式題】單皮爾在《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中說:“科學過去是躲在經驗技術的隱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當它走到前面傳遞而且高舉火炬的時候,科學時代可以說已經開始了!边@里所說的“科學時代”是指 ( )
A.文藝復興 B.新航路的開辟 C.第一次工業革命 D.第二次工業革命
知識點二壟斷組織的出現
情景激疑
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發展,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在一些新興工業和鋼鐵等工業中產生了壟斷組織。壟斷組織的形成產生了哪些影響?
知識歸納
1.壟斷組織出現的背景
(1)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誕生了電力工業、石油工業和汽車工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紡織、鋼鐵及造船等傳統工業部門也取得巨大進步。
(2)第二次工業革命促成了工業生產結構的巨大變化,重化工業取代輕紡工業,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成分,生產規模大,資本需求日益龐大,生產的社會化趨勢日趨加強。
(3)為了適應資本主義大生產的要求,提高勞動生產率,追求更多的利潤,資產階級著手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調整生產組織形式。
2.壟斷組織的形成
在新興工業和鋼鐵工業中,一些大企業一定程度上放棄了資產階級一貫倡導的自由競爭原則,采取各種方式,控制產品生產、價格和市場,形成了壟斷組織。
3.壟斷組織形成的影響
(1)壟斷組織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適應了資本主義大生產的要求。
(2)壟斷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許多方面,成為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
【例2】壟斷組織的出現,從根本上說 ( )
A.它使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 B.它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C.它根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D.它確立了新型的國際關系體系
【變式題2】 19世紀70年代后資本主義經濟發生重大變化,其特征是 ( )
A.政府大力干預經濟 B.壟斷組織控制生產和銷售
C.跨國公司紛紛成立 D.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
知識點三世界市場的發展
情景激疑
新航路的開辟,人類從各民族分散孤立地發展開始走向整體世界,世界經濟開始逐漸連為一個統一市場。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世界市場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知識歸納
1.世界市場發展的原因
(1)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多個國家和幾乎所有的工業領域同時展開,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增長,世界各地經濟聯系更加密切。
(2)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許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大大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
2.世界市場發展的表現
(1)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間,世界貿易額增長了三倍左右。
(2)亞、非、拉等地區的非工業國家生產的糧食和原料源源不斷地運往工業化國家,工業化國家生產的工業品則銷往全世界,國際分工日益明顯。
3.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
(1)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資本主義列強瓜分完畢,亞、非、拉等廣大地區基本上都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資本主義國家在輸出商品、掠奪原料的同時,直接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輸出資本;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開始了艱難的發展歷程,以歐美列強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
【例3】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的表現包括 ( )
①工業革命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基礎
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力量大為增強,形成了世界市場
③西方列強加強對外擴張,控制了世界大部分地區
④亞洲國家都成為資本主義列強的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變式題3】世界市場的形成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因素不包括 ( )
A.殖民活動的開展 B.國際貿易的擴展
C.民族主義的興起 D.交通運輸的發展
鞏固測試
1.19世紀晚期開始利用的新能源有 ( )
①石油②煤③電力④原子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2.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果包括 ( )
①火車②電燈③計算機④電話⑤無線電報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
3.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主要是源于( )
A.內燃機的發明 B.發電機的問世
C.機械制造業的發展 D.壟斷組織的產生
4.壟斷組織出現的直接原因在于 ( )
A.資本和生產的高度集中 B.資本主義工業充分發展
C.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D.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
5.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是 ( )
A.亞非拉地區的工業飛速發展 B.促成歐洲經濟一體化的形成
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 D.世界貿易中心開始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6.壟斷組織的出現從本質上看是 ( )
A.資本主義腐朽性的表現
B.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規律的體現
C.壟斷資本家寄生性的加強
D.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規律的表現
7.下列對壟斷組織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 )
A.是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的產物
B.內部仍是自由競爭
C.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D.首先出現在一些新興工業部門
8.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同點是 ( )
A.推動了生產力的巨大增長 B.以科學實驗成果為先導
C.源于技術土人的實踐經驗 D.在幾個資本主義國家同時進行
9.壟斷資本主義取代自由資本主義是社會的進步,這主要是指( )
A.提高了國家干預經濟的能力 B.使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代
C.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D.緩和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
10.閱讀材料:
材料一:隨著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人類由傳統農業社會進入現代工業社會,人類歷史實現了從分散的地域性歷史向整體的世界歷史的重大跨越,開始了工業文明的全球擴張。
材料二:“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衣冠楚楚的紳士和淑女與衣衫襤褸的下層民眾同擠一列火車,還得處處給人讓路。保守人士驚呼,鐵路會帶來某種“平等化的危險”。民主人士拍手稱贊:“我看到這列火車真高興,我想封建制度是永遠一去不返了!
??岳麓版高中新課程《歷史》必修Ⅱ
材料三恩格斯說,“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回答兩次工業革命的有關問題:
(1)英國率先開展工業革命的前提和條件分別是什么?
(2)兩次工業革命中出現了哪些新興的工業部門(各舉兩例)?
(3)兩次工業革命中交通工具的變革有哪些重大發明(各舉兩例)?
(4)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你認為交通運輸工具不斷改進對社會發展有何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1326.html

相關閱讀: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
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