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要求
欣賞19世紀以來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了解這些美術作品的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藝術價值;列舉19世紀以來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理解這些音樂的時代性、多樣性和民族性。
落實課標
一、貝多芬——工業革命時代的浪漫樂章
1、特點:具有強烈的民主精神;作品構思廣闊,形式宏大,洋溢著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氣息,蘊涵著深沉的哲理;開創了交響曲的新形式,把聲樂與器樂相結合,賦予音樂反映社會重大題材的使命;
2、代表作:《英雄》、《命運》、《田園》等九部交響曲
3、地位:貝多芬是古典音樂集大成者,又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先河,是為兩大樂派架起橋梁的偉人,被稱為“樂圣”。
二、印象派
1、美術
產生于19世紀70年代
特點:直接描繪陽光下的物象;追求光與色結合的藝術效果;提倡戶外寫生;
代表:法國的莫奈《干草堆》《魯昂大教堂》;法國的塞尚、荷蘭的凡.高是后期印象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
2、音樂
特點:主張用聲音的響度和色彩取代傳統音樂的調式和和聲體系,不以旋律為中心; 代表:法國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3、影響:拓展了審美領域,利于藝術家發揮個性
三、現代藝術
1、時間:20世紀以來
2、美術:
傳統向現代形態過渡:塞尚(現代繪畫之父)、高更、凡高(《向日葵》);
現代派:手法夸張、變形、抽象;運用各種新材料;代表為西班牙的畢加索
3、音樂:
發展:一戰后美國黑人的爵士樂風行歐美,成為流行音樂的主流;二戰后把美國黑人音樂、白人鄉村音樂、西部音樂結合起來的搖滾樂成為流行音樂的主流,;
特點:搖滾樂運用電子技術和話筒操縱技術、音量大、節奏強、強調即興、著裝奇特、結合舞蹈、愛情主題、商業化傾向明顯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3777.html
相關閱讀: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