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必修二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了解古代中國的主要農具
2、了解古代中國的水利工程和農業灌溉工具
3、了解古代中國基本的土地制度
4、理解古代小農經濟(自然經濟)的基本含義
1、古代中國的主要農具
石刀,石斧,石犁(原始社會)——耒耜——青銅農具——鐵農具(曲轅犁)
2、古代中國的水利工程和農業灌溉工具
(1)水利工程:戰國時期:都江堰; 漢朝:漕渠、白渠、龍首渠
(2)灌溉工具:曹魏時:翻車; 唐朝:筒車;
宋朝:高速筒車 明清:風力水車
3、古代中國基本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土地國有制度
(2)封建土地私有制:
根源: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基本模式: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4、古代中國小農經濟(自然經濟)的基本含義
(1)以家庭為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2)鐵犁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實行精耕細作
(3)小農經濟具有脆弱性與不穩定性
二、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發展
了解古代中國在紡織、冶金和制瓷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紡織業:
西周:生產斜紋提花織物;
西漢:長安的東西織室有數千工人;
唐朝:絲織技術高,吸收了波斯織法和圖案;
宋代:品種繁多,圖案生動活潑
明清:絲織業手工工場中出現雇傭關系的資本主義萌芽
2、冶煉業:
①青銅:商周時期,青銅器鑄造進入繁榮時期,如商朝司母戊鼎。
②冶鐵業:
春秋晚期:中國最早人工冶鐵戰國:鐵農具推廣 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力鼓風冶鐵
3、制瓷業:
唐代:制瓷形成了“南青北白”兩大體系(越窯青瓷,邢窯白瓷)
宋代:江西景德鎮窯發展成名窯
清代:彩瓷工藝突出(如粉彩瓷)
三、古代中國的商業經濟
1.了解“市”的形成與發展
2.知道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商幫
3.理解“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及其影響
1.市的形成與發展
秦朝:秦統一貨幣、度量衡,促進了商業發展
漢代:市有專門的管理機構
六朝時期:出現“草市”(農村集市)
宋代: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打破坊市分區規定
2.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商幫
(1)主要商業城市:
漢代:長安、洛陽
唐代:長安、洛陽;廣陵、益州(各為今天揚州和成都)
明清時期:出現蘇州等一批名鎮
(2)著名商幫:
①出現時間:明清時期 ②特點:按地域結成商人群體。 ③著名商幫:晉商和徽商
3.“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
(1)“重農抑商”政策
①出現時間:戰國商鞅變法中,最早確立“重農抑商”的政策;后為歷代封建統治者沿用。
②基本含義:重視農業,抑制手工業和商業
③影響:
封建社會初期,它有利于農業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和封建統治的鞏固;
明清時期,阻礙工商業的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造成中國近代社會的落后。
(2)明朝“海禁”和清朝“閉關鎖國”政策
①概況:
明朝初期,明太祖擔心海上敵對勢力勾結倭寇,危及明朝統治,下令實行“海禁”。禁止民間海外貿易,只能在官方主持對外貿易。
清朝初年,為了對付東南沿海人民抗清斗爭,厲行海禁,“無許片帆出!。
康熙中期,擔心沿海居民同外國交往,危及封建統治,規定:禁止華商去南洋貿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8555.html

相關閱讀: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必修2第4課《古代的經濟政策》學案
第16課 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教案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案
第7課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