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將于6月7日、8日舉行,高考頻道編輯為廣大考生整理了2013年高考政治考試重點,希望對廣大考生朋友有所幫助!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
2.2、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
2.2.1、了解傳統文化的表現、特點及其影響
(1)含義: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2)表現:
1)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傳統建筑:建筑是立體的文化,凝固的藝術,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標志。
3)傳統文藝:文學藝術,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4)傳統思想:包括在長期歷史符積淀中形成的理論觀點、學術思想和道德觀念等,已成為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3)傳統文化的特點:
1)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容又能夠因時而變。
2)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對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維系本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4)傳統文化的影響理解傳統文化的作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
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適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所以,傳統文化的內容應與時俱進。
2.2.2、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1)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努力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2)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加強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做到博采眾長。學習、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文化成果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3)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既要反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的“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傾向;又要反對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的“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傾向。
2.2.3、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
2)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運動往往催生著社會變革,促進文化的發展。
4)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2.2.4、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兩位一體的。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傳承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成為文化的傳承者和享用者。
(重點把握: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文化創新的意義;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53869.html
相關閱讀:2016年1月5日時事政治(國內)
高一政治知識點
高中政治知識點:國際組織概觀
高中政治巧記政治常識
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總結:時代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