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結構形式的含義:
國家的結構形式是指國家的整體與部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相互關系。
單一制和聯邦制的比較:
單一制 | 聯邦制 | |
立法機關 | 全國只有一個 | 多個 |
憲法 | 全國只有一部 | 聯邦及各組成部分都有憲法 |
中央機關 | 一個中央政府 | 聯邦除中央政府外,各組成部分也有中央政權機關 |
公民國籍 | 一個 | 聯邦公民也是成員國公民 |
外交權力 | 一個完整的主權國家,中央政府統一行使外交權 | 聯邦是國際交往的主體,其成員也有某些外交權 |
權力來源 | 地方權力由中央授予 | 國家權力是成員單位讓予的 |
典型國家 | 中國、法國、英國、意大利、日本、匈牙利、波蘭、蒙古等 | 美國、德國、瑞士、俄羅斯、印度、緬甸、巴西等 |
聯邦制國家和單一制國家最主要的區別是:聯邦制國家的權力是由它的成員單位讓予的;單一制國家的地方權力是中央授予的。
理解國家結構形式:
是指國家的整體與部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相互關系!
國家的結構形式與國家的管理形式同屬國家形式,但二者有著嚴格的區別。前者指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如何處理和維系,后者指國家政權如何組織。
影響國家結構形式的因素:
一個國家采用何種國家結構形式,是階級、民族、歷史和文化等因素綜合起作用的結果。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國家結構形式,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始終是國家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選擇國家結構形式時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
我國是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
(1)維護國家統一原因:在當代中國,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是全體人民的共同意志。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這是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旨在制造“臺灣獨立”的圖謀,終究是不能得逞的。
(2)維護國家統一要求:
①要維護民族團結,就要不斷增強包括各民族在內的全體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②要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就要堅決反對任何外來勢力的入侵或占領,堅決反對分裂國家的行為。
相關高中政治知識點:美國的三權分立制
三權分立制含義:
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別由議會、政府、法院獨立行使,同時又相互制約,保持權力均衡。按照這種權力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來組織國家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被稱為“三權分立制”。
美國三權分立制的比較:
所屬機關 | 受制約 | ||
立法權 | 國會 | 總統的制約 | 法院的制約 |
總統有權否決國會立法(立法否決權);可以發布擁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行政權);還有立法倡議權(立法倡議權) | 法院有權宣布國會制定的法律違反聯邦憲法(違憲審查權) | ||
行政權 | 總統 | 國會的制約 | 法院的制約 |
行政機構的設置和所需經費須由國會批準(財政權);國會還有權監督行政執行情況、經費開支和官員行為(監督權) | 美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總統發布的行政命令、行政機關頒布的規章條例違憲(違憲審查權);通過案件的判決對憲法作出新解釋,擴大或限制總統的權力(憲法解釋權) | ||
司法權 | 法院 | 總統的制約 | 國會的制約 |
法官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后任命(提名聯邦法官權);最高法院法官人數和聯邦其他法院的設立,均由國會決定,總統亦可施加影響 | 國會可以通過批準對法官的任命或彈劾法官的辦法,來改變法院的組成(任命批準權和彈劾權);國會和各州一起,可以用憲法修正案推翻最高法院的裁決(修憲權) |
美國三權分立制的條件:
(1)歷史條件: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分權制衡制取代封建專制。
(2)具體國情:松散的美國邦聯需要強有力的行政機構;飽受殖民統治之苦的美國人希望通過增強司法獨立保障公民權利。
(3)國家性質:國體決定政體,美國作為資本主義國家必然選擇分權制衡制度。
美國三權分立制的利弊與實質:
①積極作用: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對于反對封建專制,調節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的利益,維持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有其積極作用。
②階級局限性和消極作用:
(局限性)由于廣大勞動人民在國家政權中不居于支配地位,也就不可能對權力的運用施加重要影響。所謂分權與制衡,事實上成為協調資產階級內部權力分配的一種機制;
(效率低)實行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的一個必然結果,是三大權力機關之間互相扯皮,導致效率低下;
(貫徹難)即使在美國,三權分立的原則也難以在政治實踐中真正貫徹。
③實質:美國的三權分立制本質上是一種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它有效地維護了美國資產階級的統治。但是,廣大勞動人民不可能在這種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
美國三權分立制的基本框架:
對美國三權分立制的基本評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293269.html
相關閱讀:高中政治知識點:國際組織概觀
高一政治知識點
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總結:時代主題
2016年1月5日時事政治(國內)
高中政治巧記政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