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的實施對每一位教師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發展為目的,充分落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可以說絕對不僅僅是改變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改革,更是教師教學方法的重大改革。政治教師應該重新審視和選擇備課的思路,探索提高課堂和效率的增長點和突破點,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構建師生、生生多變的課堂教學模式,共同分享課堂教學成果。
一、樹立新型教材觀,盡量豐富、開發課堂教學資源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樹立新型的課程教材觀,那么教科書就是最主要的課程資源,但教師不能被“教材”所困,應該在全面準確地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學會利用和使用教材,進而開發和豐富課程資源。在教授“政府的職能”這一內容時,我及時引進《在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讓學生對身邊經歷的人和事、地方的變化進行討論,使課堂教學緊跟時代,貼近學生生活,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
二、對教師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政治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時代性,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處理好理論與實際的關系,杜絕脫離實際的空洞說教。新課程改革,使教材更加條理化、生活化,知識的容量也更大、更新。因此,對教師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1.注重資料積累,增強教學趣味性。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不僅是信息和知識的傳播者、講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需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潛能,同時在當今的信息網絡時代,學生很容易從課堂以外的資源中獲得信息和知識,這就對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和知識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實際的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積累,建立“教學資料庫”,并隨時充電,需要時從中提取,方便快捷;在教學中利用資料,使教學做到有理、有據、有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恰當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讓學生充分享受自主學習、主動探求而獲取知識的樂趣。
2.創新教學方法,增強課堂吸引力。
缺乏吸引力是政治課教學歷來存在的問題之一,這一局面不扭轉,政治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目標的實現都將無從談起。我們必須正視這一點,在教學中始終把增強吸引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缎碌恼n程標準》高度重視學生在心理、智力、體能等方面的發展潛力,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是備受學生青睞的,分組討論、自由辯論收到了以往課堂預想不到的效果,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是現實的要求和未來的需要。
3.教學手段多樣化,激發學生求知欲。
思想政治課的內容都是來自于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和學生自身的生活,是對生活的提煉。但是要使學生真正理解各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就必須學習一定的抽象理論知識,而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要使他們理解并能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并非易事。生活化的素材有時是簡單的語言很難再現出來的,學生也很難獲得生活上的體驗。這時如果我們借助于現代化的教學媒體,以實物演示、圖畫再現、影視材料顯示等直觀的手段,使平淡無奇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現出來,就會激活學生的思維,引起他們的興趣,從而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三、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放下自己知識權威者的架子,充分相信學生在自己的引導下能達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已有的知識對教材進行科學、巧妙的處理,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散學生思維,使學生在寬松、愉悅、民主、和諧的互動平臺上接受知識,明辨是非,提高能力,達到情感、態度和價值的統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725219.html
相關閱讀:高中政治知識點:國際組織概觀
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總結:時代主題
高一政治知識點
高中政治巧記政治常識
2016年1月5日時事政治(國內)